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籍网

标题: 请教王永祥老师 [打印本页]

作者: henry28111974    时间: 2015-2-22 09:52
标题: 请教王永祥老师
王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意拳爱好者。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了您的《意拳普读》一书和教学光盘(82年在唐山的教学录像),感觉很受启发。通过您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意拳的争力问题。争力号称意拳的不传之秘,是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解开了这个秘密。谢谢您!
另外,我有一个关于养生桩的问题向您请教。您的《意拳普读》一书中在养生桩一节中谈到养生桩的方法是按照撑抱桩的姿势站好,意念假借站在大草原中,阳光普照,浑身舒适。而您在教学光盘中则要求通过缓缓地吹气来达到气沉丹田。我在练习中感到如果要求气沉丹田的话,可以很好的校正身形,因为不收下颌、不坐胯的话就无法达到气沉丹田。但是,这样练习下来感觉很憋气,呼吸不痛快。我不停地吹气,可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没办法,我就采取前一种方法,干脆不管呼吸,甚至不管姿势,就是双手作撑抱状,假借自己站在绿草茵茵、花香四溢的山顶上。这样练习的结果,感觉很放松,很舒适。感觉一天比一天有进步。但是,这样练习,不注重身形方面,腿基本挺直、不坐胯等等...就是感觉怎么舒服怎么站。不知道对不对,请您指教。
另外,王芗斋先生说:“气不宜提,亦不宜沉。”是不是和您的关于气沉丹田的说法有矛盾么?应该如何理解呢?请指教。谢谢!此致

敬礼!

一名意拳爱好者

另外,我向您的E-Mail信箱wss0509@yahoo.com和wss05092003@yahoo.com(您在帖子中留的是wss0509yahoo.com和wss05092003yahoo.com,我想可能是少写了@)发信,均被退回,不知何故?
作者: luckofyou.com    时间: 2015-2-22 09:59
王永祥老师,是真正的明师。我去过北京受到了王老师的指点,我是印象是王老师为人太朴实,教时一点也没有什么水分,使我感激不已。再说了他的弟子象翁师兄,王占峰都为人实在。而且功夫非凡。
我劝真正爱好大成拳的同好,还是到王老师那里,我敢保证不虚此行的。
作者: zaqw21111    时间: 2015-2-22 10:02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quot;宋体, Arial, Helvetica&quot;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功高盖世发表</b>。

谢谢你,提问的小兄弟,我也去北京见过王老,我代替我老师王永祥给你讲讲吧.(看过我的帖子后请911119写
个帖子告诉我一声,以确保你一定能看到.)
你说<<您的《意拳普读》一书中在养生桩一节中谈到养生桩的方法是按照撑抱桩的姿势站好,意念假借站在
大草原中,阳光普照,浑身舒适。>>
你就像是草原上的一棵树,你的骨骼是树干和树枝,肌肉是树叶,所以骨骼支撑身体,而身体上的每一块
肌肉都是放松的,都是由于地球的引力而下垂的,象树一样,你站桩时身体的状态就是一棵树.
达到了树的状态,你的养生桩就算对了.
你看树,枝条和树干硬,树叶软,这不正是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松中有紧,紧中有松吗?
&quot;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松中有紧,紧中有松&quot;就是指你的桩要有自然的而非人工的弹性.
站着不动是要使身体在静止状态下各个部位发生联系,达到一个初步的均整,为将来技
击做准备.如果身体松的不到位,势必影响以后的均整.你晓得弗?
至于坐胯,从你的描述来看,你定为初学无疑,的确,坐胯对于初学者无疑太难受了,只要你站在那里
全身松了,你就均整了,而在以后试力等项目上坐胯是达到上下一致的关键,是移动时整体的关键.
所以,为了不破坏放松,坐胯要慢慢的逐步来做到.即,等你松的水平高了,坐胯时周身也松,这时必须坐胯.一上
来就坐胯是会破坏整体松整的.
王芗斋先生说:“气不宜提,亦不宜沉。”是指不人工的提气与沉气,非是说不要气沉丹田.
实际上,气沉丹田是这样的.
人放松时的呼吸匀细,此时气自然沉于丹田.呼吸可调节人体,使人放松,人的放松也可影响呼吸.
人放松时松懈,而紧张时呆板,所以,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使矛盾对立统一起来.达到意拳的和
谐.这与&quot;争力&quot;有异曲同工之妙.
气沉丹田,即放松,就是达到意拳的这种和谐的途径,不是目的.所以,追求气沉丹田,老想着
气沉丹田,是舍本逐末.
简单的东西好,王老就用三个试力一个桩来求得六面力,其实,运动无非上下,左右,前后.
其余的运动都是这三种的组合,上下试力,左右试力,前后试力,简单好掌握,学会后经过
变通,用起来得心应手,何乐而不为?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谢谢您的指教!
    您说的我基本明白了,因为还没有实践一下,所以不敢说完全明白了。
    是不是这样:先就那么随随便便地站着,通过意念诱导(如站在山顶等)使自己放松(一般这时我的双臂、双腿有发胀的感觉,并时不时打几个嗝,有时还能感到血液的流动),然后一点一点地调整身形(收颌、坐胯、曲腿——王老师要求重心在前面,等等)。王占峰老师说坐胯对我有点太难了。我想我确实只能稍后再要求了。不知何时能坐下去?又何时能练习试力呢?
    同时不要有意追求呼吸(呼吸自然在姚宗勋先生的书中号称站桩三大要求之一),气沉丹田是结果而不是途径。张吉安老师说气沉丹田的关键是含胸和坐胯,我试了试确实有用。但对于我这种棒槌,正象您说的“一上来就坐胯是会破坏整体松整的。”
    不知这样理解对不对?
    和您素昧平生,承蒙您两次发贴提点,再次感谢!您真是古道热肠,谢谢!
作者: cswzgl    时间: 2015-2-22 10:05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quot;宋体, Arial, Helvetica&quot;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911119发表</b>。
这位兄台,你好,你是北京的吗?我也是个意拳爱好者,我在北京,如果有空,可以和我联系,我的资料里有联系电话。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作者: bigrc    时间: 2015-2-22 10:10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quot;宋体, Arial, Helvetica&quot;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功高盖世发表</b>。

