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芬 发表于 2017-1-2 08:49:50

太极拳的真正起源

太极拳创自何时何人?杨氏太极拳的来龙去脉若何?习此拳者,应有所知。然而众说纷纭,谬误百出。今据杨氏家传及有关资料,系统阐述。尤其杨氏家传部分,赵斌老师及其妹夫傅锺文知之甚详。今记之,诚免后世以讹传讹。

一、宋代以前的太极拳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太极拳亦然。但因秘传口授之古习,时隐时现,难得翔实的文字记载。据有关资料,宋代以前的太极流派或创拳传说,有以下数种,

1、老子创拳说

   歌曰:“太极之先,天地根源。老君设教,宓子真传。玉皇上帝,正坐当筵。帝君真武,列在两边。三界内外,亿万神仙。传与拳术,教成神仙。”老君即老子,身处公元前500多年的春秋末期。宓子即宓喜,号曰尹文始。老子之高足。

2、程氏太极拳

   创始人为南北朝梁时 (公元502一557年)人韩拱月。歙州太守程灵洗得其传,并以此训练士卒,幸免侯景之乱的进犯。500年后传至程必。必(王必)精易理,改名小九天,共十五势。有《用功五志》、《四性归原歌》。

3、宋氏大极功

   唐时许宜平所创。许亦为歙州人,隐城阳山。身长七尺六寸,髯长至脐,发长至足,行及奔马。每负薪入市,独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夕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李白访之不遇,题诗望仙桥而归。许传太极共三十七势,故名三世七。亦名长拳。传至十四代为明之宋远桥。记有《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流传至今。并传 《八字歌》等五篇要诀。民初传人有宋书铭。

4、俞氏大极功

   唐时李道子创。李为安庆人,居武当山南岩宫。不火食,只食麦麸。人称麸子李。所传太极名先天拳,亦名长拳。俞氏得其传。至宋时俞清慧、俞一诚,明俞莲舟.俞岱岩等,传有《太极拳真义》诀。

5、后天法

   与《先天拳》照应。十七势,肘法较多。相传为胡镜子创,传宋仲殊。宋为安州人,尝游姑苏仓。柱上倒书一绝云,"天长地久任悠悠,你既无心我亦休。浪迹天涯人不管,春风吹笛酒家楼。”传至明代有殷利亨等。

   以上说法,均无确切考证。《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云:宋氏、俞氏太极及后天法的传人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殷利亨、莫谷声 (不知何派),与张三丰弟子张松溪、 张翠山常相往来。七人曾至武当山请益张三丰月余。此说虽待考证,然而可以看出,太极之源,乃汇小溪而成巨流也。

   有云伏羲画卦,阐明阴阳,太极之理,已寓其中。故太极拳在中国的早期萌生,自然不足为奇。自萌生而完善,决非一人一代之功。

二,张三丰与太极拳

   由近代太极拳兴起以来,传统的说法都是由武当道士张三丰创太极拳。

   三丰二字,据说取自八卦中的符号。乾记作"三”形似《三》,为阳,为天,为日,为刚。坤记作化,",形似“丰”,为阴,为地,为月,为柔。故三丰二字,集天地日、 月,阴阳刚柔于一身,玄妙无穷。或言先师居宝鸡金台观时,有三山峰,挺秀仑润,因号三峰;或言九宫山真君殿真人藏蜕处,面对三峰山,即以为号。故亦常见张三峰之说。 实为一人也。

   先师所处时代,亦无统一说法。明代杰出的历史学家黄宗羲 (号梨州,1601一1695),在 《王征商墓志铭》中写道,《少林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丰。三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通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胶明以单于杀贼百余…”。王征南即是内家拳的一代名师。黄宗羲之子黄百家,从学于征南,著有《内家拳法》。按此记载,张三丰为北宋徽宗时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极拳的真正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