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我练习五年太极拳讲讲松与通的区别 骨节齐响是打开骨节通的前奏内容有点长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1247次阅读 7次回复
记的我曾经发贴说起过,两个腕关节又响很酸,腕关节也慢慢的柔了下来,可以把五个手指弯到手腕上,腕部可以弯成60度。由于晚上腕部酸的厉害,酸的没有地方放,就干脆用宽的布裹起来,成60度像粽子一样,睡着了以后,醒来拆开布,手还没有麻木。这就是通与松的区别!


通过五年的体悟,真正想告诉大家的是,在练太极拳的过程中,骨节不停的松响,是打通骨关节的前奏。
练太极拳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打通九节,而从松入手是太极拳的不二法门。
就拿踝关节来说吧,如果这个骨关节能够打开打通,你与地面就好像装上一个活轮,成最大限度不倒翁

从三年的太极拳写到五年的太极拳,有些体悟已经是结果,是好是坏也只有自己切身体会以后,才会真正明白,我有很多的现象和体悟是与众不同的,以后我会在这个帖子里,不断归纳和总结,拿出来与太极拳爱好者一起探讨和分享!

这段时间脚指在松响,特别是拗步掌的时候,五个脚指转腰随着依次响起来,所以,通过体悟,我可以肯定,骨响在太极拳里是一种不可多得好的现象!它是通过松然后响,再一个个打开骨关节!
五年的体悟,是对太极拳不断认识的一个过程,我们还在练太极拳的途中,永远没有终点,走过的路弯弯曲曲,路上的每一个节节,是人生中最精彩最宝贵的财富,一帆风顺就少了过程中的美景和思索,停留点时间,打开一个个节节,精彩的部分都在里面!
我会把所以感受到的,体悟到的,和变化了结果,都会在帖子中拿出来探讨和共勉,因为我们还在途中,需要前辈在前面引路,也需要途中的亮光照起来。

取了学拳架的半年,这么多年,我的太极拳也都是自学自悟的,太极拳贵在先入太极的方法,否则只会离越来越远,偏离的太极拳还不容易改正。所以太极拳的确要针对性的练一些辅助性的松功和静功,这样有助于拳架的理解和悟觉,因为太极拳是松贯穿于始终的,松到底在那些方面。

接上,感觉到一个个关节的松和开,是贯穿于太极拳的目的,真松就能真沉,真松就能步随身换,处处轻灵。真正的松是太极拳的另外一个世界。

今天又来说骨节响,是我怎么多年来通过骨响,产生了不同的体悟,只有体悟和切身体会以后,说这些东西,才会有依据!
拿腕关节来说,我有依据证明是打开了,打开以后,就可以从腕部发劲,劲达指尖和掌背和掌心,而且是变化无端的。更重要的是极其轻灵的感觉,与对方搭手的时候,总会感觉到对方的手很硬。一搭手就可以发变化的劲!这种变化的劲只有通过打开手腕以后才会有,而且手腕不会再受制与人!

我经历了骨节响三年多这样的一个过程!响的最厉害的仍然是踝关节和肩关节,在做静功的时候,踝关节都会响个不停,这种响与伸懒腰,打哈欠时的响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响是噼里啪啦不间断的响,一直到拳架结束!


其它的骨节响,是有一定限度的,也许跟结构有一定关系,也许我还没有练到。总之我经历的九大骨节有八个出现了响动!


太极拳与其他拳最大的区别,就是太极拳是松出来的柔劲绵劲,而全身能松开的也就这九大节节处,所以,一个节一个精彩故事,只有打开了才知道里面的奥妙。

试想就拿腰来说吧,如果打开了以后,练成了一个灵活转动磨盘,只要你的劲力不与对方的劲力成一条直线,其他任何的攻击点,都会按切线方向自转出去。

所以,太极拳的应物自然,其实就是根本没有应,对方的出去也是自己把自己推出去的。


真正的太极拳功夫,与人推手是不会累的,很多人还在怀疑用意不用力的问题。呵呵!如果练的时候不从这里入手,你就无从听劲,做不到顺遂就会顶牛,就会像牛一样累!