你不用谢我,应该我谢你,王永祥老师爽快,心地善良,人很好,但家境不富裕,你
应该多关心他,给他买些好吃的,就说是给我的稿费,我转给他了,不方便就给他
点儿钱.谢谢你了!!!(记着,我可不是免费给你讲的,你要给他老人家买吃的补
补身体.)
你可以打听我师兄翁哥,他特喜欢教人.以后你有不会的,也可问我.
你问的我讲了,你没问的我也讲了,回去好好练习,别没事儿在网上蛋贫,浪费时间.
你小子倒挺能侃!

我占峰哥告诉的我关于关于站桩的状态象树,我不过是转述,你应该谢谢他.
你说的基本对.如果坐胯不影响松,就可以.
要明白,养生是养生,武功是武功.光健身养生,只要放松站着抬着手就可以,效果比严格的养生桩差不了
多少.试力嘛,站累了就可以试力活动一下.
试力,以一次试力练习为例,开始时一定要动作大些,快些,不要小家子气,在几分钟之内,逐渐变慢,动作变小,
小到别人看你短时间内以为你是静止的,如果你够慢,自己会觉得好像在走,又好像在停,你也分不清何时
在走,何时在停.
走步也是一样,开始时,总是快的,慢慢才可以慢下来,王选杰练习走步,一个小时才走五六步.
可以这样慢也表示他功力不凡,别人只怕想这麽慢也做不到.
我初学时也象你一样,急功尽力,站养生桩手位抬的挺高,结果三角肌僵硬,肩部不放松,
其实,人家照片上的人有实力,可以把手抬那麽高,肩部还保持放松,你没有就放低一些,也一样能出功夫.
收胯也一样,也要逐步的来.
记住,平时哪里不放松,发力时力就在哪里断.
其实,站桩,试力,走步没有根本区别,练起来也没有一定的
先后顺序,换句话说,站桩松得下来,试力不一定松的下来,
试力松得下来,走步不一定松的下来,但是,如果走步能松下来,
试力和站桩就能够松得下来,他们是互相参照的,
你体会到紧了,也有助于放松,知道什麽是紧,才更会松.
桩是静止的试力,试力和走步是活动的桩,
你有些拘泥于形式,没必要讲究先练哪个,也没人说哪个练不好就不许练下一个,而且,
对于初学,长时间站桩是不可取的.
意拳是这样的,没发力时松,发力时紧,松和紧都是整,松整是基础.
间架:是双手在那个什麽远不逾尺,近不贴身,高不过眉,低不过脐的范围内,双手可移动.
双手在这一范围内发力很得力,所以应时刻保持自己的间架,而破坏他人的间架.
而定步发力是最后的发力,你在发力前可通过步法移动产生加速度,发力效果就是
把加速度也加了进去,破坏力更大.
发力要求你在试力的过程中的哪一点都可以发力,而大部分试力操作时,间架都不丢,所以,
发力都很得力.实作时,接触就可以发力.
意拳练的比你好的,反应一般比你快,站桩是提高反应能力,提高抗打能力,求得整体力的方法.
别人发力比你快,自然比你占先机.你晓得弗?
别人发力比你快,能破坏你的发力.
站桩是松,发力是紧,松紧转换频率要快,发力才脆,才有威力.
提高松紧转换频率,试力是关键,试力练的好,发力就好,为发力而练习发力,越发越僵.
意拳中,求快的关键是慢慢的试力和走步.以慢求快.
为何别人的养生桩有抱球意念而王老的没有呢?
究竟你有没有抱球呢?当然没有!
间架和意感是抱球的实质,你抱着一个球,就有了间架,你练的年头长了,站桩一分钟之内,
双臂就会发沉,好似抱着木球,铁球......
初学,意念不可过重,记得我试力时,松不下来,师兄也闷,我就和他聊,说了几分钟,他说,&quot;你
松下来了.&quot;
