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策 发表于 2016-6-7 09:28:06

传统武术作为一个体系存在那么多似是而非的理论是因为基本概念的不确定

确定一是一,二是两个一,一加二才是三,三个一。如果确定不了二是两个一,一加二就会有无数个不确定的答案。常量一定要明确,常量成了变量,就什么都不能确定了。
实际上,喜欢谈玄的,往往是不得其门而入的,或者吃不了苦不能下工夫的,不知道怎么练,看不起基础,觉得下功夫吃苦流汗不够高大上,除了当嘴货也没什么选择了。
不知道什么是劲,对谈论明暗化乐此不疲,连枪矛,棍棒都搞不清楚,喜欢探讨回马枪。找到楼梯的一步一个脚印往上攀登,连门都没进去的,喜欢意淫临高望远的风景。
教练说跑
合格学生问:往哪跑?
傻逼学生问:先迈哪只脚?
傻而装逼的学生问:为什么跑?更可笑的是,没见过跑,一直以为跑是跳,张嘴就是:谁说跑谁就是扯犊子。
举个例子,是个人就抱拳礼,拇指是上,小指是下,见人就亮菊花是什么意思,能先弄明白再行礼吗?先确定一下是不是敬礼。

整个环境的事我管不了也不想管,具体到一个人,能不能先把最基础的概念弄清楚,再说其他的,上来就登高望远,入门了吗?
不确定还体现在双重标准,大师忽悠学生的时候告诉你要放松,用意不用力,推手要不丢不顶。自己表演神功的时候是落地生跟,千斤坠,大力士退不动。物理力学说明,静止是受力平衡,推不动不是蛮力,不是抗,不是顶?还化劲,是用技巧改变了受力方向,舍己从人呢?引进落空呢?怎么不说了?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重标准。


箜篌引 发表于 2016-6-7 09:28:21

上完小学才能上中学,上完中学才能上大学。小学生表示大学的微积分太“玄”了

荒凉 发表于 2016-6-7 09:28:29

功夫不到自然迷。。。此话送给楼主,大家共勉。

陌上花 发表于 2016-6-7 09:42:09

其实最无语的写谱子用方言,根本就是天书啊,还有以易经为基础的谱子,根本看不懂啊~

入青丝 发表于 2016-6-7 09:42:17

是不知道?还是不确定?如果是不知道却说不确定那么就是忽悠,是骗,至于是自己骗自己还是骗别人并不重要。如果知道而说不确定,那么不是不确定,而是未等价或者待涨价,那么借用星爷的话,不能往深说,故事里没好人。总之,未可知的一直是前路,不确定的往往是人心………

悦颜. 发表于 2016-6-7 09:42:23

我认为这就是传武普世加上商业社会运作的结果。民国以来的传武普世导致一鳞半爪的东西漏的满大街,门里的说法外行又不懂,一些半懂不懂的又跑出来拍片子、写书、办校把自己都不明白的道理到处传播,最终就烂成这局面了。
归根结底,传武要发展必须先正本清源,重视谱系,没谱不靠谱的少指指点点。

入青丝 发表于 2016-6-7 09:42:31

功夫这玩意靠身练体悟,对同一理论千人有一千种理解,同样是一,九层功夫理解的一却不同,有些东西只靠意会而不可言传,练出的东西也不一样,真功夫…技击之道,存乎一心,灵性的东西靠悟

不可言 发表于 2016-6-7 09:42:39

传武的核心是非常清晰的,但是这些核心,不能直说,又不能不说,所以就产生了五花八门,甚至自相矛盾的概念名词及说法。


练习传武,很像猜谜,谜底搞清楚了,功夫就精进了。


比如下面的谜语,谜底是筷子,但是谜面可以是很多


1、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
2、一双玉臂千人抚,酸甜苦辣她先尝,横批:为人民服务!
3、眠则同眠,起则同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
4、五公抱二嫂,抱抱轻巧巧,两足一张开,味道吃唧来.
5、姐妹两个一样长,厨房进出总成双。千般苦辣酸甜味,总让它们第一尝。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统武术作为一个体系存在那么多似是而非的理论是因为基本概念的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