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冰心 发表于 2016-12-31 16:26:02

杨澄甫说「九曲珠」...

杨澄甫说「九曲珠」...
王宗岳原序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动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净须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撑支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气遍身躯之谓),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形如搏兎之鹄,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如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行气如九曲珠 无微不到
九曲珠者即一个珠内有九曲湾也,人身譬如珠,四体百骇无不湾也,能行气四肢无有一处不到,行气九曲珠功成矣。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练太极是养气之法,非运气之工作也,何为运气人心急有力弩气练法,气必聚一个地方,放出不易,恐与内有妨碍,何为养气,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不急不燥,先天气生,静心养性,练拳使内精气神合一,行气流通九曲珠,如未得到益定无害也,与人敌不使膊伸直,能上下相随,步随身换,膊未直而力有余,敌早跌出,就是劲以曲蓄而有余。
由着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着者拳式也,今同志专悟懂劲,故不能发人,先学姿势正确,次要熟练,渐学懂劲,古人云,不揣其本而其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此句先求姿势后悟懂劲,不难而及神明,神明言拳精巧,豁然贯通,即领悟得拳奥妙,能气行如九曲珠太极理通焉,非久练久熟,何能及此境耶。

*****************

鐵冰心 发表于 2016-12-31 16:27:06

九曲珠是啥?啥是九曲珠?

1.九曲珠-宝珠穿蚁
  这个典故出自清代马啸编著的《绎史》卷八,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孔子离开卫国,要到陈国去。在半路上,他看见两个女子在采桑。孔子一时兴起,就对两个女子吟了一句诗:「南桃窈窕花枝长。」一个女子随口接道:「夫子游陈必绝粮。九曲明珠穿不得,归来问我采桑娘。」
  孔子到了陈国,不受欢迎。陈国和蔡国的大夫还派兵将孔子围困,并送去一颗九曲明珠让孔子用线穿过去,若果穿不过就不解除围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能将线穿进。情急之中,孔子忽然想到了那个采桑女的话,「九曲明珠穿不得,归来问我采桑娘。」说不定她们真能帮上忙呢。
  于是他就派了颜回和子贡返回来路,去向采桑女请教。颜回和子贡到了女子家,其家人谎称女子外出了,并拿来一只瓜招待他们,聪明的子贡看出这是一个哑谜,他说:「瓜,子在内,女子肯定在家里。」采桑女见他猜破自己的哑谜,才出来见客。采桑女对二人说:「要穿九曲明珠,可用一个办法,把蜜糖涂在明珠一端的珠孔旁边,然后将一只蚂蚁用线拴上,把它放到明珠的另一端的珠孔处,在蜜糖甜味的吸引下,蚂蚁就会顺着明珠的通道,爬到有蜜糖的那边。如果蚂蚁不肯钻,就用烟熏它。」
  孔子按照采桑女说的办法,果然将那颗九曲明珠穿上了线,得以从围困中脱身。后来人们就用这个典故形容遭到困厄,而最终得以解脱。

2.九曲珠-相关文献
  宋·苏轼《祥符寺九曲观灯》诗:「宝珠穿蚁闹连朝」。
  宋·陆游《游淳化寺》诗:「蚁穿珠九曲,蜂酿蜜千房。」
  宋·赵次公曰:「小说载有以宝珠欲穿而不得,问之孔子。孔子教以涂脂于线,使蚁通焉。」
  【明】杨慎撰,今人王大厚笺证《升庵诗话新笺证》「九曲珠」条:小说云:孔子得九曲珠,欲穿不得。遇二女,教以涂脂于线,使蚁通焉。此与《列子》「两儿辩日」事相似,言圣人亦有所不知也。珠孔本人所钻,世岂有九曲珠乎?东坡《祥符九曲观灯诗》:「金鼎转丹光吐夜,宝珠穿蚁闹连宵」陈简斋《瀑布诗》:「九孔穿针可得过,冰蚕映日吐寒波。 」皆用此事。
  《老残游记》二十回:「这山里的路,天生成九曲珠似的,一步一曲。」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这其间随时随事,看风色,趁机缘,却是件蚁串九曲珠的勾当,那位张亲家太太可断了不了!」
    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学》:「贷金尊于市,不知己之有苍璧、小玑,况自有九曲珠足以照夜。」

3.九曲珠-九曲珠
  拳节、腕节、肘节、肩节、脊节、腰节、胯节、膝节、踝节称人的「九曲珠」。练习太极拳要求这九个关节运转灵活,无阻滞。要得灵活,就须放松,还要节节贯穿。例如:单鞭定式时,人用力推掌,能将该力通过己身传到后脚跟入地而去,己身只传递,一点也不留滞。我体不能有半点顶力,对手突然撤力,我因没有顶力,身体不会前冲,渐体会十三势之「定」。


鐵冰心 发表于 2016-12-31 16:37:40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是什么意思?
http://www.wushuren.com/bbs/data/attachment/forum/201612/20/093856aellnl3o6lb95bxl.jpg 鐵冰心註:
今有大师作如是说...
把肢体分成九个珠子云云...
但看了老半天也不明白「九曲珠」或「九个珠」跟「乱环诀」有什么关係...

「如何理解运动如九曲珠?运动时怎样练好九曲珠?乱环诀的只剩方法...
如何理解运动如九曲珠?
    老拳谱中有练太极拳要“运动如九曲珠”的论述。意思是想 象肢体的动作好像是由一条线串起来的九个珠子的运动。中线一紧,这九颗珠子就相合挤到一起成为整体。
    中线一松,这九颗珠子就会松散开来。用珠子的一松一紧,表现肢体的一张一弛。九颗珠子当中的一颗非常重要,一方面要给前四颗珠子(即上半身)做后援,另一方面又要保持后四颗珠子(即下半身)的松软圆活。最重要的是作为全身动力的中心,发劲之源。
    因此,与对方一接手,对手这颗珠子一定要严加控制并发挥其作用。
    杨氏家传“乱环诀”说明了如何掌握“中心珠子”制胜对方的方法。“乱环决”为:
乱环法术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
陷敌深入乱不内,四两千斤着法成。
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
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鐵冰心註:若把肢体分成九颗珠子...
身有九节珠(九个关节:裸、膝、胯、命门、中枢、劲源、肩、肘、腕),九珠一线串;一珠动起来,八珠连串动(此为节节贯通);裸珠向下抽,内气贯九珠;足下线一松,九珠松园活;中珠最重要,应用全靠它;中珠收,八珠靠;中珠放,八珠散。
我想应该就是练成以下的这种状况了...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E4OTcwNDYw/v.swf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澄甫说「九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