用意不用力,在练的时候处处做到意在力先,也就是说,要练一个有思想的拳。通过长时间的意的锻炼,拳就会随着意思走,随着气血走,这样气血在体内日日充盈流动,打造自己个内脏和九个骨节!


像那些说修炼三个月就出来做教练或者充当老师的,那是天方夜谭,是意淫辱化了太极拳!总之太极拳没有捷径,它与它拳的不同,是因为太极拳先改造自己在先,健康长寿的道理也在这里!


太极拳悟性好的,一年能感觉的到松,就已经是小成了!太极拳的一切感觉都是松出来的,松的程度决定柔的程度和劲的程度,松的是包罗万象的小宇宙,柔的是打造内脏和九大骨节,劲是打造自己以后不请自来!

就拿我来说吧!一天的工作,到了晚上,才利用看电视的时间练练太极拳,没有去广场表现自己,放着一边看电视一边练,是身松心松和体松的最好方法!无论单式还是静功,首先的把身心修一修。


练太极拳是不分场地的,我也懒得出去练,这并没有影响我把劲练出来,我现在在走架的时候,做每一个动作都可以柔柔的突然发劲,云手也可以发劲,我没有练过发劲,但是劲一天天的充盈,你不发都不行,有些时候内劲的发放,也是自然循环的需要!

太极拳功夫的上身,并不是你天天推手就能上身的。太极拳功夫的上身,是逐渐的一个过程。不从拳架中或者静功中去找,永远是推不出来的。


看佛山十二姨九十多岁了,看她打的拳架,就是打个思想,用力了吗,标准吗?但是在我看来,她一个弯腰下身的动作,就有了太极拳的所有内容。


她脚下生根就是松,松的下去。不会累是因为没有对抗,你给她的所有阴阳,都被她踩在脚下!她脚下的阴阳,转换你手上的阴阳。也可以这么说,她用自身的重量,就可以对你的阴阳造成威胁!

论顶头悬,无论评论它有重要多不为过!顶头就把身子和骨节对拉拔长了,没有顶头就不可能松腰开腰,没有了腰的灵活,太极拳就成了顶牛。


从静功方面,顶头也是练通大小周天所必须的,没有顶头就没有轻灵,顶头就好像是在调节人体的中!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顶头的有一点过了,发现气会往上走,经常不自然的咬下嘴唇,意也重了一点,导致气往上充,脸部表情怪怪的,后来我还是一样的顶头,把意放在脚下,这种现象就逐渐改善慢慢好了!否则气冲破头就会出偏差了!

想松而追求松,从练拳架中松出功夫来不容易,松去拙力而产生太极劲更是不容易,如果能把某一个骨节松开就更难了。这是人们练太极拳的一生向往。
因为,只有通过练太极拳,在动中有静,和静中有动练的过程中,骨节一天天变柔起来,说明你在打造自己,通过松柔的不断改造,内气不断的下沉,有一天你把内气都踩到了脚下,再上来的内气就是太极劲!


关于练太极拳的耗养问题,在这里想通过我的体悟说一说。太极拳在初练的流汗阶段,那是耗能,是必经之路。这个阶段全身是僵的,意与力交错着,是去僵阶段根本谈不上太极味!


通过松柔沉着的练,僵开始变柔,气慢慢沉下去,可以意在力先,用意念练太极拳。这样气不断自然下沉,越来越感觉到身轻体重,每个动作都是自然的上下相随。


终于有一天,你的感觉与初练的时候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劲的元神在慢慢长进,慢慢的在体内开始运行,从此你自己在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又有了劲的参与,自己感觉得到,好像有什么东西缠着你的手,又好像是在抽丝挂线,而你越有这样的感觉,就会越放慢去体会,给个人的感觉就是太极味,这就是我对太极味的解!


练太极拳拳的太极拳味到发劲,那是一个劲充盈长进的过程,如果这个时候东想西想,去与人比手较劲,甚至顶牛,那你就前功尽弃了,如果你这个时候见异思迁那我为你感觉到可惜,有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有点劲的感觉,就急着想用甚至练炮锤,强迫把自己的太极门给关了,岂不可惜!


