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常用腧穴临床发挥》PDF电子书下载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5172次阅读 0次回复
复瞿
2018-9-11 13:36:27

《常用腧穴临床发挥》按经序章,以穴列节。概论常用腧穴的命名、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并附验案。
该书为李世珍以其父李心田的《针药汇通》为基础,“志将家传四代百余年的针灸实践经验撰著成书,传授于世”。本书作者以父亲的教诲为准绳:“精于针灸,熟读脏腑经络,渊博经典经旨,明晰腧穴功能,重视辩证取穴,用穴精少功专,诚如是则临床不致刻舟求剑,按图索骥和广络原理”。 所以书中处处体现了一个针灸理论和临床大家重视辩证论治的风采。所谓“用穴精少功专”的病例让人醍醐灌顶。
以下为节选:
1、少商
少商肺经井木穴,拇指桡侧爪甲旁,
疏卫解表宣肺气,清肺益喉散热结,
宣闭开窍醒神志,泻刺一分点出血,
通关梅苏六神丸,桔蒡板蓝豆根叶。
“乙年阴金,少商起初运,是肺经的井穴,属乙木,肺为阴金,故所出之井,以初运为名”
“凡外感或内伤引起的咽喉疾患,都可取施本穴......但属肾阴不足型者,一般不主张取刺本穴施治。”
“慢性喉炎,如因久服寒凉之品,致使中阳受伤,真阳不足,虚火不降,久久不愈,并出现一系列阳气衰微证侯者,不可取刺本穴,更不应施用点刺出血之法。可泻灸中脘温胃散寒、畅中,补关元壮命门补真阳;或灸神阙、关元、中脘,使真火旺盛,阴翳消散,虚火下降,则诸证消失,慢性喉炎则随之而愈。”
“......《难经.七十三难》指出的“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之,刺之奈何?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也,当刺井者,以荥泻之。”依照上述泻井当泻荥的变通之法,在临床上可酌情选取肺经的荥火穴鱼际代少商以清肺热,宣肺气。”
2、中府
肺募中府膺胸前,通畅胸络温肺痊,
清肺宣肺益肺气,补泻均刺五分砭。
3、尺泽
肺子合水名尺泽,位于肘窝偏桡侧,
清泻肺热宣肺气,泻刺八分肺实克,
效如黄芩枇杷杏,还有苏蒌与桑白。
4、列缺
肺络列缺手交叉,食指尽处桡内查,
通于任脉行肺系,宣肺利气效堪夸,
疏卫解表咳喘哮,多泻少灸五分佳。
“......本穴虽是治疗头痛的常用穴,有效穴,但并不是对所有头痛都可治疗。例如对肝阳上亢、血虚、气血双亏、肾精亏虚之头痛,收效不佳。因为列缺偏于治疗外感头痛,对于风寒、风热和痰浊头痛收效较好。”
5、太渊
太渊掌侧桡横纹,肺之病证可寻求,
俞土原母脉会穴,清肺宣肺肺虚瘳,
肺之虚实补或泻,针刺四分不宜灸,
麦味参胶桑蒌皮,百合芩橘前草有。
“......本穴位于肌肉浅薄之处,穴下有桡动脉,操作较为不便。使用补肺益气之法,可取补合谷穴代之;使用清肺热,泻肺实之法,有时取泻尺泽穴代之。”
6、合谷
合谷原穴手阳明,食指节后一寸衡,
祛风发汗能解表,补气要穴气虚盈,
清宣阳明开窍闭,刺入七分补泻灵,
效如参芪荆防草,银翘膏芩竹葛红。
“……本穴有补气(宗气)的作用,凡因气虚所导致的病变都可配补本穴。”
“……取本穴,主治外感头痛和气虚有关的头痛。”
