秋意浓 发表于 2016-6-6 11:18:20

说说形意拳三体式

说三体式:
有的人喜欢推崇9-1的桩法,将重心完全压在后脚跟,其实这种站法不好,只会站成死桩。三体式站后达到的效果是什么??
有人会说为了气,有些人为整劲,有些人说为了牢固,别人推不动等等,其实刚开始的几年就是为了筋骨。。我推崇3-7,4-6站法,缩跨将重心分到2后跟,快倒的瞬间,脚趾扣地,前手前伸。放松的是肌肉,这时候全身的筋相互拉扯维持平衡,2-3年后我筋练的坚如铁石。四正八柱基本成型,这时候在练习呼吸。
有些自称练了一二十年的老玩家,摆的姿势也不错,拳练的很养眼,也很会说,结果一摸身上啥都没有,腿筋都抽不紧,斜方肌到腰一点筋全无,就连最基本的后柱的两根筋都撑不住。。还练啥??他们根部不懂三体式的作用,你说了他们,他们会说放松为了下气等等,他压根就不懂外紧内松的道理。放松不是丢,而是在部分肌肉和内松的基础上,抽筋,而达到外紧内松。
道理讲清楚了,一些老玩家有的积极请教,有的毕竟面子挂不住,面红耳赤的点点头的匆匆走开。
呵呵~~其实道理就这么简单!
本支三体式特色:
看看孙剑云老师,张烈老师,寿关顺老师三体式都不同..怎么才经历了2代传承,差别这么大!
我曾经问过寿关顺老师这个问题.寿老师讲当年支燮堂老师向孙老先生学艺的时候身体不好,孙老先生教给了支燮堂先生和其他弟子不同的三体式,以武修道: 从无极,两仪,再三体.而且三体式也稍微调整:两脚从中线稍分开些,小臂内裹幅度加大,拇指直指丹田,呼吸3-7,4-6分开,点内丹,分四正八柱,达到钢筋铁骨,外紧内松. 支先生用此法将身体养好了,而且还成为后来有名的武学实战高手.
这个也是老先生年纪较大时候的以武入道的练法.开始孙存周先生为此还有些生老先生的气,认为这个不应外传..但支燮堂先生家大业大,为人豪爽,每次老先生来上海都是住在支先生家.
后来支先生和孙存周先生也成为至交..
我本人开始身体不好,师从寿关顺老师练习形意,寿老师不保守,直接将以武入道之法相授,几年后我不仅身体养好了,也达到了钢筋铁骨,四正八柱基本成形,功夫也是质的飞跃。

我狂热武术,但三体式的难度曾经让我几度萌生放弃的念头。跟随寿老师习练三体式,开始就感觉到了难度。
首先是姿势中正,脊椎骨不偏,我至少半年多才基本中正,中间被老师,师兄纠正过无数次。
第二,站满后跟,难啊,我刚开始基本不超过1分钟。
第三,讲究胯松下后再把腿上的筋提起来,这个开始怎么都没有抽住。痛苦。。我曾经心里也很多次埋怨寿老师教的怎么那么难和其他人家的不同。。我每天都在家习练,1年后才基本做到,这叫“鸡腿”。观察鸡就知道那个胯连接处是松下的,爪子可以抓地,劲抽住的。
第四,龙身。就是斜方肌延伸下去直接到腰眼。我认为也是 蝙蝠之翼。看看李小龙就明白了。做到这个首先要沉肩坠肘。说起沉肩坠肘大家都懂,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有些人穷其一生都不标准。我是在习练2年后,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基本才抽的紧,后面就是坚实如铁的感觉。
孙老先生为何名声那么大,因为身上有东西啊,虽然晚年不怎么发力,感觉软软的,如活猴,但是浑身绷紧了也是金钟罩铁布衫,十指如铁钩。。
这些做到了,其他的九要就是毛毛雨了,基本水到渠成。
前三年不要求呼吸,丹田,求出的也是假像的,在胯松到一定程度,身体中正了,坐满脚后跟了,内气自生,由微而著,直至满。我是3年后才真正体会到了气沉丹田。

柳暗花明又一村----找劲
练功的前半年最苦,根本找不到劲,有劲使不出,还要死撑着。这段时间心理折磨大于肉体的酸痛,身心俱疲,对老师教的也产生过怀疑,动摇过。
一年后找到了脚跟劲,松下去然后筋提起来,如同磁悬浮列车,脚底有根了,心里放松许多,虽然有时会更累,此时春天始至。
2-3年后四正八柱筋都有了,坐在磁悬浮上,前撑后抽,浑然一体。此时也不觉得累了。心境豁然开朗,为换劲阶段。此时站桩是一种享受,越站越精神。
感觉前面所有的累都值得。对老师唯有敬仰之情。真可谓 柳暗花明又一村。。。




浑天大圣鹏魔王 发表于 2016-6-6 11:18:29

腿筋都不抽,问下,这个抽怎样才标准了,我意念一动,就感觉脚趾头能有反应,这是脚趾抓地出来的,但胯和小腿没动静,是不是没松胯的愿意?您说的那个熊鹰斗志打的时候有什么要点?我们师傅教的叫熊鹰合演

烬陌袅 发表于 2016-6-6 11:18:41

严重支持楼主啊,不过我还是认为先学下劈拳找下感觉,或者说砸下架子,然后再锻炼三体。这样的话形意基本就齐活儿了。剩下的就是福全先生说二可先生的那句,唯苦练而已了。 按照楼主这样练的话,半年时间劲儿能到脚下吧。顶!顶!

桑竹未孚 发表于 2016-6-6 11:18:51

按照一些说法,世传(普传)是好心办坏事。但是确实遇上好师傅有那么容易有那么难,但要普传一些又正确又能强身健体而又不出功夫(大功夫)的法子,确实也很难,也只好那么地传,也只能那么地传,三传之后,最后只变得无从入手,无从了结。所哀如此,所幸也如此。传承虽隐,但会继续传就好。

重醉梦 发表于 2016-6-6 11:19:03

楼主可否讲下三尖一线,为什么我发现很多教程里大师都没做到三尖一线,并且他们也不强调这个,就练孙剑云大师的教程我看她也没做到三尖一线!我很是愤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说说形意拳三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