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发表于 2018-12-16 17:21:50

[中医书籍]中医各家学说专论

<br> <table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1" cellpadding="3">
                  <tr>
                      <td width="46%" height="25">
                        <strong><span class="style30">作者</span>:</strong>鲁兆麟
                      </td>
                  </tr>
                  <tr>
                      <td height="25">
                        <strong><span class="style30">出版社</span>:</strong>人民卫生出版社
                      </td>
                  </tr>
                  <tr>
                      <td height="25">
                        <strong><span class="style30">书籍分类</span>:</strong>中医基础</td>
                  </tr>
                  <tr>
                      <td height="25">
                        <strong><span class="style30">文件大小</span>:</strong>129 MB</td>
                  </tr>
                  <tr>
                      <td height="25">
                        <strong><span class="style30">文件格式</span>:</strong>pdf</td>
                  </tr>
                  <tr>
                      <td height="25">
                        <strong></strong></td>
                  </tr>
                  <tr>
                      <td height="25">
                        <strong><span class="style30">上传时间</span>:</strong>1970-01-01</td>
                  </tr>
                  <br><table>
                  <tr>
                      <td><p>  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是以学习和掌握在中医的学术发展长河中涌现出来的历代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中心内容的一门课程,对中医理论与临床的提高有很大意义。其研究领域包括中医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中医不同学术流派及各种学说。这次为研究生专门编写的教材是在原有本科教材《中医各家学说》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定名为《中医各家学说专论》。中医历代医家在潜心研究和多年临床的过程中,经过认真总结、反复思考,对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与新的学说,使中医理论不断发展与完善,临床治疗方法与技艺不断丰富,推动了中医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学术进步。学说的形成应与医家的大量临床实践经验有关,但与他们深入研究与思考、创新也密切相关,因此,有些学说的形成与一些医家的共同倡导而形成的学派有一定关系,但不是所有学说的形成都与学派有关。所以这次研究生教材的编写重点突出了中医各种学说形成的学术渊源、学术发展、学术内涵、学术争鸣、学术影响与价值,并对学说的发展与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以达到&ldquo;宣明往范,昭示来学&rdquo;的作用。为了拓宽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后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所选的内容尽可能围绕常见的问题或新的学说或旧问题的新近研究成果一一加以阐发,力求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际,以期达到帮助研究生增新和深化理论知识,开拓临床思维,拓宽研究领域的目的。<br/><br />
  本教材共十八章,内容包括三部分:中医学术流派、伤寒学说、温病学说、汇通学说是在《中医各家学说》大学本科教材基础上的深化,论述其中的疑点、难点和争议,火热学说、肾命学说、脾胃学说、痰饮学说、瘀血学说、郁证学说、攻邪学说、形神学说、体质学说、气味学说、其他学说等,阐发了这些学说的理论形成、学术内涵和外沿、学术发展与意义,以拓宽知识视野;为加深研究生对中医学说的理解,特撰写了绪论&mdash;&mdash;中医药理论的哲学基础作为全书的开篇,以开拓读者思维。</p><br />
<p>绪论&mdash;&mdash;中医药理论的哲学基础<br/><br />
第一章 中医学术流派的研究<br/><br />
一、中医学术流派及其形成的考察<br/><br />
(一)医家学说与中医之学派、流派<br/><br />
(二)中医学术源起与学术流派形成的考察<br/><br />
二、中医学术流派的划分与争鸣<br/><br />
(一)中医学术流派划分的历史沿革<br/><br />
(二)中医学术流派划分的标准<br/><br />
三、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意义<br/><br />
(一)创新精神在学术争鸣中激荡<br/><br />
(二)学术理论在传承授受中完善</p><br />
<p>第二章 伤寒学说<br/><br />
一、伤寒历史沿革<br/><br />
二、《伤寒论》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br/><br />
(一)对《伤寒论》理论的研究<br/><br />
(二)对《伤寒论》六经实质的研究<br/><br />
(三)对《伤寒论》热病辨证方法的研究<br/><br />
(四)对《伤寒论》治则治法的研究<br/><br />
(五)对《伤寒论》方药的研究<br/><br />
三、《伤寒论》的临床发挥与应用<br/><br />
(一)《伤寒论》方药在临床上的发挥与应用<br/><br />
(二)六经辨证在临床上的发挥与应用</p><br />
<p>第三章 温病学说<br/><br />
一、温病学说的形成<br/><br />
(一)奠基阶段<br/><br />
(二)形成阶段<br/><br />
