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体中线的督、任二脉是“两条”经脉相合并的,也有左、右各自不同的升降往返运动机能。
3、足三阳经和足三明、经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之“别络穴处”的阴阳机能交合,是人体表、里、阴、阳经脉交换最奥秘的联系之所。这一现象、在后章解释根、溜、注、入矛盾的运动中详述。
4、头部的两侧,亦有左、右各自不同的升降进退运动机能,只是运动路线复杂、故感觉不太分明,仅感觉其复杂的经脉升降运动机能,由头部至项部而止。
5、胸腔和腹腔内的脏、腑也有类似的阴阳进退机能运动,但因其脏腑的位置分散而难以分辨清楚。如果依据手、足四肢的三阴经和三阳经之明显对立的运动规律,故对头部和脏阴腑阳的经脉运行,即能够推理而得到解释。
在“胎息”的状态历时达四小时之后,由一点思维念头略心,陡然间我恢复了后天呼吸,周身而由凉转温,其手、足之三阴三阳经脉的运动机能也消失。
根据这次“胎息”的体验,使我多年研究“十二经脉”所遇到种种不可理解的矛盾获得了解释。现将研究“十二经脉”的收获贡献于世,以供爱好研究“十二经脉”的同仁们验证落实,使祖国医学发扬光大。”
据此可知,不但任督二脉自成独立的循环,所有的经脉均按阴阳的对应关系而相并自成循环系统而相并地运行着。关于十二经脉每一个完整的运行时间,祝道长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呼吸之二分之一。他作这样的论述如下: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以上说明:我们人体之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生化能量无形难辨,但是,当古圣人在阐述五脏六腑之“十二经脉”的机理起源时,却是从很微小、很暂短、一霎那、一瞬间而不到一个呼吸的往返运动为起点,再沿着这一个微小呼吸,由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的推移来“推之大之”,就可能演化一秒、一分、一刻、一时、一日、一月及一年的五运六气阴阳运行。
所以,大道理从“微小道理”产生的。贫道研究后认为:《灵枢经》对有关“十二经脉”运行过程的论述,都未有达到一个呼吸的时间。据论述最多的章节实只达到“半个呼吸”的运行时间,而论述最少的章节,就只有一个呼吸之“四分之一”的时间。例如:
1、论述“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这证明只说出了人体一个侧面十二经脉的“正运机理”。
2、论述手三阳经的“根、溜、注、入”之运行,也只说出了人一个侧面之手三阳经的“正运机理”。
3、论述足三阳经的“根、溜、注、入”之运行、亦只说出了人体一个侧面之足三阳经的“反运机理”。
以上三例,都不过只说到一个呼吸之“四分之一”的十二经脉运行时间。再例如:论述阴阳十二经脉的别正、六合运动、乃是一侧面之正、负运行的阴、阳交合,故有一往一来的运行时间,又如:论述足三阴与足三阳经的根、结,其运行机理从根运行到结、由结运行到根,亦只有一升一降的往返时间。故以上二例,都只是论述到一个呼吸“二分之一”的十二经脉运行时间。所以说:《灵枢经》中有关人体“十二经脉”的全部论述,确实没达到人之一个呼吸的所有循环过程,由此证明我们中国“古圣人”发现的“经络学说”是非常“玄微深奥的”。可是,这个最微、最小、最简捷的十二经脉道理之中,却又包涵着最浩大的天地之理。”
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八:内证实验舍利子
八、内证实验舍利子
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引用了祝华英道长的大幅论述,而这些论述却基于一个让很多人接受不了的实验:内视反观实验,又称内证实验。
当今的刘力红教授指出:“在传统文化里,存在很细微、很精深的‘内证实验’,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正是因为这个内证实验和理性思考的结合,才产生了传统文化,才构建了中医理论。”
明代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说:“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所谓内景即藏象,隧道即经络,返观者即指进行内证实验(修道)的人。李时珍还在书中指出,某些经脉在常人是闭而不开的,只有修道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体察到它的存在。由此可见,内证实验是认识藏象、经络等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方法。
至于远古时代,则更为推崇这种内证实验,没有这种认识,我们很难想象古人是如何认识与发展经络及其理论的。但是,古人是如何拥有这种功能的呢?我们认为,古人也并不是每人都拥有这种功能,只有那些天生就能够与宇宙很好地交通的人才具备此能,一般称这种人为“经络人”,就连现代也有这样的人物,否则就只能依靠后天的修炼了。
论述到这里就不能不谈论一下佛门的舍利子。因为内证实验属于一种方法,是虚无的,很难另人信服,但是,舍利子却是可见的实物。由于舍利子的形成与经络及其能量有关,所以如果清楚舍利子的形成过程,相信大家必定会对中医这种古老的“实验”信服至极。
我们知道,佛陀释迦牟尼并没有刻意修炼什么气功,但是由于他时刻思考着宇宙万物的事情并亲身追求着宇宙的最基本法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在这样的反复磨练以及与宇宙交通的背景下,他最终是得道了,是能够与宇宙自由进行高层次的交通了,所以佛陀释迦牟尼逝世后,遗体经弟子阿难等人火化后,获得舍利子无数,被后人建佛塔以做永久性纪念。其密度十分坚硬、晶莹闪光、色彩瑰丽、不轻易腐蚀,可以长久性的保存。佛陀的舍利子是典型的代表,是开拓者的遗物,因此后来的许多佛家高僧遗体火化后也都出现过,形成了佛门独有的特色。而在中国的古代,类似于佛陀的圣人大有人在,如老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从此就有了道教。作为道教的道长,祝华英通过内证实验论证经络运行有什么不妥呢?正如科学家李约瑟所预言的那样,“经络之谜终将由中国人民自己揭开”,理由很简单,内证实验在中国。
舍利子经化验得之与胆结石、肾结石的化学成分相同。因而前段时间人们就认为所谓“舍利子”是由于僧人平常生活简朴而形成的胆结石或肾结石。这样的解析有点接近可笑的程度了。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结石经高温后就与骨头一样化为灰烬了,否则,世上有这么多的人患有结石,但却没听说他们死后留下什么舍利子。据物理特性的验证,舍利子是一种骨质结晶物,其形与一般晶体一样粒粒精莹通透且有光泽。由此可知舍利子是磷酸钙、磷酸镁等等的晶体,它与胆结石、肾结石的关系就犹如钻石与石墨、水晶与硅土。另外从人体产生的磁效应也可以进一步证实“舍利子”是晶体而不是一般的结石。因为晶体中物质的排列方向一致,在外呈现出磁场;而一般的结石内物质排列杂乱无章,没有什么磁性。
那么,舍利子到底是怎样形成呢?我们知道,舍利子是磷酸钙、磷酸镁等构成的晶体,这明显是穴位富集Ca2+和Mg2+等离子所造成的。由于能够与宇宙进行高层次的交通,使得其自身能量可比一般人强大很多倍,在这种人体较强磁场的定向影响下,Ca2+和Mg2+等离子逐渐定向排列而形成晶体微粒,晶体微粒累积后就形成舍利子。其化学机理大概是这样的:由于NO产生了cAMP和cGMP,从而使细胞内有Ca2+、Mg2+和H3PO4浓度增加,分子间容易发生碰撞而产生Ca3(PO4)2及Mg3 (PO4)2。再由于cGMP加强了视觉光信号传导,从而抑制了松果体的功能,使代谢逐渐减弱,这尤如PCR技术中的“退火”,再加上人体微磁场的定向影响,逐渐形成晶体微粒,晶体微粒累积后就形成“舍利子”。从另一角度大家观察磷酸镁、磷酸钙这些分子中的原子核外电子分布都是氖型或氩型,即最外层电子只有s亚层与p亚层。当这些物质在体内高速运输时(即细胞生化反应剧烈时),由于轨道的体积越来越小,s亚层与p亚层中的电子就由原来的相斥变为结合,形成超导。这就是是经络呈现出超导性的根本原因。
舍利子的硬度,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修行者的层次越高,舍利子越硬。释迦佛的舍利,坚固无比,以铁锤锤击,也不损分毫。在雪域藏地,按密法修持者,得各种成就的较多,遗体火化得舍利子的也多,因为见得多了,便总结出规律来,共将舍利子分成五种不同的层次,较普通的舍利子藏语称为“让布哲”,用石头砸得碎,得道高僧的舍利称为“东”,意即坚不可摧,实际上也确实很硬,用石头砸不碎。由此可知,越是能够与宇宙交通的人,其吸收与利用宇宙微波能量的能力就越强,所得到的舍利子由于不同程度的能量聚合所以出现不同的硬度。
由于舍利子含有宇宙的这种特殊的能量,所以使得修行次第较高的人,走近高僧的舍利塔,或靠近舍利子,就能有所感应;感觉较敏锐的人,静下心来,对舍利子也可有一定的体察。你若有机会得到舍利子,从世俗的层面上说,它源源不断释放出来的能量,对调节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或明显或不明显的作用。其实不只是舍利子,就连水晶这样的晶体也能源源不断释放出能量来,从而对调节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当然,太多的能量也会因人体的不适应而产生祸害。
按照佛家的说法,佛家修炼重在修心,经过“戒定慧”的修持,即:守戒,使精气旺盛,入定,使意念专一,出慧,出现智慧明光。相当于道家在“炼神”方面得到了成就。然后佛家得慧光的高僧,用这慧光观照身体,即“神融炼后天精形”,就如同用火焰对铁矿进行回炉重炼,于是后天精形得到重新组合,如同碳经过强力压缩,形成了钻石(碳和钻石,都是相同的元素构成,只是分子结构不同而已)。
如果这种光融炼精形的情况非常深入,通常身体精形也会在光的核磁共振中同化为“光”,出现“虹化”现象。不完全的虹化现象,往往伴随留下的一些零落的“舍利子”。可以说,舍利子,是没有完全光化的象征,就如同炼钢炉里面,没有完全液化,还有部分固体留着。
因此,有舍利子,证明此人精神确实修炼到了出现慧光的境界,并且他的精神能内守于身体内,使身体的后天精形发生质变。但没有舍利子的高僧,也很多,他们完全放下了身体这个皮囊,精神与更加精微的层面结合。如果了解道家的成就方法,就会了解,有舍利子,能证明该人有成就,但没有舍利子,却无法判别该人的成就。
舍利子与道家金丹一样吗?回答是肯定的,他们只是从不同的方法修炼而达到同一效果的产物而已。由于用“光”炼形骸,即后天精形,是非常困难的,例如火焰能烧纸张,但如果要烧铁块,那么需要的温度就要非常高。因此,佛家真正能炼化形骸,或者虹化的,都是非常有成就的人。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恐怕很难做到这种程度。
佛家用神直接融炼后天精形,如同用小齿轮带大齿轮,非常的吃力,很多人一辈子螳臂撼车,最后留下几个舍利子走了,非常可惜。道家找到了更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小齿轮制造一个大一点的传动齿轮,再制造一个更大一点的……这样小齿轮很容易就能带动大齿轮,运转起来。这其实是很科学的传动原理,道家在身体领域的研究,确实有一定的亮点。
道家通过神气结合,由于气比后天精形精微,很容易就能出现“核磁共振”,但这还是炼气功的初级境界。只有到精神出现“慧光”以后,炼丹才是可能的。当出现慧光,用慧光寂照炼气,就会凝集先天真气,先天真气又能凝练出先天元精。由于先天元气和先天元精,都是神制造出来的,因此就能结合成一个“身外身”。从而有了自由,如果他想长生住世,就可以让先天元精跟后天精形结合,维持形态的完整;如果他想离开红尘俗世,就阳神出窍,脱体飞升。道家通过神气的修炼,再造了一个“身体”,最后真正抛下了“臭皮囊”。