初学时,执著于意念会影响放松,意念,想一下就可以了,比如,&quot;我在休息,很放松&quot;,想一下,
松了,不再想了,1分钟后不松了,想一下,再丢了......不松了,想一下,再丢了......
不松了,想一下,再丢了......不松了,想一下,再丢了......不松了,想一下,再丢了......
等你松的有程度了,桩的意念就要求重了.这与松胯是一个道理,意念也是逐渐的过程.
加一点意念,练的年头长了就会有意感,等到不加意念也有意感,功夫就上身了.
意念是训练的途径,不是目的.所以,追求意念,老想着意念,是舍本逐末.
芗老说:&quot;一绝对就是错,我告诉你这麽练,你不练是错,你完全照着练,也是错&quot;(大意,非原话)
中国讲究中庸,意拳就充满了中庸,凡事有个度,过尤不及,这个你要好好把握.
&quot;有时,当我们在练习一个动作,如有意的想去做好,动作就会很僵硬、做作,十分不协调,
而当我们无意时,动作反而很流畅。也就是说越是想松时反而松不下来,意念注意到那里,
那里一定会紧张。比如走路时,没有人会想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呢?如果有了这个意念
就会象是邯郸学步里的那位老兄了,最后反而不会走路了;再比如两手前伸,可以是“推”
,也可以是“拉”,或者是什么“意念”都没有,只是将手摆在那里,这时就是松了。&quot;
以上是韩先生的话.
你的站桩感觉是对的,你不用管他,那只是附产品,至多检验一下你的桩功,千万不要问别人
站桩的感觉,别人告诉你了,你会去追求,你追求到了功夫,感觉自然回来,你追求到感觉,
就会影响功夫.
意拳是充满禅理的,意拳可悟禅理.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确是过来人!!!<img src=&quot;images/icon_smile.gif&quot; border=0>
作者: chziwa909    时间: 2015-2-22 10:11
你也太认真了,吐气是为了助你气沉丹田,不是要你
总是吐气,呼吸还是要自然,站桩开始时吐一下气,
就足够了,记住,身体放松是基本,坐跨是以后的要求
一时达不到可不做,因为,如果放松尚不达标就坐跨
势必使腰跨松不下来,腰跨紧则上下不随,周身不整,
大成发力时要周身一起紧,发力之前要一起松.
作者: 向快乐出发    时间: 2015-2-22 10:13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quot;宋体, Arial, Helvetica&quot;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功高盖世发表</b>。

你不用谢我,应该我谢你,王永祥老师爽快,心地善良,人很好,但家境不富裕,你
应该多关心他,给他买些好吃的,就说是给我的稿费,我转给他了,不方便就给他
点儿钱.谢谢你了!!!(记着,我可不是免费给你讲的,你要给他老人家买吃的补
补身体.)
你可以打听我师兄翁哥,他特喜欢教人.以后你有不会的,也可问我.
你问的我讲了,你没问的我也讲了,回去好好练习,别没事儿在网上蛋贫,浪费时间.
你小子倒挺能侃!