“……针补合谷,足三里,百会——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类似补中益气汤之效。凡属于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者,均可取此三穴或配加腧穴。”
“针补合谷,配泻三阴交,类似补阳还五汤之效。”
“针补合谷,配补关元,类似参附汤之效。”
“针补合谷,配泻阳陵泉,类似防己黄芪汤之效。”
“针补合谷、三阴交,类似八珍汤之效。”
“针泻合谷,配泻阴陵泉、内庭,类似越婢汤之效。”
“针泻合谷与内庭,类似白虎汤之效。”
“针补合谷、三阴交、神门,类似人参养荣汤之效。”
……
“……本穴针感的迟敏,针下的松紧,有助于判断机体的盛衰,疾病的轻重和转归以及虚实寒热。”
“……本穴有发汗作用,以上咽喉干燥、淋家、亡血和疮家诸证,亦不可取泻本穴发汗。”
“……气血双亏型病证,针补合谷、三阴交,常因峻补而气血涩滞,宜配泻间使或内关,佐以行气。虚劳病证,或胃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治愈,欲善其后,使用益气健脾之法,针补合谷、足三里,有因捻转时间过久,而致气滞中焦,发生腹胀纳呆,历经数天才能自行缓解。若同时配泻间使或内关,疏利气机,或足三里改用先少泻后多补之法,则可避免。”
“……合谷透三间之透刺法,属于逆经透刺,治疗牙痛、喉痛、鼻疾患等,可提高清泻阳明之火等功效。”
“……晕针严重的患者,多体质虚弱,取补合谷穴急救,较艾灸百会穴效速;针补合谷、关元或气海,较灸足三里、关元或气海效速。”
“……不仅用药,针灸也同样需要警惕汗出亡阳,阴阳离决。本穴是汗穴,具有发汗作用,临床也应特别注意。”
7、曲池
曲池屈肘横纹头,周身风邪俱能瘳,
清宣经气解肌表,泻刺寸余肤病休,
功如荆防羌独芷,效似芩菊葛蝉牛。
“合治内腑,……本穴是大肠合穴,应治大肠腑病,然而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对于大肠腑病,取其下合穴巨虚上廉奏效较速。因此,《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大肠合于巨虚上廉”。
“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灵枢.寿夭刚柔》)”
“……本穴有驱邪透表和驱逐周身风邪的特殊作用,主治皮肤病,外感表热证。……”
“……多处关节风寒湿俱盛者,泻灸曲池、阴陵泉祛风散寒除湿,不配患野腧穴收效甚好。”
“荨麻疹:……属于虾蟹、药物、肠寄生虫或其它原因引发本病者,取泻曲池、血海,或二穴加通电二十分钟。因血虚受风所致者,多见白色荨麻疹,取泻本穴,配补三阴交,养血祛风。……”
“日光性皮炎:……针泻曲池、神门、三阴交,均配透天凉,可收祛风清热,凉血解毒之效。”
“曲池与三阴交配伍——二穴配伍是治疗皮肤病的常用有效穴方。因曲池是祛风退热要穴,三阴交是血证要穴,并有行湿的作用。皮肤病多与风、湿、热、血有关,因此,此二穴常配伍治疗。二穴俱泻,祛风行血,除湿止痒;泻曲池,补三阴交,祛风养血。”
“本穴针感——屈肘针直刺,针感多在局部,略向肘关节曲面斜刺,针感多达于指端;略向上斜刺,针感多达于肱、肩部;略向下斜刺,针感多达前臂或食指部。”
“针治血压不稳定的脑血栓形成病人,或针曲池、足三里用于降血压时要特别注意,应每次针前测量血压,防止针刺巧合发生脑溢血。”