佛家结舍利子之前释放出的金光是很薄的,象一层保护罩一样,有一种合聚力;舍利珠不在身内,金光连成一片,中间有一些光点,光点旋转而成为舍利珠;到空定处时,舍利珠被融到一个禅定的境界,空下去之后,舍利珠回归,在身内相合而成为舍利子。所以佛家炼舍利子的过程不是靠身内精气的转化,而在身外合化。出舍利子之后,很快与本性相合,本性发现即是明心,就回到生命的本来之处,一切外缘俱都放下。从此以后,不去念经了,也不去讲法了,需要闭关修持,也就达到炼神返虚的位置,在虚空之处温养本性。道家通过三花聚鼎、五气朝元等方法也能达到这种境界。五气朝元的炼法类似于体内的阵法演化;炼神圆满以后,那就是身外空间的阵法演化了。
如果大家对于以上解说感到有点形而上学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引入“等离子体”的概念以方便解说。
等离子体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电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它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是一种很好的导电体,利用经过巧妙设计的磁场可以捕捉、移动和加速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可分为两种:高温和低温等离子体。高温等离子体只有在温度足够高时发生的。太阳和恒星不断地发出这种等离子体,组成了宇宙的99%。低温等离子体是在常温下发生的等离子体(虽然电子的温度很高)。低温等离子体体可以被用于氧化、变性等表面处理或者在有机物和无机物上进行沉淀涂层处理。
其实,人们对等离子体现象并不生疏。在自然界里,炽热烁烁的火焰、光辉夺目的闪电、以及绚烂壮丽的极光等都是等离子体作用的结果。对于整个宇宙来讲,几乎99.9%以上的物质都是以等离子体态存在的,如恒星和行星际空间等都是由等离子体组成的。用人工方法,如核聚变、核裂变、辉光放电及各种放电都可产生等离子体。
1966年前苏联科学家基里安夫妇用“基里安摄影技术”发现了人体经络的存在。起初,他们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特异功能如何治病。在高频场中拍摄的照片表明:特异功能者可以发出一种光,它随着发出者的注意力而变强变弱,接受者会感觉到一种灼热。他们还拍摄了植物的照片:每一个叶片都能发出火焰,当叶片被剪掉2/3时火焰依然存在。
1973年,圣彼德堡的医学博士米哈伊尔. 库思米奇. 盖金看到了基里安拍摄的人体照片,很受启发。人体可以发出无数红黄与蓝色两种成对的光线,而且呈现出很多亮点。他联想到中医理论:人体有一种能,他按着经络运行,并可以在穴位处抽出。盖金经过研究后发现这些亮点与5000年前的中医记载的穴位完全一样,那些光线的运行轨迹也与经络图吻合。从而第一次证实了古老的中医。
阿拉木图基洛夫国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将巨大的显微镜和基里安仪器连结起来,观察到了人体在高频场中的运动形式,他的表现形式是火焰和光。1968年,W. 伊纽辛等博士宣布他们发现了这是一种能量体(等离子体),他有别于分子组成的自然体。俄国科学界还有人通过实验提出:自然体被截去一部分,等离子体还存在(这就可以解释断肢的人为什么还能感觉到肢体的存在)。而阿肯色特异心理学研究基金会主席哈.射罗德尔曼提出:生物死亡后,等离子体会离开自然体,生命以特殊形式存在。一些莫斯科科学家用针刺穴位经络传导仪研究发现:思维传感(心灵感应)对能量体有明显作用,应而能量体可能是思维传感的媒介体。
而在高频场中的植物照片让人联想到1968纽约谎言分析学校长巴克思特的发现。用测谎仪器观测到植物有感觉-记忆和超感官知觉。从基里安照片上看到植物的等离子体很可能是它的感知功能的媒介体。
佛家结舍利子之前释放出的金光其实就是等离子体,它是由佛家自身经穴离子富集后产生放电现象时得到以及在修炼到一定的境界也就是能够将自身的电磁场调节到可以捕捉到等离子体的层次时捕获到的。由于平常人体没有达到这种境界,所以尽管我们自身经穴离子富集后也能出现放电现象并产生离子体,但一般都很微弱并且经常在对外的辐射中消耗掉了,并不能做到收放自如,所以就没有出现舍利子的可能。
总之,由于我自己还没有修炼到能够结舍利子的境界,所以关于舍利子就暂且论述到这里。但在思辩的层次上,我们至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内证实验的真实性以及可操作性。或者你会问,我没有实验过,为什么会相信这些东西呢?面对这个问题,我只能这样回答:你没有做过皇帝,那么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皇帝这种东西存在吗?并且,经论证,我们认为祝华英道长所论完全正确。
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九:交通宇宙的穴位
九、交通宇宙的穴位
论述完了舍利子,是时候探讨一下那些促成舍利子的产生以及能够与宇宙交通的穴位了。
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洗脚15分钟,然后静坐在床上,用双手心的劳宫穴对准双脚心的涌泉穴,揉搓100下,能使睡眠自然安稳。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呢?劳宫穴属心包经,是人与天地外气沟通的主穴;涌泉穴是肾经的起点,有安心宁神作用。对准揉搓,则能使心肾交通,自然能使睡眠安稳。
那么,人体的穴位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与天地万物交通的呢?依然是以微波能量的方式进行交通的。所以只要双手心的劳宫穴对准双脚心的涌泉穴,他们就能够进行交通了,并且,由于这两列波的频率不同,所以他们之间不会互相干扰。相反地,由于心包属阳,肾经属阴,而他们的微波也分别呈现阴阳的状态,通过穴位来让他们进行交通,实质是令人体的阴阳进行交通,做到阴阳调和,自然能使睡眠安稳。
我们从上述的“舍利子”外在表现出磁场可知,人体并不像我们解剖学中所描述的那样密闭和独立,其实人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人脑具有电波发射与接收的能力,不但能接收也能传送思想信息,也容易受到大气层中电荷的影响。其主要的出入口就在于人们所熟知的穴位。按部位来说,人体第一重要穴位百会穴有点类似七鳃鳗的顶眼和一些蜥蜴的单眼。而动物学中也提到七鳃鳗的顶眼及那些蜥蜴的单眼与这些动物的日周期活动有密切关系。动物学还进一步描述这些顶眼和单眼都与松果体联系着,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我们人体也应有第三只眼与松果体连接。考古学家发现远古时代人头颅骨具“第三只眼”。而英国皇家科学院发现大脑前部有一只眼睛的委缩点。很明显我们那只眼与第六感有密切关系,但由于我们长期没有使用而退化,同时它的功能则由松果体继承。从小孩的灵感往往比老人多,创造性比老人强的角度我们也可以一定程度地证实人体与外界联系的大驿站就是松果体。
《淮南子》讲:“孔窍四肢皆通于天。”“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
这里所谓的孔窍就是我们所说的穴位。“皆通于天”这四个字是概要地讲了“天人合一”的道理。“天人”怎么合一?就是直接与人体“经络”有关。同时要明白“合一”是要有“通道”,要有“门”。道家养生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即是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天体是一个大宇宙,大宇宙与小宇宙是“相通”的,方能“合一”。《太平经》讲:天地宇宙是万物大生命的根源,日月与地球便是这个大生命分化出的小生命,人与万物更是天地间分化出的小生命,无论是大小生命,他们根源同体,生命活动的法则、大小生命的原动力都是气机变化的作用。“气机的作用”,这是点破了作用即在气通经脉。中国道家内丹学直到唐代,道家吕纯阳综百家之长,摆脱了炼外丹的影响.而步人了修丹道气走经脉,以打通任督两脉,使人体内气运行气脉中循环不息,所以道家养生学玄机是一个“通”字。“通”的关键是要通任督两脉,任督通才能百脉通。由此可见人体经脉即是通过“气机”的作用实现天人相通。为此,丹道养生的玄机就是一个通字。“通道”是人体的经脉。那么,《淮南子》讲:“万物之总,皆阅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门”。这个“孔”与“门”在那里呢?要解出这个孔,与“门”的玄机,就是与人体任督两脉相交汇合点有关。督脉是人体阳脉之海,任脉是人体阴脉之海,任督两脉在人头顶心“百会穴”相交。灵动“百会穴”任督通。《道德经》讲:“天门开阖”,“明白四达”。人体“天门”打开了,人体有可能与大宇宙交换能量信息,实现了气机“天人合一”。
当百会穴把这些能量吸收利用后,这些释放了能量后粒子作为废物又经特定路径传送至特定部位排出体外。如果废粒子在体内蓄积并阻塞信道则必然至人疾病、衰老、死亡。这是中医“经络阻塞,百病从生”的病理基础。现代医学也早就发现疾病和衰老的病理改变,首先和主要的就是胶原旦白变性。而疏通经络、逆转变性的胶原蛋白又是中医独有的、难以取代的优势,所以,过去、现在和将来,西医都不可能取代中医。
接下来的问题是,通过百会穴产生的那些释放了能量后作为废物的粒子是经哪些特定路径传送至什么部位而排出体外的呢?是经过任督二脉自成独立的循环系统然后经过会阴穴而排出体外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将经络追溯至只有任督二脉的远古初期,那时候只有百会与会阴二穴首尾相对。同时要注意的是,最初的百会穴是在生物体的嘴窍附近形成的,而会阴穴则是在相当于现在的肛门附近而产生的,他们自始至终拥有着这种阴阳相对的性质。但又必须说明的是,尽管百会与会阴二穴具备相对的特性,就不能断定会阴穴与宇宙交通的功能就是排泄废物。因为任何穴位都具有开合的性质,除了排泄废物,会阴穴也具有吸收宇宙微波能量的功能,至少它必须吸收足够的能量才有能力开展其开合机制,才能够完成排泄废物的独特使命。只不过与百会穴相比,它更偏向与更多地排泄废物而已。
由于宇宙微波是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的,所以穴位也是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的,出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方便吸收宇宙微波所导致的。这也是为什么舍利子大多是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的原因。同时,这也是人头或者耳朵以及植物的叶子等之所以呈圆形或者是椭圆形的原因。
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十:穴位的演化进程
十、穴位的演化进程