我占峰哥告诉的我关于关于站桩的状态象树,我不过是转述,你应该谢谢他.
你说的基本对.如果坐胯不影响松,就可以.
要明白,养生是养生,武功是武功.光健身养生,只要放松站着抬着手就可以,效果比严格的养生桩差不了
多少.试力嘛,站累了就可以试力活动一下.
试力,以一次试力练习为例,开始时一定要动作大些,快些,不要小家子气,在几分钟之内,逐渐变慢,动作变小,
小到别人看你短时间内以为你是静止的,如果你够慢,自己会觉得好像在走,又好像在停,你也分不清何时
在走,何时在停.
走步也是一样,开始时,总是快的,慢慢才可以慢下来,王选杰练习走步,一个小时才走五六步.
可以这样慢也表示他功力不凡,别人只怕想这麽慢也做不到.
我初学时也象你一样,急功尽力,站养生桩手位抬的挺高,结果三角肌僵硬,肩部不放松,
其实,人家照片上的人有实力,可以把手抬那麽高,肩部还保持放松,你没有就放低一些,也一样能出功夫.
收胯也一样,也要逐步的来.
记住,平时哪里不放松,发力时力就在哪里断.
其实,站桩,试力,走步没有根本区别,练起来也没有一定的
先后顺序,换句话说,站桩松得下来,试力不一定松的下来,
试力松得下来,走步不一定松的下来,但是,如果走步能松下来,
试力和站桩就能够松得下来,他们是互相参照的,
你体会到紧了,也有助于放松,知道什麽是紧,才更会松.
桩是静止的试力,试力和走步是活动的桩,
你有些拘泥于形式,没必要讲究先练哪个,也没人说哪个练不好就不许练下一个,而且,
对于初学,长时间站桩是不可取的.
意拳是这样的,没发力时松,发力时紧,松和紧都是整,松整是基础.
间架:是双手在那个什麽远不逾尺,近不贴身,高不过眉,低不过脐的范围内,双手可移动.
双手在这一范围内发力很得力,所以应时刻保持自己的间架,而破坏他人的间架.
而定步发力是最后的发力,你在发力前可通过步法移动产生加速度,发力效果就是
把加速度也加了进去,破坏力更大.
发力要求你在试力的过程中的哪一点都可以发力,而大部分试力操作时,间架都不丢,所以,
发力都很得力.实作时,接触就可以发力.
意拳练的比你好的,反应一般比你快,站桩是提高反应能力,提高抗打能力,求得整体力的方法.
别人发力比你快,自然比你占先机.你晓得弗?
别人发力比你快,能破坏你的发力.
站桩是松,发力是紧,松紧转换频率要快,发力才脆,才有威力.
提高松紧转换频率,试力是关键,试力练的好,发力就好,为发力而练习发力,越发越僵.
意拳中,求快的关键是慢慢的试力和走步.以慢求快.
为何别人的养生桩有抱球意念而王老的没有呢?
究竟你有没有抱球呢?当然没有!
间架和意感是抱球的实质,你抱着一个球,就有了间架,你练的年头长了,站桩一分钟之内,
双臂就会发沉,好似抱着木球,铁球......
初学,意念不可过重,记得我试力时,松不下来,师兄也闷,我就和他聊,说了几分钟,他说,&quot;你
松下来了.&quot;
初学时,执著于意念会影响放松,意念,想一下就可以了,比如,&quot;我在休息,很放松&quot;,想一下,
松了,不再想了,1分钟后不松了,想一下,再丢了......不松了,想一下,再丢了......
不松了,想一下,再丢了......不松了,想一下,再丢了......不松了,想一下,再丢了......
等你松的有程度了,桩的意念就要求重了.这与松胯是一个道理,意念也是逐渐的过程.
加一点意念,练的年头长了就会有意感,等到不加意念也有意感,功夫就上身了.
意念是训练的途径,不是目的.所以,追求意念,老想着意念,是舍本逐末.
芗老说:&quot;一绝对就是错,我告诉你这麽练,你不练是错,你完全照着练,也是错&quot;(大意,非原话)
中国讲究中庸,意拳就充满了中庸,凡事有个度,过尤不及,这个你要好好把握.
&quot;有时,当我们在练习一个动作,如有意的想去做好,动作就会很僵硬、做作,十分不协调,
而当我们无意时,动作反而很流畅。也就是说越是想松时反而松不下来,意念注意到那里,
那里一定会紧张。比如走路时,没有人会想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呢?如果有了这个意念
就会象是邯郸学步里的那位老兄了,最后反而不会走路了;再比如两手前伸,可以是“推”
,也可以是“拉”,或者是什么“意念”都没有,只是将手摆在那里,这时就是松了。&quot;
以上是韩先生的话.
你的站桩感觉是对的,你不用管他,那只是附产品,至多检验一下你的桩功,千万不要问别人
站桩的感觉,别人告诉你了,你会去追求,你追求到了功夫,感觉自然回来,你追求到感觉,
就会影响功夫.
意拳是充满禅理的,意拳可悟禅理.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知道了!谢谢!
作者: cailang2000    时间: 2015-2-22 10:15
你不用谢我,应该我谢你,王永祥老师爽快,心地善良,人很好,但家境不富裕,你
应该多关心他,给他买些好吃的,就说是给我的稿费,我转给他了,不方便就给他
点儿钱.谢谢你了!!!(记着,我可不是免费给你讲的,你要给他老人家买吃的补
补身体.)
你可以打听我师兄翁哥,他特喜欢教人.以后你有不会的,也可问我.
你问的我讲了,你没问的我也讲了,回去好好练习,别没事儿在网上蛋贫,浪费时间.
你小子倒挺能侃!