8、肩髃
肩髃肩上髃骨端,肩臂疾患本穴担,
舒筋活络驱邪滞,壮筋补虚功能添,
虚补实泻二寸刺,或配艾灸火罐搬。
“肩关节病多实证和虚中挟实证,故取本穴多用泻法和先泻后补法。非真正虚证,不可施用补法,补之易使要道阻塞,影响驱邪和经络气血的通畅。”
“肩关节痛,肩臂痛——无具体疼痛部位或痛点者,多属虚亏,不可以痛止痛。患野取穴应用补法或先泻后补之法,或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辩证取穴整体治疗。少数病例,局部剧痛(按之痛减或伴有体虚或以实治无效者),实属虚亏性痛,不可单纯的以剧痛属实,患野取穴施用泻法,以免造成虚虚之弊。”
“肩关节疾患,平举上肢,针宜直刺,针体直达关节腔内,使针感走达关节腔内(此时移动上肢易于弯针,甚至折针,应告诫患者注意)。”
“本穴主治穴位所在处的局部病证。局部病证,既有虚实寒热之殊,又与整体机能状态密切关联。那种不辨虚实寒热,不分病理类型,不考虑内在因素,一律患野取穴,一概使用强刺激或中等刺激,机械地配艾灸或拔罐或通电等对症治疗之法,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的。临床应特别注意。”
9、迎香
鼻旁五分是迎香,穴处诸疾收效良,
泻刺五分少补灸,驱邪散热免鼻伤,
健筋舒筋调鼻络,宣通鼻窍气息畅。
“……治鼻病,取本穴多用泻法,很少施用补法。”
“针治鼻病,针尖宜沿鼻唇沟斜刺;针治胆道蛔虫症,针尖可向四白穴透刺。”
10、承泣
目下七分是承泣,用于穴下睑目疾,
舒健眼睑筋脉络,疏散风热外邪驱,
多泻少补禁艾灸,勿伤眼络刺入七。
本穴对于属实、属热之眼病,收效迅速;对于属虚、属寒之眼病,收效缓慢。”
“后天性近视,取刺本穴,使胀感达于整个眼球,具有调节眼部经气的作用,效果满意。多数病例拔针后即感眼球清凉、视物清楚。少数病例,视力较针前明显提高,亦有针治几次即获痊愈者。待视力基本恢复正常时,应针补肝俞、肾俞,或针补复溜、曲泉,补益肝肾巩固疗效。针刺本穴无针感或效果较差者,多数属体质较差或伴有虚亏性疾病,应根据体质和兼证,配取有关腧穴施治或整体治疗。
“取刺本穴,治疗眼外疾患,从眶下缘之中点与眼球之间,紧贴眼眶下壁缓慢刺入三至五分深;治疗眼睑疾患,从下眼睑沿皮向外侧或向内侧横刺五至六分;治疗眼底疾患,首先将眼球略向上推移,然后固定眼球,从眶下缘与眼球之中点刺入。由于眶缘稍高眼底稍低,针尖宜先稍向下缓慢刺入,越过眼球赤道后,可稍往上缓慢刺入,再紧贴眼球壁进入,深达一寸五分。出针后即刻用小棉球按压穴孔,以免出血。只要选穴定位准确,操作细心,缓慢进出针,是不会损伤眼球的。”
11、颊车
颊车曲颊耳垂前,舒筋活络郁热宣,
壮筋补虚驱邪滞,曲颊齿颌病疾痊,
虚补实泻寸半刺,斜刺寸半二寸间。
“齿痛——取泻本穴或配透天凉,针沿下颌向大迎方向刺入,使针感走向下齿部。
“三叉神经痛——取泻本穴向地仓或大迎穴方向斜刺二寸,或配透天凉,使针感走向下齿槽处,主治三叉神经痛的下颌神经痛。”
“面神经麻痹——筋脉弛缓者施用补法,筋脉拘紧或伴有轻度痉挛者,施用泻法。由拘急转为弛缓者,可用先泻后补之法,由弛缓趋于正常者,仍用补法。患病初期,虽然面部筋脉弛缓,患野取穴仍用泻法或先泻后补之法,先祛其邪后扶其正;患病日久,面部筋脉拘急,或患者自觉面部发紧者,患野取穴,仍须用泻法,以祛邪舒筋活络为主,然后扶正,否则邪闭而难愈。”