此前我们曾对穴位作过简单的论述,如果大家还没有明白穴位是怎么回事,那么我们可以把穴位放大一百倍则你将会发现,这些部位其实与人体的九窍是很相似的,在本质上就是那么一回事。我们用鼻子与宏观的天气交通,而用百会穴与微观的天气交通,用嘴与宏观的地气(阴性物质)交通,而用劳宫穴与微观的地气交通。我们可以嘴吸食地球的宏观产物,但也可以将腹中病态产物呕吐而出,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劳宫穴也可以吐纳地气的微观产物,如地球自身的电磁波。另外,我们可以通过肛门与尿道将体内的宏观废物分道排出体外,也可以用会阴穴与涌泉穴将体内的微观废气分类排出体外。所以说,窍与穴是相通的,只是存在宏观与微观的分别而已。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五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俞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所谓“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说的就是人体的穴位共有365个,而每个穴位的共性是“节之交”。也就是说穴位的形成是由于节与节之间的交替所致的。那么,什么是节呢?虽然节的含义很多,但这里由于365这个数字提醒了我们,这里的节指的是每一天之间的交替,很明显是指每天的子时这个时间位置。为什么交替就会产生穴呢?因为这里是一个转折点,这个时候是阴阳交会的时候,是内在生命力最平衡旺盛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就形成了穴位。我们知道,人体处处是穴位,但由于这个阴阳交会的特殊性,使得某些地方就形成了比较特别的孔窍——穴位。打个比如,尽管地球处处都是孔窍,哪里都可以与天气交通,但如果你在某个地方挖个洞,则这个地方与天气交通的能力很明显就比其他地方强,而这个洞,就是地球的穴。所以,归纳来说,穴位的基本功能就是与天地自然进行交通。
如果按照不同程度的阴阳划分,则每个季度也有交替,每一分钟也有交替,所以,在人体内就对应不同的节,如膝关节就是人体比较大的节,从某种意义上它也属于人体一个大的穴位。而周身的毛孔,就是人体较小的节,或者称为小穴位。这与“全身是穴,全身无穴”的认识是相一致的。论述到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人体的经络与穴位是相互协作的关联官能部位,并没有孰轻孰重的区别。他们的关系,就像消化道与肛门的区别,消化道就像经络而周流循环,肛门则像穴位而与天地交通,他们又怎能彼此分个轻重呢?
由于一天是天地的一个小循环,所以每一天的交替所产生的穴位相对来说就比较有实际意义,因此古医家就着重研究并利用这些穴位。如果应用到植物上,例如竹子,它们的节也是自身对应的穴位,这个在其他生物体上也是没有矛盾的。
由于生物体在经络形成之初,首先形成的是络脉,而在这个时候出现的穴位也并不多见,并且每次形成穴位都是按照一分为二的方式对称出现的,这也是生物特别是动物无论在外貌形态还是经络分布多呈对称特性的原因。
由于刚开始出现的穴位的主要功能是与外界的宇宙进行交通以及使生物体内部使各组阴阳经进行沟通,因此我们据此基本上可以确定穴位的演化是从原穴与络穴开始。而最初演化出来的原穴就是百会穴,对应地,最初的络穴就是会阴穴。接着下来才按照“胃-脾-膀胱-肾-心包-胰-小肠-心-大肠-肺-胆-肝”的脏腑演化顺序相继演化出对应的原穴与络穴。即按照冲阳与丰隆—太白与公孙—京骨与飞阳—太溪与大钟—大陵与内关—阳池与外关—腕骨与支正—神门与通里—合谷与偏历—太渊与列缺—丘墟与光明—太冲与蠡沟的顺序相继演化出来。
原穴名称,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出了五脏原穴:肺原出于太渊,心原出于大陵,肝原出于太冲,脾原出于太白,肾原出于太溪。《灵枢·本输》补充了六腑原穴:大肠原过于合谷,胃原过于冲阳,小肠原过于腕骨,膀胱原过于京骨,三焦原过于阳池,胆原过于丘墟。并指出了各原穴的位置,但其中尚缺心包经原穴神门,后由《甲乙》补齐。
在这里很明显就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错误,就是《甲乙》误会了《内经》的意思,它把心经的原穴跟心包经的调换了,以致后世均认为心经的原穴为神门,而心包原出于大陵。但实际上,《灵枢·九针十二原》已明确指出,“心原出于大陵”,真正缺的心包经原穴也并非《甲乙》所认为的神门,因为在心包经里面,更为符合与外界的宇宙进行交通原则的是劳宫穴。对应地,我们也认为肾经的原穴不是太溪而是更为符合与宇宙交通原则的涌泉。
如此,则上述的原穴与络穴演化顺序表就应该加以这样的修正:胃冲阳与丰隆—脾太白与公孙—膀胱京骨与飞阳—肾涌泉与大钟—心包劳宫与内关—胰阳池与外关—小肠腕骨与支正—心大陵与通里—大肠合谷与偏历—肺太渊与列缺—胆丘墟与光明—肝太冲与蠡沟。这样一来,真正的经络循环图就有必要进行局部小范围的修正了。
络穴各主治其络脉的病证,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穴通里来治疗。余皆仿此。络穴又能沟通表里二经,故有“一络通二经”之说。因此,络穴不仅能够治本经病,也能治其相表里之经的病证,如手太阴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等疾患。络穴在临床上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相表里经的原穴配合使用,即谓之“原络配穴”。而他们之所以能够配合使用并往往效果显著的真正原因,正在于原络二穴本来就是天生的一对。
接下来的问题是,在经络系统的不断演化中,在由简单到复杂之后,特别是脏腑出现之后,人体格局已经完备,穴位还继续在演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在脏腑出现之后,他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这就像城市建立之后,相互之间的公路只会有增无减。而在人体内部,有通道的出现就有孔窍的对应,也一定有相关的穴位以之对应。这就是沟通脏腑的筋膜背俞穴与募穴。
背俞穴,首见于《灵枢·背腧》篇,载有五脏背俞穴名称和位置。《素问·气府论》提出“六府之俞各穴”,但未列出穴名。《脉经》才明确了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十个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此后《甲乙》又补充了三焦俞,《千金方》又补充了厥阴俞而完备。但在这里,我们也补充一个胰俞,它的位置在膈俞和肝俞两个俞穴之间。而《千金方》所补充的厥阴俞亦即修改后的现在的心包俞。至于《甲乙》所补充的三焦俞则毫无实际意义,因为三焦筋膜处处皆俞。
“募”读作幕,通膜,意指其位置与内脏相近,同时也有募集的意思。并不限于在其本经。例如,胃的募穴中腕就在任脉上。由于胸腹为阴,所以《难经?六十七难》说:“五脏募皆在阴”。《类经图翼?经络》说:“募,音幕。《素问?举痛论》作膜,盖以肉间膜系为藏气结聚之所,故曰募。”募穴常用于脏腑病证的诊察和治疗,如《素问?奇病论》说:“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募穴与背俞穴常配合使用,且效果也甚为显著,其根本原因,也是那句话,他们本来就是天生的一对。
此后,由于人体的高度进化,体内交通错综复杂,相应地就广泛地出现了交会穴,如三阴交之类,它们就像城市的十字交会公路甚至天桥立交一样,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络交会而成的,所以这类穴位经常能调理来自多方面的证状从而使人们经常地应用它们。
是文至此,则穴位的形成及其演化进程已基本论述完毕。
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十一:经脉的流注循序
十一、经脉的流注循序
论证至此,我们基本上了解了经络的实质。问题是我们的古圣哲们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得知子午流注与经气循环之间的关系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深究一下中医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因为子午流注的经气循环周期刚好就是一整天,我们没有理由忽略天地自然对人体的影响。
《素问·天元纪大论》引古天文学著作《太始天元册》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古中医是多么的强调宇宙运动是生命气化的根本。同时,综观《内经》全部文章,至少有超过10%的篇幅来论及天文,可见古人是多么的注重“天人合一”。如果要研究经络,就不能不研究天文现象。
研究天文首先从研究日月开始。我们在这里只简要地论述一下。
《素问·八正神明论》中记载说:“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写,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泻,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灵枢·岁露论》中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虛,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減,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腠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此两段文字足见月球对人体气血的影响。试想,月球的引力对地球上的海水都能有这么大的潮汛影响,更何况我们微小的人呢!人与月相应,月满则气血过实,血气扬溢,络有留血而成血气阻积之疾。月亏空则气血虛,容易受邪得急暴之病。这说明朔月与望月之时,容易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灾难。数据显示这些日子发生的车祸、谋杀等的几率显著增加。又如海水的潮汛现象和妇女月经变化就是典型的例子。而乌龟、老鼠的新陈代谢也受朔月周期的影响。就连植物中的胡萝卜也受月球盈亏的影响。
《灵枢·阳系日月》中说:“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故足之十二经脉,以应为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主火,故在上者为阳。
黄帝曰:合之于脉,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阳也,主左足之少阳;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阳。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阳;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阳。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申者,七月之生阴也,主右足之少阴;丑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阴;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阴;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阴;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
其于五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阴中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黄帝曰:以治之奈何?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
这几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人体诸经在一年当中,也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运行规律,其理论来源于古天文学背景的日月五星视运动天象图。而关于经络的经络在一天内的运行规律,《内经》则十分强调“五十营”。那么什么是“五十营”呢?所谓五十之数,合于“大衍之数五十”,而营即周也。大衍之数五十来源于月球的运行规律。日月分昼夜,所以五十分昼行二十五,夜行二十五。《灵枢·营卫生会》还说人体正气的运行“与天地同纪”。那么,他们是如何同纪的呢?