(三)成熟阶段<br/><br />
二、温病学说五家的学术特点<br/><br />
(一)吴又可创立&ldquo;戾气&rdquo;病因新说<br/><br />
(二)余师愚治疫重在清温败毒<br/><br />
(三)叶天士创立温病卫气营血理论体系<br/><br />
(四)薛雪研究湿热病有独到见解<br/><br />
(五)吴瑭以三焦为纲统论温病<br/><br />
三、温病学说的发展<br/><br />
(一)疾病防治方面<br/><br />
(二)基本理论研究方面<br/><br />
(三)运用现代科技研究温病学<br/><br />
(四)对温病治法方药的研究<br/><br />
(五)对温病学文献的整理<br/><br />
四、温病学说对中医学术发展的贡献<br/><br />
(一)传统温病学家的学术贡献<br/><br />
(二)当代温病学家对温病理论的继承和发展</p><br />
<p>第四章 火热学说<br/><br />
一、社会背景<br/><br />
(一)政府对中医学的重视<br/><br />
(二)理学与运气学说的影响<br/><br />
(三)中医学发展的需要<br/><br />
二、刘完素火热论的基本特点<br/><br />
(一)火热为病的广泛性<br/><br />
(二)六气皆能化火<br/><br />
(三)五志过极皆为热甚<br/><br />
(四)阳气怫郁<br/><br />
(五)&ldquo;六经传受皆为热证&rdquo;<br/><br />
(六)火热病的辨治特色<br/><br />
三、火热学说发展<br/><br />
(一)金元时期<br/><br />
(二)明清时期<br/><br />
四、火热学说对中医学术发展的贡献<br/><br />
(一)河间学派的形成<br/><br />
(二)拉开了学术争鸣的序幕<br/><br />
(三)丰富并发展了火热病治疗方法</p><br />
<p><br/><br />
第五章 脾胃学说<br/><br />
一、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与后世发挥<br/><br />
(一)脾胃学说之理论基础<br/><br />
(二)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br/><br />
(三)李杲脾胃学说<br/><br />
(四)李果后脾胃学说之发展<br/><br />
二、脾胃学说的临床指导意义<br/><br />
(一)脾胃学说在临床各科的应用<br/><br />
(二)养胃阴与育脾阴在临床中的应用</p><br />
<p>第六章 肾命学说<br/><br />
一、肾命学说的形成与发展<br/><br />
(一)奠基阶段<br/><br />
(二)发展阶段<br/><br />
(三)成熟阶段<br/><br />
二、命门功用探究<br/><br />
(一)目前对于命门功用的几种认识<br/><br />
(二)明代医家对命门功用的认识<br/><br />
(三)命门功用现代研究<br/><br />
三、命门为人体先天之本</p><br />
<p>第七章 滋阴学说<br/><br />
一、滋阴学说形成的历史背景<br/><br />
二、滋阴学说的发展<br/><br />
三、滋阴学说的理论基础和学术特点<br/><br />
(一)滋阴学说的理论基础<br/><br />
(二)滋阴学说的学术特点<br/><br />
四、滋阴学说对中医学术发展的贡献<br/><br />
(一)发展了中医的滋阴理论,充实完善了中医学术体系<br/><br />
(二)丰富了滋阴的临证经验</p><br />
<p>第八章 攻邪学说<br/><br />
一、攻邪学说的理论基础<br/><br />
(一)《内经》奠定了攻邪学说的理论基础<br/><br />
(二)《伤寒论》创立了汗、吐、下三法<br/><br />
(三)许叔微&ldquo;先去邪后议补&rdquo;说<br/><br />
(四)药邪理论的源流<br/><br />
(五)张从正确立了攻邪学说<br/><br />
二、攻邪学说的学术特点<br/><br />
(一)攻邪学说的形成依据<br/><br />
(二)扩大三法适应范围<br/><br />
三、攻邪学说的发展<br/><br />
(一)朱丹溪提出攻击宜详审,正气需保护<br/><br />
(二)吕复是私淑张从正攻邪学说的典范<br/><br />
(三)吴有性倡逐邪勿拘结粪说<br/><br />
(四)喻昌创逆流挽舟法<br/><br />
(五)戴天章发展了吴有性下不厌早说<br/><br />
(六)程国彭《医学心悟》首创八法<br/><br />
(七)徐大椿倡治病应以驱邪为先<br/><br />
(八)杨栗山治疗温病强调&ldquo;逐邪&rdquo;<br/><br />
(九)赵学敏总结顶、串、截诸术<br/><br />
(十)吴师机擅用外治法<br/><br />
(十一)吴瑭化裁五承气汤<br/><br />
(十二)俞根初发展汗法、下法<br/><br />
(十三)&ldquo;药邪&rdquo;理论的发展<br/><br />
(十四)吉益东洞的&ldquo;万病一毒论&rdquo;<br/><br />
(十五)吴成中发展了通里攻下法<br/><br />
(十六)姜春华创截断扭转法<br/><br />
四、攻邪学说的理论与临床意义<br/><br />
(一)汗法<br/><br />
(二)吐法<br/><br />
(三)下法<br/><br />
五、后世评价</p><br />
<p>第九章 痰饮学说<br/><br />
一、痰饮学说的理论形成与发展<br/><br />
(一)《内经》诸篇论饮,言积饮、痞饮、水饮<br/><br />
(二)晋唐痰病、饮病始分论<br/><br />
(三)百病兼痰,痰生百病;痰夹瘀血,遂成窠囊<br/><br />
(四)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br/><br />
(五)痰、饮、湿一源三歧辨析<br/><br />
(六)痰饮学说临床各科拓展与学术争议<br/><br />
二、痰饮学说在临床辨证中的应用<br/><br />
(一)六经辨证中的应用<br/><br />
(二)六淫病因辨证中的应用<br/><br />
(三)经络辨证中的应用<br/><br />
(四)脏腑辨证中的应用<br/><br />
(五)温病辨证中的应用<br/><br />
(六)饮病辨证及治疗<br/><br />
&hellip;&hellip;</p><br />
<p>第十章 瘀血学说<br/><br />
第十一章 元气学说<br/><br />
第十二章 郁证学说<br/><br />
第十三章 形神学说<br/><br />
第十四章 升降学说<br/><br />
第十五章 体质学说<br/><br />
第十六章 气味学说<br/><br />
第十七章 汇通学说<br/><br />
第十八章 其他中医学说概述<br/><br />
主要参考书目</p></td>
                  </tr>
                  </table>
<br>【下载地址】<br>
**** Hidden Message *****

邱志亮 发表于 2022-1-22 20:29:06

中医各家学说是中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课程

武林猛主 发表于 2023-2-18 10:59:10

chuishiboji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书籍]中医各家学说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