“本穴针刺方向与针感——针直刺,针感在局部扩散,适用于治疗咬肌痉挛;向地仓或大迎方向横刺一寸五分,针感走向颊部及下齿部,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下齿痛、三叉神经下颌支痛;向上斜刺,针感走达局部或上齿部及下颌关节部,用于治疗上齿痛、咬肌痉挛、牙关紧闭、下颌关节疾患等。”
“颊车透地仓的透刺法——此法用于强刺激,刺激力强,刺激面广,适用于面颊部之实证,而不宜用捻转补泻法中的补法和泻法所发挥的作用。”
12、下关
下关耳前颧弓下,舒筋活络病邪拔,
消散郁热祛邪滞,壮筋补虚效如拿,
虚补实泻寸余刺,善疗颌颊及齿牙。
“三叉神经痛——取泻本穴,主治三叉神经的上颌支和下颌支痛。前者,痛点多在眶下窝点、颧骨点,间或在上唇、上唇槽及腭。取泻本穴,针直刺寸余深(或配透天凉,使针感走向耳前、颧骨区),配泻局部腧穴的颧髎、迎香或四白穴等,痛经活络,驱邪止痛。后者,痛点在颐部、下颌部、颊粘膜、下齿槽突、舌、外耳部,病邪多侵犯下齿槽神经,取泻本穴,针略向前下方斜刺,使针感走向曲颊部或下齿槽部,配泻局部的颊车、翳风或阿是穴,痛经活络,驱邪止痛。”
“面神经麻痹——另外,患病初期,虽然面部筋脉弛缓,患野取穴仍用泻法或先泻后补之法,先祛其邪后扶其正;患病日久,面部筋脉拘急,或患者自觉面部发紧者,患野取穴,仍须用泻法,以祛邪舒筋活络为主,然后扶正,否则邪闭而难愈。”
“本穴针刺方向与针感——针直刺或略向鼻尖及上唇斜刺一寸五分,针感走向耳前、上齿槽及颞部,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及面肌痉挛、上齿痛等;略向前或后方斜刺,针感走向整个颞颌部及耳前部,用于治疗下颌关节炎、下颌关节脱位等;略向颊车方向斜刺一寸五分至二寸,针感走向颊部及下齿槽部,用于治疗咬肌痉挛、下齿痛等。”
13、梁门
梁门中脘旁二寸,和胃散结积滞运,
温胃散邪降逆气,刺入半寸泻灸顺。
“取本穴多用泻法或先泻后补之法,很少施用补法。”
“呃逆—-对于脾肾阳虚,元气衰败的虚呃,急于温补脾肾,扶持元气,一般不宜取刺本穴。”
“腹肌痉挛——《灵枢经筋》篇说: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俛不收。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驰纵不收。是由于阴阳经脉失调所致。本穴所在处腹直肌经筋,因感受寒邪,呈阵发性拘急疼痛,俯而不伸,反折筋急,不能伸腰,不可当作腹部内脏病疼痛治之。可浅刺泻梁门、天枢、太乙或阿是穴,均用艾条针上灸,以温经散寒,舒筋活络。”
“本穴针感——略向肋部方向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循腹里逐渐走至不容穴处;略向天枢穴方向斜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循腹里逐渐走至天枢穴处;针直刺,其沉重发胀感在局部;略向内或向外侧斜刺,其针感走向同侧几寸远的范围。胃气上逆的病证,以使针感由上向下扩散为佳。”
“针刺注意事项——
(一)取本穴针刺前应触诊肝脏或脾脏是否肿大,肿大的边缘如在本穴处或本穴下,慎不可刺,以免刺伤肝脏,导致严重后果。