《灵枢·五十营》记载说:“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这就是说,人体正气在人体一日运行五十周,其推动力是肺的呼吸,循行路线是二十八脉,长度八百一十丈,所用时间是水注百刻,即现代时间的一天24小时整,也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日行二十八宿。所以测定正气昼夜运行五十周的方法就有呼吸定息、二十八宿和水注百刻三种情况。
第一种方法是用呼吸定息来测度营卫运行“五十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按照营气昼行于阳二十五,夜行于阴二十五的路线,一昼夜运行五十周而会合于肺经。如《灵枢·营卫生会》说:“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阳衰,平且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己,与天地同纪。”
其运行路线见《灵枢·营气》,谓: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内,注目内,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蓄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而用二十八宿以及水注百刻的方法来测度卫气散行“五十营”,则见于《灵枢·卫气行》。但由于一般比较注重营气而轻卫气,所以在这里我们并不准备花时间在卫气及其规律的论证上,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灵枢·卫气行》一文自行研究。但综合可得,营气循行经脉以手太阴为会合点,卫气循行脉外以目为会合点。营卫二气“夜半而大会”于子时。由于一般比较注重营气而轻卫气,所以在中医领域就经常以营气的经气循环规律作为诊断与治疗疾病的准则。归纳来说,营气的经气循环规律是:子时(23点至1点)胆经——丑时(1时至3时)肝经——寅时(3时至5时)肺经——卯时(5时至7时)大肠经——辰时(7时至9时)胃经——巳时(9时至11时)脾经——午时(11时至13时)心经——未时(13时至15时)小肠经——申时(15时—17时)膀胱经——酉时(17时至19时)肾经——戌时(19时至21时)心包经——亥时(21时至23时)胰经(即原来的三焦经)。
由此可知古人是通过天文学的背景,加合“天人合一”的模式而得到经气循环规律的。理由很简单,经气就来源于宇宙的微波,当然就受宇宙规律的制约。作为研究经络的我们又怎能丢弃天文而独立研究经络现象呢?
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十二:络脉的取穴特点
十二、络脉的取穴特点
对于经穴我们已作大篇幅的论述,相信大家已有所知晓,那么络脉呢,它是否与经脉一样具有同样的特性?回答是肯定的。但由于络脉的特殊部位,使得它此具备经脉的共性外,同时也拥有自己的固有特性。
有人根据《灵枢·经脉》中的内容:“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从而认为络脉就是血脉,这真是断章取义之举。翻开《内经》,我们将随处可见关于人体内血液的论述,并且还将血液是如何受赤而来的都讲的清清楚楚,至于论述经络的篇幅就更加多了,试问古圣哲们又怎可能会连经络与血脉都分不清而混为一谈呢!关于络脉与血脉的关系,此前已有论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而我们将要论述的,是缪刺论。
《素问·缪刺论》中记载说:
“黄帝问曰:余闻缪刺,未得其意,何谓缪刺?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
帝曰:愿闻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与巨刺何以别之?岐伯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命曰缪刺。”
这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它明确指出络脉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与经脉截然不同的特性。在缪刺论的指导下,自古至今都有不少医家做过不同程度阐发,特别地,当今的周尔晋所创立的“人体X形平衡法”就是这一类的代表作。
基于对缪刺论的认识以及无数次的实践,周老前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高低医疗学理论。
所谓高低医疗学,乃是研究人体低沉点与高升点以及如何达到相对平衡的学问。当不平衡由量变到质变,一端出现了病变低沉点,在另一断必然出现高升点,这便产生了疾病。只要在高升点上施加压力,通过大脑这个支点,就可以促使高升点下沉,而在另一端的低沉点就会上升,从而恢复相对平衡线,也就治好疾病了。准确找到低沉点与高升点,促使高升点下沉,就成为调动人体神奇平衡力之源。
人体左脑主管右半身的活动,右脑主管左半边的活动,其本身就是一个大X形,因而低沉点与高升点在人体出现的规律也是大X形。弄懂X形真缔,便成为治病的灵魂与关键。X形平衡法口诀:上部有病下部平,下部有病上部平,左部有病右部平,右部有病左部平,中间有病四边平,四边有病中间平,找到低沉高升点,平衡神力诸疾平。
X形平衡法体现了“全身是穴,全身无穴”的经穴特点。例如,脚踝附近疼痛的病人,经过在手掌部探寻痛点都在大鱼际内侧偏上位置找到强烈的压痛点,以拇指按压稍用力患者即有难于忍受的痛感,反复坚持数天则病愈。
但是,周老前辈却忽略了缪刺的内容并非就左右交叉刺络取穴法这么简单。细读经文可知,“其气无常处”,我们是不可能用一种方法就掌握缪刺的全部内容的。尽管“以左取右以右取左”,但却没有说明以左取右是取右上还是右下,更没有讲清楚到底在右上或右下的具体范围,所以,我们有必要认真地研究一下缪刺论的精髓所在。归纳起来,缪刺取穴主要存在三种方法:就近取穴、中轴对称取穴与中心取穴。
所谓就近取穴是指按就近的原则取穴。中轴对称取穴是以人体的中轴即百会穴与会阴穴的连线为经轴对称取穴,或者以神阙穴与命门穴的连线为纬轴对称取穴,前者用于左右对称的情况,后者用于前后对称或上下对称的情况。而中心取穴又分为三种情况。其一则是在人体的正面以神阙穴为中心对称点来确定穴位所在,二则在背面则以命门穴则为中心对称点来取穴,三则是指按经轴与纬轴的交点为中心对称点来确定穴位所在。这个对称中心不但在人体上是几何对称中心,更重要的是它也是我们的生命对称中心。其中,纬轴的神阙穴与命门穴就是我们的先天的源穴位,而经轴的百会穴与会阴穴就是我们的后天的源穴位。
举个例子,如果患者的左臂肘关节疼痛,按就近取穴法,我们应该首先在此关节附近找压痛点,然后再按中轴对称取穴法,在其右臂肘关节处取穴,之后再按中心取穴法中的以神阙穴为中心对称点来取穴,在其右膝阴陵泉附近找到强烈的压痛点(将人的双手举起并与双脚呈X形,然后将左臂肘关节与右膝关节连线,则此二部位呈中心对称)。最后,就只能按生命对称中心的原理在其膝后的委中穴及其附近寻找压痛点了。
一般地,上述三种方法分别对应疾病的初期、中期、晚期。特别地,生命对称中心取穴法则与晚后期的情况相对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呢?并且,上述方法的机理是怎样的?大家别忘了,人体经络是以对称的方式出现的,当患者的左臂肘关节出现疼痛时,如果是初期,那很明显是由于这里的经络或穴位闭塞不通所造成的,这个时候我们主要按摩其附近的部位以增强其微循环即可。当证状发展到一定时期,人体的自我平衡机制将开启并进行自我修复。很明显,由于右臂肘关节处的经络能量与其患处是最为相似的,所以人体将通过平衡机制从右边相关部分调配能量至患处促使其进行修复。如果患处的邪气比较强大,则在不断的调配之后,其右臂肘关节处也将出现与患处相同的证候。这个时候,人体将继续通过平衡机制从其最相似的两膝部位调配能量以继续促使其进行修复,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到膝关节处寻找压痛点了。而这些压痛点,基本上均属于阿是穴的范畴。
接下来,我们不妨探讨一下包括缪刺法在内的所有经络在内的普遍选穴规律。
归纳起来,选穴的方法又不外是以就近与远道两种。就近(周部)取穴的效果由艾灸或针刺直接作用于患处,古人称为阿是穴或天应穴。如在患处附近或离患处不远之处取穴,今人就称为就近取穴。两者的作用机制,都是以调整局部机能为主,提高全身机能为辅的一种治疗方法。关于其具体的作用机理,现简述如下:
1、就近取穴的机理
(1)改善患处血管和淋巴管之机能,使机能障碍的血液循环和淋巴重新再建,恢复维持细胞生命的物质应,增强局部的营养。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轻水肿和消退炎症,促进渗出物之吸收。由于循环旺盛,可以带走或中和掉蓄积于患处的病理产物,打断病理的衍进过程,阻碍和减少病理产物的产生,减轻患病组织所发出的劣性冲动,大大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患处中是病理产物蓄积最多之处,患处附近的孔穴也是病理产物谋求出路最近之处。如果加作用于这些孔穴,则病理产自会更易得到宣泄,或是病理产物在灸针的作用下,由于理化状态的改变,而减轻其毒性。特别是灸些,对很多病菌与毒素均有直接扑灭与中和的作用。在多种急性化脓性炎症的初起,以及蛇虫咬等,直接在患处施针或用灸,均有很高的疗效。
(3)直接加作用于患处及其附近之孔穴,既同样可以刺激神经末稍及其感受器,向高级神经中枢发出冲动,激起全身与局部的各种反应,也可作用于经络体系,使感传向远处传导,促进病理产物的移除,与激起全身机能的佣整。特别是后者在灸法中有许多实例可资证明。
2、远道取穴的机理
(1)由艾灸或是针刺所激起的循经感传,向着患病区域与相应的器官扩张,可以清除积滞在患处及与之相连属器官内的病理产物,以打乱和改变病理产物的衍变过程。
(2)远距离循经取穴,有疏通某些经脉全程的作用,由于局部经脉的壅滞和失其畅顺。必然是以全身机能失调为其根源。因此远距离取穴就可统筹兼顾,收到调整全身机能的作用。
(3)由于局部的机能失调,也会导致全身平衡关系的破坏。因此远道取穴更关注的是全身平衡状态的恢复。灸针疗法的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前病后取,后病前取等阴阳互引诸法,也就是通过远距离的经络感传与感应等作用,恢复生理平衡所收到的效果。
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之十三:穴性探研
十三、穴性探研
清楚了选穴规律之后,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是穴位的不同性能,也就是穴性的规律。这与中药的药性无论在概念还是实际意义上是同样重要的。很明显,作为具有中医特色的理论,无论是本草还是经穴,无论是探求其内在本质还是研究其外在规律,都与阴阳五行这两块理论基石是分不开的。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前人已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与发现,但与本草药理一样,均没有自成体系,现在,我们也即将进入这个领域,希望能对此有所贡献。