我占峰哥告诉的我关于关于站桩的状态象树,我不过是转述,你应该谢谢他.
你说的基本对.如果坐胯不影响松,就可以.
要明白,养生是养生,武功是武功.光健身养生,只要放松站着抬着手就可以,效果比严格的养生桩差不了
多少.试力嘛,站累了就可以试力活动一下.
试力,以一次试力练习为例,开始时一定要动作大些,快些,不要小家子气,在几分钟之内,逐渐变慢,动作变小,
小到别人看你短时间内以为你是静止的,如果你够慢,自己会觉得好像在走,又好像在停,你也分不清何时
在走,何时在停.
走步也是一样,开始时,总是快的,慢慢才可以慢下来,王选杰练习走步,一个小时才走五六步.
可以这样慢也表示他功力不凡,别人只怕想这麽慢也做不到.
我初学时也象你一样,急功尽力,站养生桩手位抬的挺高,结果三角肌僵硬,肩部不放松,
其实,人家照片上的人有实力,可以把手抬那麽高,肩部还保持放松,你没有就放低一些,也一样能出功夫.
收胯也一样,也要逐步的来.
记住,平时哪里不放松,发力时力就在哪里断.
其实,站桩,试力,走步没有根本区别,练起来也没有一定的
先后顺序,换句话说,站桩松得下来,试力不一定松的下来,
试力松得下来,走步不一定松的下来,但是,如果走步能松下来,
试力和站桩就能够松得下来,他们是互相参照的,
你体会到紧了,也有助于放松,知道什麽是紧,才更会松.
桩是静止的试力,试力和走步是活动的桩,
你有些拘泥于形式,没必要讲究先练哪个,也没人说哪个练不好就不许练下一个,而且,
对于初学,长时间站桩是不可取的.
意拳是这样的,没发力时松,发力时紧,松和紧都是整,松整是基础.
间架:是双手在那个什麽远不逾尺,近不贴身,高不过眉,低不过脐的范围内,双手可移动.
双手在这一范围内发力很得力,所以应时刻保持自己的间架,而破坏他人的间架.
而定步发力是最后的发力,你在发力前可通过步法移动产生加速度,发力效果就是
把加速度也加了进去,破坏力更大.
发力要求你在试力的过程中的哪一点都可以发力,而大部分试力操作时,间架都不丢,所以,
发力都很得力.实作时,接触就可以发力.
意拳练的比你好的,反应一般比你快,站桩是提高反应能力,提高抗打能力,求得整体力的方法.
别人发力比你快,自然比你占先机.你晓得弗?
别人发力比你快,能破坏你的发力.
站桩是松,发力是紧,松紧转换频率要快,发力才脆,才有威力.
提高松紧转换频率,试力是关键,试力练的好,发力就好,为发力而练习发力,越发越僵.
意拳中,求快的关键是慢慢的试力和走步.以慢求快.
为何别人的养生桩有抱球意念而王老的没有呢?
究竟你有没有抱球呢?当然没有!
间架和意感是抱球的实质,你抱着一个球,就有了间架,你练的年头长了,站桩一分钟之内,
双臂就会发沉,好似抱着木球,铁球......
初学,意念不可过重,记得我试力时,松不下来,师兄也闷,我就和他聊,说了几分钟,他说,&quot;你
松下来了.&quot;
初学时,执著于意念会影响放松,意念,想一下就可以了,比如,&quot;我在休息,很放松&quot;,想一下,
松了,不再想了,1分钟后不松了,想一下,再丢了......不松了,想一下,再丢了......
不松了,想一下,再丢了......不松了,想一下,再丢了......不松了,想一下,再丢了......
等你松的有程度了,桩的意念就要求重了.这与松胯是一个道理,意念也是逐渐的过程.
加一点意念,练的年头长了就会有意感,等到不加意念也有意感,功夫就上身了.
意念是训练的途径,不是目的.所以,追求意念,老想着意念,是舍本逐末.
芗老说:&quot;一绝对就是错,我告诉你这麽练,你不练是错,你完全照着练,也是错&quot;(大意,非原话)