(二)素体虚弱或正气不足,复患胃腑疾病,或胃腑病证日久,服用破伤正气的药物较多,致使正虚邪实的患者,取刺上腹部梁门、上脘、承满、中脘等穴,刺入二寸深左右。若进针后影响呼吸,出现气闭或呼吸浅短、面色苍白、语言难出,甚至肢体发软等症状时,应将针提出几分或提至一寸深。若提针后仍不缓解者,可将针拔出,或急补合谷、足三里,益气固脱。”
“本穴多用泻法之由——六腑以通为用,胃喜通降消导。患野取穴的病候多实证;胃腑多实证;它病及胃,胃病亦多实。邪祛正自安,因此,本穴多用泻法。胃之虚证多与脾虚有关,取补本穴直达病所易使胃腑滞满,影响气机的通畅。”
“腹痛、腹胀,取泻本穴捻泻或泻灸至腹部舒适、肠鸣、打嗝、矢气或穴下肌肉由涩滞转为松疏时,其效较佳。”
“个别病例留针时,针体自动向内深入“吸针”,多属虚寒证;针体自动向穴外移动“顶针”,多属实热证。”
“拔针后腹痛原因和处理——腹部腧穴,如梁门、上脘、中脘、下脘、天枢等穴,每次针刺两、三个穴,使用24号毫针,刺入一寸五分至二寸深,起针后五至十五分钟,个别病人腹部突然出现胀痛、结痛、窜痛、绞痛,甚至痛剧气闭无知者。是因用泻法留针时间短,拔针后患者突然起坐,影响腹内经气、气血的运行,或胃肠气机的通行,以致经气被滞,气血结聚之故。穴下内部是肠腑的腧穴,亦有因此出现肠绞痛的。此时针泻足三里、内关或间使,行气畅中,解除症状。否则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或使原来病情加重。”
14、天枢
天枢脐旁二寸平,大肠募穴医肠明,
通肠祛浊散壅滞,温通肠腑逐寒凝,
涩固肠道宜补灸,二寸针刺泻法灵,
芩连枳朴泻大海,芡诃豆蔻赤伏龙。
“大肠腑病多在此募穴出现压痛或异常反应,检查本穴有助于鉴别大肠腑病的虚实寒热等。”
“天枢与大肠俞、上巨虚功能比较——肠腑虚寒或寒邪凝滞肠腑的病证,泻灸天枢穴,温肠散寒导滞,直达病所,较泻灸上巨虚、大肠俞效速效良。”
“针泻天枢——配泻足三里、阴陵泉,类似枳实导滞丸之效;配泻三阴交均配透天凉,类似白头翁汤之效;配泻合谷、上巨虚,清热通便,止泻、止痢;配泻中脘、公孙,开结导滞,宽肠和胃;配泻气海、间使,理气散滞通便。”
“补灸天枢,配灸神阙,补足三里,类似真人养脏汤之效;针泻天枢、中脘、足三里,类似大承气汤之效。”
“如针治寒湿、气滞性腰痛,针直刺(前者配烧山火),使针感直达腰部,其效方良。”
“针感迟缓多虚寒,灵敏多实热;针下肌肉涩滞多属实,疏松多属虚;艾灸温热感迟缓多寒,灵敏多属热。”
“《标幽赋》载:虚损天枢可取。天枢是治疗肠病的要穴,因肠病引起的虚损,均可配取本穴,调理肠腑功能。肠腑功能正常,虚损证侯相应治愈。”
“腹痛、腹胀等肠腑实证,取泻本穴(或下脘)捻泻或泻灸至腹部舒适、肠鸣、打嗝、矢气或穴下肌肉由涩滞转为松疏时,其效较佳。”
“五脏六腑俞募穴的临床应用——五脏病取背部腧穴施治,对改善该脏功能,消除该脏功能失常所产生的症候群,在整体疗法中收效较好,多用于慢性病,如阴性病证的脏病、虚证、寒证。六腑病取腹部的募穴施治,对改善该腑功能和通畅该腑壅滞、浊气,收效较良,多用于急性病,如阳性病的腑证、实证、热证。”
“本穴多用泻法之由——六腑为传化之府,泻而不藏,以通降为顺,滞塞上逆为病。肠宜通降祛浊。肠病多实证或虚中挾实证;它病及肠,肠病亦多实;肠腑虚中挾实证,泻之祛邪正自安,施补易致涩滞,影响气机的通畅;患野取穴的病证亦多实,因此,取本穴多用泻法。肠腑虚证,多与脾阳不振或脾胃阳虚,运化失职有关,在温补脾阳,健脾益气的同时方可配补或补灸本穴,涩固肠道,温健肠腑。”