当前发表的关于“穴性”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中,有不少实际讨论的是“穴位的属性”,包括了特定穴理论和狭义的“穴性”。本文所探讨的穴性,是狭义的“穴性”,不包括特定穴(如五俞穴、背输穴)等固有属性,即特指根据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仿照中药药性理论中的药物功能(功效),归纳出来的穴位功能或功效,在有的书中也称之为“穴义”。
罗兆琚在《针灸杂志》第二卷1-5期中连载了专著《实用针灸指要》,在该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穴性”理论:“药性穴性,其义一也,凡研究药剂者,莫不谙熟药性,针灸家对于穴性之研究,实未之前闻也,本篇共集穴性二百六十二穴之多,并依经脉次序、详细举出,尚冀针灸同志,努力精求,继续发明,俾臻完善,实所望于先后进君子。”
罗先生在提出“穴性”理论时,并没有对其理论渊源进行回溯,只是说“药性穴性,其义一也”,显然是比附药性而提出“穴性”的。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功能、主治等几个方面,通过其后所提出的“穴性”具体内容来看,“药性穴性,其义一也”中的“药性”是指药物的功效。
由于经穴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能够治疗疾病的物质,按照中药的定义,经穴明显也属于中药的范畴。经络及其穴位因此也经常被人们称为人体药库。所以,从中药的角度来研究穴性是比较正确的一个方向,由此也能使中药的归经理论的机理更加明确。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在研究中药相关理论之后继续研究经络理论。
早在清.岳含珍的《经穴解》一书中就较完整地解释了腧穴功能作用以及性能,该书运用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学说,结合自己的经验,对腧穴的主治作用机理系统地进行了具体分析、归纳、分类阐述。如“中府穴,此穴主泄胸中之热,以实肺气”、“胆热呕逆,其汁必苦,金可以克木者,宜补此穴以降胆上逆之气”等等。
而这些理论均来源于同一地方——《黄帝内经》。《经》曰:“热俞五十九穴、水俞五十七穴。”这很明显是对穴位的寒热属性进行分类,属于“穴性”理论的范畴。不仅如此,《黄帝内经》还对很多穴位给出了五行属性。如《灵枢·本枢》指出阴经的井穴属木、阳经的井穴属金等等。
关于补泻之法,《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今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虽然这里说明了同一穴位在不同的手法下可以呈现不同的功效,就像某些特殊的中药,随着不同的应用环境则呈现不同的药理作用一样。但是,穴位的主治作用,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有些穴位性质偏补,有些穴位性质偏泻,比如神阙、关元、气海、膏盲、足三里等穴,针刺或艾灸后,大多能鼓舞人体正气,促进功能旺盛,具有强壮作用,多用于虚损病证;而井穴、十宣、八邪、人中、委中等穴,又能疏泄病邪抑制人体功能亢进,具有祛邪作用,临床上多用于邪实病证。所以,在此后的篇章里,我们更注重穴位本性的研究。
清·李学川在他的《绘图针灸易学》一书中载十二经子母穴补泻歌道:“肺泻尺泽补太渊,大肠二间曲池间;胃泻厉兑解溪补,脾在商丘大都边;心先神门后少冲,小肠小海后溪连;膀胱束骨补至阴,肾泻涌泉复溜焉;包络大陵中冲补,三焦天井中渚痊;胆泻阳辅补侠溪,肝泻行间补曲泉。五腧五行相配合,实泻其子大病安;井荥输经合五穴,虚补其母顺势间。”
这首各诀的大概意思是说,肺经在五行属金,其实证取尺泽(水),即实则泻其子;若虚证时取太渊(土),即虚则补其母。大肠经在五行也属金,其实证时取二间(水),即实则泻其子;其虚证时取曲池(土),即虚则补其母。胃经在五行属土,其实证应取厉兑(金),即实则泻其子;若虚证时应取解溪(火),即虚则补其母。脾经在五行也属土,其实证时应取商丘(金),即实则泻其子;若虚证时取大都(火),即虚则补其母。心经在五行属火,其实证应取神门(土),即实则泻其子;其虚证时应取少冲(木),即虚则补其母。小肠经在五行也属火,其实证时应取小海(土),即实则泻其子;虚证时则应取后溪(木),即虚则补其母。膀胱经在五行属水,其实证时应取束骨(木),即实则泻其子;虚证时取至阴(金),即虚则补其母。肾经在五行也属水,其实性症状应取涌泉(木),即实则泻其子;其虚证时应取复溜(金),即虚则补其母。心包经在五行依然属火,其实证时应泻大陵穴(土),即实则泻其子;其虚证时应补中冲穴(木),即虚则补其母。三焦经在五行依然属火,其实证时应泻天井穴(土),即实则泻其子;其虚证时应补中渚穴(木),即虚则补其母。胆经在五行属木,其实证时应泻阳辅穴(火),即实则泻其子;其虚证时应补侠溪穴(水),即虚则补其母。肝经在五行也属木,其实证时应泻行间穴(火),即实则泻其子;其虚证时应补泉穴(水),即虚则补其母。五腧穴井荥输经合分别与五行相配合,十二经也与五行相配合,根据五行相生关系,实则泻本经五腧穴中所生的穴,即为实则泻其子,大病可安。若本经是虚证则取本经五腧穴中相生生我的穴行补法,即虚则补其母,母旺则子壮。这就是十二经子母穴补泻的方法。
很明显,上述歌诀的补泻来源于五行学说以及《内经》对五腧穴的穴性描述。五腧穴又配属五行,《灵枢·本枢》指出阴经的井穴属木,阳经的井穴属金。《难经·六十四难》补全了阴阳各经脉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即“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均依五行相生规律而来。同时,又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关系,将阴井乙木与阳井庚金配合起来,成为子午流注针法按时取穴及合日互用开穴规律的理论基础。
六阴经五输穴五行配属表
六阴经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肝(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心包(相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六阳经五输穴五行配属表
六阳经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大肠(金)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膀胱(水)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胆(木) 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小肠(火)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胃(土) 历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三焦(相火)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尽管五脏六腑各自具有五行的属性,但是,在各个脏腑所对应的经穴里面,还可以进行这种五行分类。《内经》对于这种分类已经说明得已经很详细的了,其理论支撑始终离不开五行学说以及取象比类的原理。
但是,为什么阴阳经同属的井、荥、输、经、合穴之间却有着不同的五行属性呢?这是由于阴阳经在吸收宇宙能量的时候具有不同的选择性,阴性经络主要选择属于阴性的微波能量进行吸纳,相对来说,这些微波能量来自地球的要比来自太空的要多。而阳性经络则与此相反。阴阳性的微波能量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微波频率的高低,虽然它们都从属于能量的层次,但如果再加以细分,则亦会呈现不同的阴阳状态,以致阳性微波相对来说更偏向于能量状态,而阴性微波则偏向于物质的微粒状态。举个例子,阳性微波就类似于刚出炉的水蒸气,而阴性微波就相当于那些已经受到冷凝的已经成为云雾的小水珠。由于这些阴性微波能量偏向于物质的层次,他们就像已经成为云雾的小水珠一样,已经具有生发万物的性质,所以藏象上它们具有五行中木的属性,这就是六阴经井穴属木的原因。此后则由于井、荥、输、经、合穴之间具有细流汇聚成为江海的相生关联性,使得荥、输、经、合穴分别以五行相生的规律而得各自不同的属性。
同样的道理,由于六阳经吸纳的是类似于水蒸气的一类微波能量,尽管这些微波能量同样具有物质的属性,但毕竟是偏向于以能量的状态存在,它们最先被人体利用的也是这些能量,所以它们在人体内的利用过程就像刚出炉的水蒸气被生物利用一样,先是用其能量进行取暖,然后进行冷凝成水再进行利用。所以这些微波能量被人体吸收时,就有一个快速冷凝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藏象属性就是五行的金,所以六阳经的井穴属金。
如果要研究穴性及其规律,那么我们必须从研究经络的运行及其作用机理开始。
我们在“经气的循环规律”一文中引述了经气的往复循环运动及其规律,参照这种运动特点,我们就会明白经络的作用机理具有双向性,即同一经络及其对应的穴位在经气的循环往复运动过程中具有吸收能量与排放废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由于有些人没有明白经络的这种特性,以致在论证经络问题甚至在临床过程中出现很大的偏差。
对于穴位的特性及其解说,历代均有学者研究,而当今的程玮前辈就对这些穴位有着深刻的认识。但遗憾的是,他在论述解说穴位的特性时也只是注意到某一特定的方面而没有认识到经络及其穴位并非属于单一直线运动。
例如,程玮前辈在论述手太阴肺经的中府穴时说:“(中府为)肺募。肺经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募集并传输肺经。中府穴何以是肺之募穴?肺经经脉的起始点何以在前胸上部而不在其它之处?这是因为:其一,肺所主的物质为人体中比重最小的气态物,气态物在人体系统中通过运动后它总是向人体系统重力场中的最高位置聚集;其二,从不同的系统角度考察,人体中有多个不同系统层次的重力场对人体中的气态物起着制约作用,有局部的三焦腑重力场,有整体的脊骨重力场,而除人体系统自身的重力场之外还有地球重力场。在以二肾为重力场坐标中心的三焦腑重力场中,离肾最远的胸上外部为最高,在以脊骨中心为人体整体重力场坐标中心的脊骨重力场中,离脊骨最远的胸上外部也是最高,而从地球重力场来看,人体无论是平趟还是直立,胸上外部都是处于三焦腑系统的高位之处。由于上述的原因,胸上外部的中府穴就成了在人体系统及地球系统两个重力场合作用下的最高位置,因此三焦腑中的气态物在中府穴处聚集并向肺经传输,中府穴也就成为了肺经募穴。”
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是说,在地球上,凡属于气态一类物质由于其平均分子量较小所以都漂浮在原离地心的高位,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在人体内部这些气态物质也在相应的高位,也就是肺脏附近的前胸上部。
如果按照这样的推论,那么,人体的头部更高,岂不以百会穴作为肺之募穴更好?而如果以重力场来讨论这个问题,那么那些在太空漫游而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的体内的穴位岂不是乱了套?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程玮前辈对经络及其穴位的认识尽管深刻,但却依然停留在物质的层次,那么对应地,他的其它论说就美中而不足取了。