我曾经在22岁左右练过一年左右空劲气功,也主要是站桩为主。还有扳手指功,能站一个半小时,所以,到练太极拳虽然已经过去18年了,但是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曾经我在吧里说过,在练太极拳架不到三个月的时候,在做起势的时候,突然在头上的百会有过三次强烈跳动,背上像被电触了一下闪跳,后脑勺涨涨的。


练完功以后,忽然像换了个人似的,全身轻灵、轻松舒服。做什么动作都感觉的轻了,一挥手好像有一股气流,一有意念起手,手就像有一股气流一样,自己自然会起起了,而且动作能完全做到位,从此以后没有了的累感觉。那个时候,我才学了二十几个太极拳动作。



做起势和练太极拳的时候,松沉的手只用意念和腰把它起起来,那是很累很累的。两手重如铁。长期练去,就会看到手臂上的经络,深凹进去有几条深沟,深沟凉凉的。只要保持太极状态,手放下去在几分钟之内,深沟都不会复原!这就是太极拳经络系统参与的运动。
我很少推手,几乎一年就那么一两次,但是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说,推手不用力的道理和练拳不用力的道理,不认同的就当我想像力丰富吧。


太极拳要推手,就必须在拳架中练出太极劲,一分劲就一分功夫,跟拳龄没有关系。劲的高低,与你全身的变化是匹配的,

其实,散推主要是定自己的中,然后守自己的中,再然后是定对方的中,再功对方的中!就这么简单,至于上下相随,轻灵,腰活,粘粘连随,我说过与太极劲相匹配,没有这些你也不可能练出太极劲。




了解了磨盘,你就什么都明白了,推手如果不能做到舍己从人,是一定会顶牛的。只有做到应物自然,舍己从人,推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推手。


其实做到这两点,是很容易的,就像我帖子说的,只是找中和守中,把左右都让给对方,像磨盘一样,他喜欢推就放开的让他推,对方进攻你的中,你只要不于对方的力在一条直线上就行,也不需要去拔拉等等,你要做的,只是薇薇转换一下自己的重心,或者薇薇错开,不要错开太多。


错开了就舍己从人交给对方,发劲要在得机得势的时候才可以发,不要随便乱发劲,为什么懂劲的人很省力,他只做该做的,其他你愿意要都可以舍己从人的交给你,对方要了就上当了。表面上吃点亏,实际上掌握了阴阳的主动权!




太极拳的拧手,就体现了小力胜大力,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功夫。

1..当你把全身的各个骨节打造松柔以后,一节松一点,九节加起来那是什么概念。拧手只有听
准了以后,顺着对方的力拧去,在拧的同时还加速度改变方向,甚至加速攻击对方的实处。


2..当你会听劲以后,对方随便往那个方向拧,都是错误的。你都会顺着对方的劲,起到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妙用!


3..假设对方不动,甚至不敢动,你就给他一个方向力,他会来抵抗你的力,然后你就顺着对方抵抗方向的力加速放飞,甚至还可以加速打他的实脚。


4..说了这么多,其实这就是太极拳的原理,所以,真正的太极拳,会让对方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只有挨打的份!




论:推手的时候,大家怎样才能做到,沾粘连随不丢不顶的功夫!


功夫一天天的上身,是因为我们由内而外的一天天改造。先松柔后松沉,逐渐的在松沉中出倗劲,然后越练越松,气越练越沉,到有一天气沉到了脚下,那么你脚下的阴阳太极,就能通过自身的身体重量,阴阳的转换了,这就是最省力的太极劲。当你练出这样的功夫,你全身是整的,一动无有不动的整劲功夫



练出松柔松沉的太极劲以后,全身的骨节松了,有的甚至打通了,这样各个关节韧带,最大限度的被放大放长了。推手的时候,能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就能做到沾粘连随不丢不顶的功夫,就能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功夫!


论:练拳架如果没有领劲,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练出来的!


我只想说一件事,当你练拳的时候,处处领颈,到了一定阶段,津液汪汪的满口吞,腰被上下分成活腰!
一直只想松着,往下沉着练,很难出功夫。太极拳练的就是一个辩证法!上顶天,下立地,中间是个大圆盘!不对拉,盘不活!