15、归来
归来中极二寸平,温经散邪逐寒凝,
理气活血散瘀滞,刺入寸余泻灸灵。
“本穴多用泻法和先泻后补之法,非真正虚证不可施补,否则易于涩滞。”
16、足三里
三里位于胫外边,膝下三寸两筋间,
阳明合土健脾胃,运化导滞腹病宣,
虚补实泻寸余刺,长灸健身益后天,
效如枳朴香黄枣,四君砂蔻焦三仙。
“痰湿生于脾者,取本穴健脾祛湿以止痰;痰湿聚于胃者,取泻本穴和胃行湿而降痰。”
“胃中虚寒和寒邪滞胃的病证,泻灸本穴,不如泻灸中脘、上脘直达病所之效良。”
“本穴针灸感应:
(一)本穴针感的迟敏,针下肌肉的松紧,艾灸热感的迟速,有助于判断机体的盛衰、疾病的轻重和转归以及虚实寒热。针感迟缓多虚、寒,灵敏多实、热;针感迟缓甚至全无,多属机体大虚或病情重笃,或属急剧疼痛的证侯。针感多随体质、病情的好转而逐渐灵敏。
针下肌肉疏松多虚证,涩滞沉紧多实证;针刺或捻针肌肉如插豆腐者,俗称“不抱针”,病属大虚或重笃,随病情的好转而针下肌肉逐渐转入正常。针下肌肉的松紧,多随体质、病情的好转而复常。
年老体弱和体力劳动患者,针感多迟缓;年轻体壮和脑力劳动患者,针感多灵敏。
阳气亢盛之人,针感较灵敏,收效较快;阴盛阳衰之人,针感较迟缓,收效较慢;针刺如插豆腐,或针感迟缓甚至全无,病多虚衰或重笃,收效多缓慢或不良,使用补益之法,捻针时间较长才能收效。
阴盛阳衰,阴寒偏盛之人,艾灸热感多迟缓;阳气亢盛之人,艾灸热感多迅速。
留针时,针体自动向穴位深入移动(吸针),多属寒证;针体自动向穴位的外部移动(顶针),多属实热证。
《针灸大成》中的候气法:“用针之法,候气为先以得气为度,如此而终不至者,不可治也。若下针气至,当查其邪正,分其虚实。经言邪气来者紧而疾,谷气来者徐而和,但濡虚者即是虚,但牢实者即是实,此其诀也”,是有其临床价值的。
(二)针直刺,其针感沿足阳明经循胫骨下行走至足腕、足跗和第二、三足趾部。略向上斜刺,在不断地捻针运针的同时,其针感沿足阳明经逐渐循股走至髀关、归来、天枢穴处,少数病例走至胃腑、剑突处。配烧山火手法,其温热感走向同上,少数病例胃腑发热,或口内发热,或咽干发热;个别病例口燥咽干、胃腑发热可持续数天。对于胃腑寒冷、脾胃虚寒的病证,收效良佳。
自髀关至内庭穴之下肢足阳明经线疼痛或麻木的病证,能使针感上下通达者,收效良佳。《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指出:“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和《灵枢集注》所说的:“行针者,贵在得神取气。”都说明了得气的重要性。”
对热感迟钝的患者,将皮肤灸至紫红甚至起泡而仍无热感者,是屡见不鲜的,临床应特别注意。化脓灸使局部组织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其脓色淡白。感染细菌而化脓,其脓色转为黄绿色,可作鉴别诊断。”
《类经图翼》中说:“小儿忌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疾。”李东垣说:“有人年少气弱,常于三里、气海灸之,节次约五七十壮,至年老热厥头痛,虽大寒犹喜风寒,痛愈恶暖处及烟火,皆灸之过也。”长期艾灸本穴,虽能健壮脾胃,培补元气,但三十岁以下之人,除必需艾灸治病外,一般不主张长期施灸。
凡脾胃之病,无问阴阳、寒热、虚实,皆可用足三里调治。”