先不论人体十二正经的大循环,就拿手太阴肺经来说,它自身也是一个小循环。当左手的肺经由手指末端的少商穴走向肺脏时,它的功能是不断地沿路收集随经穴位所吸收的能量而为肺脏以及相关脏腑提供能量营养,这个过程相当于我们用鼻子吸气进入肺脏而为机体提供氧气等活性成分一样。而对应地,在同一时间,右手的肺经则相反地由肺脏方向手走向指末端,以配合肺脏将那些已经利用了的能量营养沿路排除体外。这个过程相当于我们再用鼻子将那些已经变成二氧化碳的气体排出体外一样。然后互相交替再往复地循行一次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整一个循环过程所用的时间祝华英道长已经论述得很清楚了,是一个呼吸的“二分之一”。
再回到中府穴的论述上来,所谓“中”是指中焦,“府”意指聚处。它的穴义是说,一方面收集自少商穴开始沿路输送来的能量营养聚集于此并像江河流向大海一样流经肺脏并到达人体中焦深处,另一方面则是收募三焦腑中的能量废物聚集于此并像污水处理场一样将继续往宇宙这个浩瀚的大海排放这些废物。但无论何种情况,他的功能均以聚气有关。也正因为这样,在临床上此处莫灸,因为加热只会使气体膨胀而无益于聚集,这有悖于中府穴的基本功能,所以禁灸。
[说明]这是最初的修正版本,后来我们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用声音打通经穴”以及“磁场定健康”等文章,分别如下。
用声音打通经穴
用声音就能打通经穴,这并不希奇且操作简易。
一、声音是一种能够打通经穴的能量
宇宙万物,包括各种生命体内的细胞、分子都在不停地振动和波动当中。声波是一种能够以物理能量的方式直接影响人体内部的气机运动。因此,以适当的声波作用于人体,自然也可以起到促进气血循环和养生治病的作用。其实,在生活中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也能达到调理脏腑功能和防病治病的目的,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基于我们已经对经络是属于能量层次的深刻认识,则对此相信不难理解。
然而,尽管我们的祖先也已经认识到声音的作用,却没有更具体地说明这种作用的机理,反而被一个叫詹姆斯·丹吉洛的美国著名声音治疗师首先详细论述其作用机理是基于打通人体那神秘的经络,并提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但由于詹姆斯·丹吉洛不是中医人士,所以他对“用声音打通经络”的认识尽管深刻但还是不够火候。现在,我们便顺着詹姆斯·丹吉洛的思路,并结合中医、道家、佛门与瑜伽的实践认识,在这里作一个全面的论述。
声音,作为一种治疗的力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但却被大多数人忽视了。但并不是说每一种声音都可以治病,相反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破坏我们健康的声音。比如说,以超频率音响形式出现的一种无法听到的振动,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无害的,但实际上它带有一定的副作用。另外,我们每个人都曾听到过让身体或精神感到不安或愤怒的声音,这是由于这些声音与我们身体内部的频率没有实现同步,这也是有害健康的声音。因此,了解声音可以治病的真相,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学会分辨有益和有害的声音,学会利用有益的声音,赢得健康的生活。
通过耳朵接收的声波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大脑,它能刺激人的神经系统,并影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其他身体系统,如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正因如此,所以,我们一听到悦耳的声音,神经系统就会兴奋,接着情绪就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耳朵这一渠道接收的声音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绪。通过经络和穴位传输的声音则不同,它可以直接作用于我们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任何一个器官,它可以刺激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等身体的所有系统。因此,人体内通过穴位和经络传输的声音决定着一个人的健康。
然而,遗憾的是,人体内的穴位和经络经常处于堵塞或半堵塞状态,这不仅防碍了声波在身体内的传输,而且也阻止了生命能量(中医所说的气血)在身体内的流动,这就是我们身体一些部位疼痛的原因,也是所有疾病形成的原因。不过,在人体内外的声音里,有一类声音特别独特、也尤其重要,这就是我们人体发出的声音。这类声音是人体内外声音的纽带和桥梁,它即可以被耳朵听见,又可以让穴位和经络感受到它的振动,并随之产生出相应的振动波在经络和穴位内传输。我们可以试着发出一个声音——“啊……”,我们发出这个声音的同时,耳朵也听见了这个声音;我们再静下心来,仔细体会一下身体内部的反应,就会感觉到:当我们发出这个声音时,身体的某些部位会产生一定的振动。请注意,这只是我们随便发出的一个声音,如果经过训练,我们发声时,身体相关部位的振动就会更大,对穴位和经络的刺激就会更强。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类声音来刺激人体的穴位,打通经络,从而让气血畅通、让生命的能量畅通。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声音治疗专家都十分重视主动发声的治疗作用,特别是人体自然音的治疗作用。
所谓自然音,就是我们身体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比如欢笑、痛哭、呻吟、号啕、尖叫、叹息、哈欠、口哨、哼哼声等。这些声音与生俱来,我们出于本能不断地使用它们,以此来刺激身体的穴位、疏通经络,释放人体内部情绪的压力。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身体疲倦的时候,我们会打哈欠;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会不停地叹息……孩子最喜欢发出这种自然之音,甚至经常发出许多根本谈不上是音节的声音,这些声音具有深远的意义,尽管没有任何情感和思想的含义,但却是人类祖先们经常使用的一些语言片段,它们能够促进身体的健康。然而,遗憾的是,步入成人阶段以后,我们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把这些美好的声音全都抛弃了,于是我们人体经络与声音之间的纽带被割断了。为了保持一个成人的完美形象,我们很少开怀大笑或者放声痛哭。出于职业原因,人们有意识地改变自己自然流露出来的声音,以求树立良好形象。由此,我们也丧失了内心情感释放时发声带来的治疗效果。不能低估这种自然之音的价值,它能刺激你全身的穴位、疏通你全身的经络、洗净你内心郁积的毒素,为你赢得健康的未来。
上述几段论述是詹姆斯·丹吉洛的原话之翻译,而早在《黄帝內经·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更为详细的论述:“肝,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心,在音为‘徴’,在声为‘笑’;脾,在音为‘宮’,在声为‘歌’;肺,在音为‘商’,在声为‘哭’;肾,在音为‘羽’,在声为‘呻’。”这就说明了五脏与五音的对应关系。
詹姆斯·丹吉洛说:“把元音和辅音组合在一起,并赋予它一定的意义,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话语’。语言中元音及辅音的振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身体的穴位,疏通经络,对我们产生很大影响。例如,在辅音R中,有一种不可忽略的力与火,它们可刺激人的腹部。印度人把R的发音,与火这种元素以及被他们称为‘拉加’的力量联系起来。而M的发音则与R的发音迥然不同,它有一种由内部引导的、被迫的振动,主要由大脑感知,比如humming(嗡嗡声)中M的发音。同样,大多数人都会感觉到‘啊’的发音代表着发自内心的敬畏与惊奇。元音是语言的载体,它与我们的情感息息相关。辅音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改变着元音,它与人的思维联系更为密切。从根本上来讲,正是由于采用了元音/辅音的振动系统,才能够使声音成为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帮助我们调理自己的身体、情绪和能量之源。这种能量与体能截然不同,古印度人把它称为‘萨塔瓦’的存在能量,中医则称之为‘气’。当元音和辅音的振动触及这个能量中心,治疗效果就能够实现了。Healing(治疗)这个词源自古英语的hal,而且被人们译作whole(治愈了的、健全的),其意义为‘完美的健康’。其实它与治愈不同,治愈意味着将存在于人体或心理的疾病永久性清除。耶稣在对待麻风病人时,曾含蓄地表露了治愈和康复之间的区别:在被治愈的10个麻风病人中,只有一个能够回到耶稣的身边,因为他已经恢复了健康,得到了真正的康复。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元音和辅音相配合产生的振动声波,来刺激我们身体的穴位和经络,最终使我们拥有完美的健康。”
詹姆斯·丹吉洛接着说:“主动发声对人体具有极大的治疗作用。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当你感到烦恼和郁闷时,大吼几声或高歌几曲……顿时,你就会感觉到全身舒展、精神倍增。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主动发声可以刺激人体的穴位、疏通身体的能量通道。倘若经过训练,主动发声的治疗作用还可以成几何倍数增长。届时,主动发声就不仅仅能解决你的烦恼和郁闷问题了,它可以治愈你的腰酸背痛,甚至还可以治愈你五脏六腑里的各种疾病。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治疗力量呢?因为,经过训练的主动发声可以打通人体内的七大轮穴,激发出身体内巨大的能量。”
上面提到的“七大轮穴”是印度瑜伽对经穴的认识,与中医的认识同中有异,但本质是一致的。
二、各门各派对用声音打通经穴的认识及其论述
我们接着下来要论述的就是中医、道家、佛门与瑜伽以及全球音乐界对用声音打通经络这个命题的具体表现。
<1>道家六字气诀:
脾 肾 胰 心 肺 肝
呼 吹 嘻 呵 呬 嘘
<2>佛门六字真言:
脾 肾 胰 心 肺 肝
呗 吽 呢 咩 嗡 嘛
Pa Hum Ni Me om Ma
<3>自在气功中的心法六字诀
脾 肾 胰 心 肺 肝
了 嘿 好 哈 哼 明
Liao Hei hao ha heng ming
<4>印度瑜伽:
脾 肾 胰 心 肺 肝
嗡 呜 呃 呀 哈 呒
<5>瑜伽经西方改编后:
脾 肾 胰 心 肺 肝
Vam Lam Ram Yam Ham Keem