中国讲究中庸,意拳就充满了中庸,凡事有个度,过尤不及,这个你要好好把握.
&quot;有时,当我们在练习一个动作,如有意的想去做好,动作就会很僵硬、做作,十分不协调,
而当我们无意时,动作反而很流畅。也就是说越是想松时反而松不下来,意念注意到那里,
那里一定会紧张。比如走路时,没有人会想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呢?如果有了这个意念
就会象是邯郸学步里的那位老兄了,最后反而不会走路了;再比如两手前伸,可以是“推”
,也可以是“拉”,或者是什么“意念”都没有,只是将手摆在那里,这时就是松了。&quot;
以上是韩先生的话.
你的站桩感觉是对的,你不用管他,那只是附产品,至多检验一下你的桩功,千万不要问别人
站桩的感觉,别人告诉你了,你会去追求,你追求到了功夫,感觉自然回来,你追求到感觉,
就会影响功夫.
意拳是充满禅理的,意拳可悟禅理.
作者: kyokyo    时间: 2015-2-22 10:20
谢谢你,提问的小兄弟,我也去北京见过王老,我代替我老师王永祥给你讲讲吧.(看过我的帖子后请911119写
个帖子告诉我一声,以确保你一定能看到.)
你说<<您的《意拳普读》一书中在养生桩一节中谈到养生桩的方法是按照撑抱桩的姿势站好,意念假借站在
大草原中,阳光普照,浑身舒适。>>
你就像是草原上的一棵树,你的骨骼是树干和树枝,肌肉是树叶,所以骨骼支撑身体,而身体上的每一块
肌肉都是放松的,都是由于地球的引力而下垂的,象树一样,你站桩时身体的状态就是一棵树.
达到了树的状态,你的养生桩就算对了.
你看树,枝条和树干硬,树叶软,这不正是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松中有紧,紧中有松吗?
&quot;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松中有紧,紧中有松&quot;就是指你的桩要有自然的而非人工的弹性.
站着不动是要使身体在静止状态下各个部位发生联系,达到一个初步的均整,为将来技
击做准备.如果身体松的不到位,势必影响以后的均整.你晓得弗?
至于坐胯,从你的描述来看,你定为初学无疑,的确,坐胯对于初学者无疑太难受了,只要你站在那里
全身松了,你就均整了,而在以后试力等项目上坐胯是达到上下一致的关键,是移动时整体的关键.
所以,为了不破坏放松,坐胯要慢慢的逐步来做到.即,等你松的水平高了,坐胯时周身也松,这时必须坐胯.一上
来就坐胯是会破坏整体松整的.
王芗斋先生说:“气不宜提,亦不宜沉。”是指不人工的提气与沉气,非是说不要气沉丹田.
实际上,气沉丹田是这样的.
人放松时的呼吸匀细,此时气自然沉于丹田.呼吸可调节人体,使人放松,人的放松也可影响呼吸.
人放松时松懈,而紧张时呆板,所以,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使矛盾对立统一起来.达到意拳的和
谐.这与&quot;争力&quot;有异曲同工之妙.
气沉丹田,即放松,就是达到意拳的这种和谐的途径,不是目的.所以,追求气沉丹田,老想着
气沉丹田,是舍本逐末.
简单的东西好,王老就用三个试力一个桩来求得六面力,其实,运动无非上下,左右,前后.
其余的运动都是这三种的组合,上下试力,左右试力,前后试力,简单好掌握,学会后经过
变通,用起来得心应手,何乐而不为?




欢迎光临 秘籍网 (http://gumi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