“中气不足或元气大伤患者,误泻为补,或取易于伤气的腧穴捻泻过多,伤于真气而出现气不接续,喘息不止等,宜急补足三里、合谷,长时间的捻补,可使损伤之气复原,有的经多次针治才能挽回伤气之损。”
“虚劳证侯,使用健脾益气之法,或待胃痛、腹胀、腹泻、痢疾等病治愈,使用补中益气之法,以调善后。针补足三里、合谷过久、滞塞中焦而滞的中满,数天才能自行消失。若同时配泻内关或间使疏利气机,或足三里使用先少泻后多补之法,则不易滞塞中焦。上法还适用于恐峻补滞塞中焦和伴有气机不畅,或伴有中焦虚中夹实症状者。”
“晕针严重的患者,多体质虚弱,取补足三里,较灸百会穴救治晕针效速。因机体气虚或气血亏虚而晕针者,急补足三里、合谷,既可救治晕针,又能补中益气。”
17、上巨虚
上巨虚穴胃肠合,三里之下三寸遏,
固肠通肠消积滞,养胃畅中胃气和,
多泻少补寸余刺,效如枳朴芩黄硕,
诃脂术薯香豆蔻,乌梅泻叶曲海草。
“阑尾炎——本病属单纯性或初起未化脓者,疗效良佳,已化脓而病势未恶化者,针治亦有一定疗效;唯脓液破溃后弥漫于腹腔者,应急转外科治疗。”
“异常针感的处理——刺中经络,其感应走达速度颇慢,为患者所能描述。刺中感觉神经则是一种电击样感觉。针刺本穴,如出现触电样或灼热样的感觉突然从本穴循足阳明经下行走至足跗或足趾,或小腿足阳明经线发生抽筋时,宜将针拔出几分,向另一方向刺入。如继续捻针,就会出现麻木、灼痛或运动障碍等。多数病例,在拔针后电击感逐渐消失,个别病例遗留数日后逐渐自行消失。亦有经用热熨、烤电、熏洗或内服中药治疗,方可消失的。针灸处理,针刺足三里少泻多留针,使舒适的针感循足阳明经走向足跗或足趾,即可很快缓解。若针刺足三里,因取穴不当出现以上情况,亦可取本穴以解之。”
18、丰隆
痰证要穴是丰隆,胃络踝上八寸平;
祛痰和胃能降气,针刺寸余泻效灵;
三子竹茹及星夏,贝蒌芩枳花橘红。
肺虚气无所主和肾虚气不摄纳的虚喘,均不宜取施本穴,泻之无痰可降,补之力不能及。”
“丰隆、足三里、天突功能比较——三穴都有祛痰作用,但各有其特点。丰隆穴降痰,祛全身之痰;足三里祛痰,祛胃腑之痰;天突穴开痰利气,祛肺系之痰。”
19、解溪
解溪系带横纹中,经火母穴足阳明,
补益胃气选用少,清降阳明胃火平,
壮筋舒筋祛邪滞,知竹石根芷军灵。
“本穴是足阳明之脉所行为经的经火穴,火能生土,故又是足阳明胃经的母穴。根据虚者补其母之配穴法,本穴应有补益胃虚的作用。但由于胃病多实多热,多失和降,胃之虚多与脾虚有关,爰施补的机会较少。临床多用以清降胃火,宣畅阳明经气,治疗足阳明经脉、经别循行处的病变。”
“腱鞘囊肿——其特点是局部隆起、痠痛,乏力,触之呈饱胀感,可有波动。取刺本穴治疗囊肿位于穴位处。用三棱针从囊肿最高点刺入,刺破肿块,挤压出黄白色胶状粘液,即刻囊肿消失,复发时再针一次。或用26号毫针向囊肿中心刺入两、三针,用泻法,隔日一次。因囊肿易于复发,可多针数次。”
“本穴针刺方向与针感——直刺可向关节腔刺入五分至七分;可向两侧透刺一寸至一寸五分。针直刺,在不断地捻转运针的同时,其针感逐渐沿足阳明经上行,走至胫、股、腹部;少数病例走至胃部;个别病例走至咽、前额及面部。配透天凉,其凉感的循行走向线路同上,走至前额时,前额热痛减轻或消失;走至咽部时,咽干、口渴很快消失;走至面齿时,面红发热、齿痛很快消失;极少数病例凉感走至胃腑。”


《常用腧穴临床发挥》PDF电子书下载
百度网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