<6>包括中医在内的目前世界通用的音乐:
脾 肾 胰 心 肺 肝
1 6 4 5 2 3
Do La Fa So Re Mi
首先要论述的是道家的六字气诀。胰脏就是一般中医所说的狭义三焦,这在前面我们已有详细论述,在这里就不多说了。须要提醒的是,道家的六字气诀着重那个“气”字,乃指出气而非读出其字。如吹气,并非是叫你读出吹字,而是叫你吹气,例如将一条燃烧的蜡烛摆在你面前,你将其吹灭就是了。其余类推。
道家《云笈七签》卷三十二中说:“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出气也……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嘘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即肝嘘、肺呬、心呵、肾吹、脾呼、胰嘻)”。华佗在《服气吐纳六气篇》中讲道:“呬字:呬主肺,肺连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呵字:呵主心,心连舌、五脏,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呼字:呼主脾,脾连唇,论云脾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嘘字:嘘主肝,肝连目,论云肝盛则目赤,有疾作嘘,吐纳治之。吹字:吹主肾,肾连耳,论云肾虚即耳聋,有疾作吹,吐纳治之。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此外,在《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素问玄机原病式》、《寿亲养老新书·太和玉轴六字气诀》与《寿世保元·六字气诀》等许多古籍中均有对前述六字功能及吐法的介绍。
接着是佛门六字真言。这个由于佛家原非本土文化,所以须花一点工夫才能论述得了。
六字真言,又称“六字大明咒”,藏传佛教认为,常持诵六字大明咒,可以消除病苦、刑罚、非时死之恐惧,寿命增加,财富充盈。所以,在藏区常常可以看到人们手摇转经筒,口诵“六字真言”的景象。六字真言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密宗认为这是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也即莲花部观世音的真实言教,故称六字真言。多用梵文或藏文字母(蒙古地区庙宇还有用八思巴字)书写、描画、雕刻在建筑物檐枋、天花板、门框、山岩、石板及大小宗教器具上。
仅从字面上解释,“嗡嘛呢呗咩吽”不过是“如意宝啊,莲花哟!”一句感叹语句,是一句未念完的佛经,或是仅表现出赞美观世音、憧憬幸福的心情。经典上教导我们“但取其声,不取其义”。这才是修习真言的正确法门,佛门认为其中每一个字都代表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不可以凡情世俗之智去分解字面。但如果懂得经络,你就清楚这是宇宙能量在起作用。所以,佛门六字真言着重的是“言”,只要念出其字音即可。在念诵真言时,最初要字正腔圆,并且发音要准确,例如那个e不是现在普通话的那个发音,而是以前普通话的那个发音方式,与目前的广州话的e发音一样。如果你会广州话,则那个“咩”字直接用广州话念出来就对了。如果念得不准,宁可不要去念。
根据经验,一般按这样的顺序进行:
1、音频激发心频,开脉结。练功的第三天,心脉部位的体表部分和深处发生了有节律的颤动,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如潭中投石,一波波扩展开来,这样持续了数天。原先胸口郁闷、压抑的感觉消失了。这是音频激发了心频,并打开了脉结。同时,呼吸也变的深长、舒畅。
2、调整阴阳、气血,通经活络安五脏。知霖以前身体一般夏天发凉,冬天散热,这是阴阳不调所致,练功多年虽有所改善,但这些证状尚未彻底根除。不过,有人练本功二十天左右,却能达到寒体发暖,一股股真气循经传导,关节穴位时有冷气往外出,关节炎证状消除,股骨头的冷痛感也随之消失等奇效。
3、开气机,安神去头疾;通中脉,天人合一妙无比。在练功过程中,随着咒音,配合观想,头部的效应最为奇特。刚开始,头部发麻、发热,继而发凉,似乎有一道道清泉从九天之上落入头内,头部的每一个经络似乎是河,是溪,川流不息的真气在头部穿行,那感觉,如饮美酒,如享甘露。这样的感觉持续了十余天,一天在练功时,感觉百会与会阴随咒音振动,中间似乎有一根线把会阴和百会连接,百会及周围的窍穴不断地有真气涌入,直接沿中脉到会阴,真气在上丹田、下丹田及中丹田处谷荡,还有一部分真气沿经络输布到四肢百骸。这是以前从未有的现象。练功后,头脑清爽,思维敏捷,眼睛明亮有神气。原来头晕、思维迟钝、记忆力不好的毛病随之消失;原来眼睛视物不清、畏光的现象也消失了。
另有一种瑜珈法,是藏密梦观成就法中的一套动功。瑜珈即是相应,久练此功,可使身心相应,人与宇宙相应,天人合一,开通百脉,培养自身的浩然正气,达祛病、强身、增功、激能的巨大功效。其将六字真言简化为三个:嗡呗吽(连读时“呗”常念为单音“啊”字)。这又叫三字总持,总括一切发音,是普贤如来的三字根本咒。
其中,“嗡”为天部音,可调取宇宙原始生命能量。嗡声的频率遍满宇宙,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都是“嗡”,超越时间、空间和因果作用,遍一切处都是嗡,嗡有代表藏密瑜珈所有的信息中“身”的功德能量。结印、发声,观想能量进入并充满顶轮,可使自己获得藏密所有信息能量的加持,使自己的身与藏密瑜珈无数历代祖师的“身”的信息相应,净化身体,获金刚身。
“啊”为人部音,为一切声音之母,开辟万有生命能量。又代表藏密瑜珈历代祖师的“口”之功德能量,结印、诵咒(发声)、三密相应,加持喉轮,可获得藏密历代祖师“语”的加持,使自己的口与藏密历代祖师的口相应,净化语业,获金刚语。
“吽”为地部音,开发宇宙万有生命所潜藏的能量。代表藏密历代祖师之“意”的功德与能量,三密相应,加持心轮,可获得藏密历代祖师“意”的加持,使自己的意与藏密历代祖师的口相应,净化心灵,获金刚心。
但练习时须结莲花手印加以配合。莲花手印:双手合掌,掌根相贴,拇指与小指相贴,余指散开,有如八叶莲花。具体如下:
姿势:采用坐姿、双盘、单盘、散盘均可,全身放松,上体正直。
1、身密加持—嗡
双手于胸前结莲花印,然后双指散印划弧举到头顶上方合十,观想宇宙中充满了白色元气,如白雪般洁白。双手结“嗡”字手印,即双手合掌,中指交接放倒,余指伸直。
发“嗡”音,手印下落,同时观想宇宙中白色元气,从头顶百会进入顶轮并充满顶轮。手印轻触眉心,然后离开观眉心轮白色越来越亮,越来越纯,同时数发“嗡”音,声振顶轮,并和宇宙产生共振。声音可大可小,随方便而定。
2、口密加持—啊
双手散印,向外划一弧形,于胸前结莲花印。然后散印划弧举到头顶上方合十,观想宇宙中充满了红色元气,红如血中红莲。双手结“啊”字手印,即双手合掌,食指、无名指交接放倒,余指伸直。
发“啊”音,手印下落只喉轮,同时观想宇宙中红色光明随手印一起下落,由头顶入中脉至喉轮,手印轻触喉轮,然后离开。观想宇宙红色元气进入喉轮,喉轮越来越红,越来越亮、越来越纯,,同时数发“啊”音,使喉轮和宇宙共振。
3、意密加持—吽
双手散印,划一弧形,于胸前结莲花印。然后散印划弧由胸前举至头顶上方合十,观想宇宙中充满了蓝色元气,如湛蓝之天空。双手结“吽”字手印,即双手合掌,食指、中指、无名指交接放倒,余指伸直。
发“吽”音,手印下落只心轮,同时观想宇宙中蓝色元气由头顶入中脉至心轮,手印轻触喉轮,然后离开,观心轮越来越蓝,越来越纯,同时数发“吽”音,并和宇宙产生共振。以上三密加持毕,双手散印,由内向外划一弧形,于胸前结莲花印,再散印。
此外,佛门中还有一种是文殊菩萨六字真言,即:嗡(om)啊(a)巴(ba)扎(za)那(na)的(di)。这些实际上都是练功的吐音法。文殊菩萨真言能对练通中脉很有帮助,这几个字诵读起来,可以使气从百会沿中脉降到会阴。最后的“的”字读法是连续快读,如发电报时那种“的的的”的声音一样,一口气读到最后,即可感到会阴穴气的跳动。
自在气功中的心法六字诀就比较简单,直接念出其字音即可,也不需要结任何手印。关于印度瑜伽功法我们不准备作深入的介绍,而经西方改编后的瑜伽比较符合其民族特性,但对我们来说就更加不像样了,所以在这里也不准备论述它。唯包括中医在内的目前世界通用的音乐则比较有价值,所以我们即将要展开论述的就是这个命题。
我们在前面就引用了《内经》的论述:“肝,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心,在音为‘徴’,在声为‘笑’;脾,在音为‘宮’,在声为‘歌’;肺,在音为‘商’,在声为‘哭’;肾,在音为‘羽’,在声为‘呻’。”
其中,宫调,为长夏音,以宫音(1-Do)为主音,属土,主化而通于脾,能促进全身气机穩定,调节脾胃之气的升降,具有养脾健胃泻心火的作用。商调,为秋音,以商音(2-Re)为主音,属金,主收而通于肺,能促进全身气机的內收,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具有养阴保肺、补肾利肝、泻脾胃虛火之功效。角调,为春音,以角音(3-Mi)为主音,属木,主生而通于肝,能促进体內气机的上升、宣发和展放,具有养阴保肝、消怒泻火的作用。徵调,为夏音,以徵音(5-So)为主音,属火,主长而通于心,能促进全身气机上炎,具有振阳养心泻肝火的作用。羽调,为冬音,以羽音(6-La)为主音,属水,主藏而通于肾,能促进全身气机的潜降,具有补肾助阳的作用。
此外,还有一个以4-Fa为主音的声调,这个音调与胰脏相对应,具有补土助消化增强吸收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论述完这些内容,好像还欠一个声调:7-Qi。其实,6-La与7-Qi均属于肾,其中6-La属肾阳命门,而7-Qi则属肾阴而主泻。也就是说,你连连发6-La音可开通命门经穴,使其更善与宇宙阳性能量交通,所以可以补肾助阳,而连连发7-Qi音则开通左肾经穴,使其更善与宇宙阴性能量交通,所以具有滋阴泻虚火的功效。如此再加合相关食疗以使能量与物质相结合而阴阳调和则更好。
詹姆斯·丹吉洛说:“从治疗学的角度来看,歌唱是声音的一种自然趋向,是超越了说话的较高层次的活动。早期人类的语言就像现在小孩的语言一样,从本质上讲类似于唱歌,而且在音调的变化上还很有点像鸟鸣。我们如今仍能从非洲及远东地区的部分古老语言中听到这类声音。他们的发音模式,远比那些说英语的人丰富,这不仅表现在音节的快速变化上,而且还表现在音域的宽广上。毫无疑问,唱歌有益健康,这是因为唱歌时喉咙产生的共鸣声及其对身体的振动要比说话时强烈得多,而且歌曲在被唱出的过程中,人们会撇开那些不自然的发音模式。试想一下,过去那些边唱歌边劳动的人们,歌声使他们本来十分艰辛、乏味的劳动变得轻松愉快。我们还可以想象一下众人一起放声歌唱的情景,合唱队或唱诗班齐声合唱,这时所产生的共鸣音及其对穴位经脉的振动将成倍地增强。但是,人们并未意识到歌唱特别是合唱的巨大治疗作用。从总体上来看,各种形式的集体合唱正在逐步衰退,这在西欧国家以及美国尤其明显。你还记得上次何时与朋友一起尽情地歌唱?如今太多的人变成了音乐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自己主动去歌唱。如果把唱歌当做是那些歌星们的专利,我们必将与这种自然的声音治疗失之交臂。”
詹姆斯·丹吉洛接着说:“在音乐世界里,F调(即根轮穴)和C调(即心轮穴)组合的完美五弦音被认为是最和谐的音乐。声音治疗师约翰·博利尤在谈到音叉效果时就提到过,中国的老子把这个音乐组合称为‘宇宙间的阴阳和谐之音’,这个音乐组合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深邃的稳定与平静感。沉浸于这个F调与C调组合的完美五弦音中就如同飘浮在气的光芒中,与心和谐,因为气这个元素与心轮穴相连。”