五年太极拳,完全是一个自学自悟的学习过程,太极拳下的功夫,不在太极上,也不在拳上,而是把太极与拳融合在一起,用松的气功来行拳!在静中动,在动中静,静的程度决定松的程度,松的程度决定气行的程度,气行的程度决定柔的程度,柔的程度决定刚的程度,所谓的柔中之刚就是太极劲!


所以在演练太极拳的时候,能快能慢,这就是阴阳的对立面,不要羡慕舞动的都是手的,那不一定是太极拳。太极拳的快不是动作有多快,而是人体练松通以后,靠太极阴阳所传递的劲路,是一个整体的意传导。所以太极拳到了一定境界,打的是个人风格,和符合自己的顺畅,无所谓标准!


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学太极拳之外的歪理,太极拳的拳理,本来就是按照道家的理论,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的的道家理论,发展成为太极拳的。他讲的全是对立面的阴阳辩证法!违背了这一点,就绝对不是太极拳。


小孩子一开始练太极拳,就不一定从松柔入手,因为本来阴阳基本上是平衡的,这个时候必须要打破这种平衡,是一个不断打破平衡,又不断平衡的这样一个过程。


小孩子打破平衡从那里入手都一样,先增强体质的刚度,然后松柔阴阳平衡!


太极拳是以松入柔,练柔成刚的一种特殊拳种。沾连粘随,不丢不顶的功夫,必须从练拳架中才能练出来,再通过推手表现出来。沾连粘随的功夫,其实就是脚下虚实阴阳变化的功夫。要做到不丢不顶,完全是脚下阴阳、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的功夫!不是靠天天单练可以练出来的!


太极拳的松,仅仅是一种练法,而出功夫才是结果,同一种练法,出不同的功夫,相同的师傅,出不同的功夫,这就是太极拳的道!


有人说练了多年,不会推手,大部分犯的是双重之病,犯双重之病的人,不知道阴阳,不会运化。说白了就是没有松功,没有上下的相随和阴阳转换!


推手只会让,让是最难的功夫,但是你没有到那一步的化劲,所以推手的进退就是太极的阴阳,不会转换就变成了一味的让了


松的感觉,是长期贯穿于始终,慢慢得到的。松出的功夫就是太极劲。当你站在那里,你把心松和体松合二为一,形成一个整体不容易。可这就是太极拳。




好像是这样,我原来关节不响,练了几个月,现在响了。特别是做倒撵猴响的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关节缺少润滑,磨损严重,时间长会得滑囊炎。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我也曾经经历这些过程我师兄弟们及我的学生都经历了这些过程但有的人就是不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顾敖方

2016-3-14 09:50:03

真真好贴!说得贴切!功夫是正确的练法练出了的,不是臆想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重醉梦

2016-3-14 09:50:19

你好,我好几次顶头的有一点过了的好处和体会就是真正感觉到呼吸之气不是内气,因为那个时候呼吸之气还是自然的往腹部去腹部起伏‘就是自然的腹式呼吸’,但是那个时候终感觉有气横在胸部,调整一会以后横在胸部的气就下去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看过郭云鹏的视频,觉得学拳需要觉悟,看来更多的是需要缘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白如雪

2016-3-14 09:50:39

说塌腰的师傅也有,但是不多,不能过,就好像含胸拔背一样,也不能过于强求,否则成了驼背!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7

好像是这样,我原来关节不响,练了几个月,现在响了。特别是做倒撵猴响的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关节缺少润滑,磨损严重,时间长会得滑囊炎。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我也曾经经历这些过程我师兄弟们及我的学生都经历了这些过程但有的人就是不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顾敖方

2016-3-14 09:50:03

真真好贴!说得贴切!功夫是正确的练法练出了的,不是臆想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重醉梦

2016-3-14 09:50:19

你好,我好几次顶头的有一点过了的好处和体会就是真正感觉到呼吸之气不是内气,因为那个时候呼吸之气还是自然的往腹部去腹部起伏‘就是自然的腹式呼吸’,但是那个时候终感觉有气横在胸部,调整一会以后横在胸部的气就下去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看过郭云鹏的视频,觉得学拳需要觉悟,看来更多的是需要缘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白如雪

2016-3-14 09:50:39

说塌腰的师傅也有,但是不多,不能过,就好像含胸拔背一样,也不能过于强求,否则成了驼背!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