上述所谓的“根轮穴”和“心轮穴”是印度的密宗瑜伽对人体经穴的表达形式中的两个,其中根轮穴就相当于我们中医说的肾经,包括肾与膀胱;而心轮穴则类于我们说的心经,包括心与小肠。
三、此处无声更胜有声
从中医的五音开始,论述至全球的音乐,至此我们基本论述完音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了,相信懂得中医的人对此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不过,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声音作为一种能量能够打通人体经穴不错,但这些都是低层次的。老子说:五音使人耳聋。其意并非是指听歌会使人耳聋这么简单。他的真正意思是说:宇宙之间还有一种更美妙的音乐,那就是天籁之音,人若常沉浸在现实五音当中,则无法听到这些天籁之音。
还记得我们在“从气的本质说起”一文中论述到的4080兆赫微波么?那可是一种宇宙微波能量,它也是超声波啊!天籁之音正是由此而来。
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会产生一种振动波,这就是声波,声波的频率为20—20000赫兹,超出这个范围,我们人耳就听不到了。听不到声音,并不意味着没有振动发生,只是人的耳朵无法觉察到这种振动波而已。我们将耳朵听不到的振动波,称为超声波,它的频率为1—5兆赫。虽然人类听不出超声波,但不少动物却能听出。这些动物可以利用超声波来“导航”、追捕食物或避开危险物。蝙蝠为什么能在没有光亮的夜晚飞翔呢?就是因为它能发出1—10万赫兹的超声波。蝙蝠正是利用这些超声波来辨别方向。因此,我们这个世界的的确确是一个声音的世界,各种频率的声音、耳朵听得见、听不见的声音共同构成了我们的世界。
如果我们经过修炼,就能使经络能量与这些超声波产生共振,从而能够听得到那些更加美妙的天籁之音。由于修炼时要尽可能地安静,否则如果被凡间五音影响,将很难达到效果。并且,人一旦多听现实五音,则其耳在听超声波方面的能力就会减退,就更加不可能听得到天籁之音了。所以老子就说五音使人耳聋。老子可真是得道之人啊!在这里,与其说是用耳听到这些天籁之音,还不如说是用经络来感受到这些声音,或者称之为内听。知霖在修炼时因机缘巧合,有幸能感受到天籁之音一次,那美妙真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其实,无论是道家还是佛门,在修炼六字诀时,无不强调先从外音练习,然后转变为内音修炼,即意之默念。凡外修皆世间法,只有到达内修的境界,才有可能达到“出世”的可能。所以,作为美国人,詹姆斯·丹吉洛很难达到这样的深度,但作为炎黄子孙,则处处可见此类教化。
说到这里,但愿大家能有所收获,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自行研习相关功法。
磁场定健康
电磁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对人体的影响可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其它的先不说,就问大家太阳对人体的影响大不大?这还用说,不仅人体,阳光对地球上的任何生物体都产生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呢!而读过高中物理的朋友相信都知道光其实就是一种电磁波吧?所以说,我们可千万不能忽略电磁的能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说到光的认识,在这里知霖想展开一下,顺便讨论一下中医的一些的问题。在经典的宏观物理里,光一直被认为是纯属的粒子,其反射现象就明显表现出粒子的特性来。但在后来现代微观物理的认识里,光却是一种波,否则无法解析光的衍射现象。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学术在18至19世纪持续争论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同样的道理,中医与西医对人体的认识就像经典宏观物理与现代微观物理对光的认识,有很多问题在看法上看似矛盾其实只是认识层面的不同。我的亲弟弟,目前在中南大学医科本硕连读六年级,他站在西医的角度经常与我讨论一些问题。比如,中医既然自古至今的定位是宏观的整体科学,那么在研究时就应该拥有自己的特色而不应该用那么多的高等数学,因为如果中医试图从微观研究上试图超过西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样,西医如果想在宏观整体上超越中医也是不可能的。又如,现在的中医药大学为什么还是那么强调考英语呢?一般本科生经常为了这个并不实用的英语证书往往要花很大的力气才勉强弄到手,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去背《伤寒论》来得实用,读西医的为了使自己能够原汁原味地阅读外国的领先学术论文才强调修炼英语,可中医的经典在中国,中医的领先学术论文在中国,我们应该要那些学中医的外国人来考中文四六级才对啊!
我的弟弟研习的是西医,或许他对中医的看法不尽正确,但他至少是站在西医的角度来评论中医。并且,他一直都认同中医是科学的,有很多地方甚至是超越科学的,中医唯一不能令西方接受的原因是其中有很多理论不够明确而不能服人。基于这一点认识,我每逢写作均以理服人,在应用五行学说时就先对其来个证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六行学说来。这一点似乎遭到不少非议,但希望大家理解,知霖晚辈我绝非为了标新立异而做出此举,而是在论述过程中有很多地方用五行学说无法得到解答,五行学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这些问题能够用五行学说来完成,我提出六行干嘛,知霖又不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但由于“辞不尽言,言不达意”,我总觉得用语言有时候很难表达心中的那种意境,所以大家看后顿生非议也属正常,但愿世有知心且其文笔又甚好的人来帮知霖修正之。
一、从风水说起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是中医核心理论的基本精神,所以我们搞中医的真是天文地理什么都要懂一些。我们在“从气的本质说起”以及“用声音打通经络”等文中已论述了关于天文之宇宙微波能量,在这里我们就论述一下关于地理的地磁现象吧。
为了更好的论述包括地磁在内的电磁对健康的影响,我们必须先从中华文化之风水学说起。风水学说到底是中华文化之精华还是糟粕,这个在大部分人心里都有一个标准答案。问题是,我们当中有几个人真正了解风水?我读大学时的一个教授整天说风水是封建唯心的,但却说不出其封建在何处,试问一个没有深入研究风水的人有资格给风水这一中华文化下定论吗?
中华文化,一脉相承,风水学当中之理论,全基于先古圣哲之阴阳、五行与八卦等,与中医药如出一辙,如果说风水是糟粕,那中医又是什么?如果说中医是国粹,那风水至少也算是精华。问题是,风水学之大小派别至少超过三十家,而其中只有一派才是最正确的,这就是风水遗憾之所在。
风水学派之多,从业骗人之甚,其名臭昭远扬,不怪外人,全在自己。以前高丽、日本等国曾向中土大唐取风水真经,李世民想:不给他嘛就有失我大国风范,给他嘛却担心对方超越自己。最后就想出来一个办法:弄一套假的风水学给日本人,并美其名曰《灭蛮经》。日本人也不傻,不断的去伪存真,反而找到了风水的真髓。倒是中国大陆,频繁战乱,再加上焚书以及真本事不传外人,到头来反而不如日本了。并且,日本人也很毒,自己弄清真髓之后,就把那原来的《灭蛮经》反过来留传回中国,搞到现在这般环境,真是可悲啊!
知霖研习风水学多年,又幸得真人指点,故而修得风水正宗,并结合现代理论,屡试屡验,所以才敢在这里论述一二。我的第一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施旭光教授叫我把这套风水理论整理出来,我说再等十来年吧,《发现中药》我已经写了十年有余,从十八岁写到现在二十八岁,还没写完呢!
关于风水之论述,知霖现在只讲一点:床头摆向应朝北。
论述之前先看看目前关于床头摆向的一些论述。记得妈妈说过:睡觉头朝东,夜夜有好梦。记得爸爸说过:睡觉头朝西,失眠不找你。这两种说法都有一些依据。国外科学家普遍主张头朝东睡,认为头朝北往往会导致失眠和不舒服。而有的医生则认为睡觉时应当头部朝西。因为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动的,头朝西等于借了地球自转力,让血液更加容易向头部聚集。
我们知道,人从有生命的那一刻开始,就由于惯性的作用而已经具备与地球自转一样的速度,所以地球自转对人体的影响根本就可以忽略不计。另外,念过高中物理的人都知道,地球的磁力线是贯穿南北的。而人体也像地球一样拥有自己的磁场,人体内的水分子就犹如一根小小的指南针,在地球磁力线的作用下不停摆动。当水分子的两极朝向与地球南北磁力线方向相同时,水分子就停止摆动趋向稳定;而当水分子的两极朝向与地球南北磁力线不同时,水分子就不稳定。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主动脉和大静脉最为重要,其走向与人体的头脚方向一致。人体处于南北睡向时,由于主动脉和大静脉也处于南北方向上,加上水分子也在南北方向上排列整齐,因此以水分为主要成分的血液流动最为顺利和畅快,它的惯性有利于通过毛细血管,减少血栓的发生。如果人是南北睡向,那么水分子朝向、人体睡向和地球南北磁力线方向三者一致,这时人最容易入睡,睡眠质量也最高。所以,南北睡向具有一定的预防疾病和保健功能。
否则,如果人体东西向睡眠时其生物电流通道及其磁力线就与地球磁力线方向相互垂直,那么地球磁场的磁力就成为人体生物电流的强大阻力。于是人体为了恢复正常运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就得消耗大量热能,用来提高代谢能力,如果是属于病态诸如肥胖证的患者,通过这种方式的睡眠就对其减肥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也不担心睡得不好,因为人体是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我们这些年来不也东南西北都睡过了吗?没有出什么大问题啊!只不过对正常人体来说,头朝北向则更好。如果我们不遵循这个规则就好像不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并不一定会发生意外,但一定会增加发生意外的概率。
既然确定是南北睡眠比较好,那么我们的头部到底是朝南还是朝北好呢?到这里很多人就不知道怎么分析下去了。如果你网上查阅一下,你会发现普遍都只分析到这一层,有些给出结论的多数都认为是头应该朝南,但很遗憾的是这一错误认识已经横行江湖达千年有余。其实这也很简单,根据高中物理我们知道,目前地磁场的北(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而地磁场的南(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注意:科学家认为地磁的极性是会改变的,但在至少二十五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的恒定)。而人体虽然心有心的磁场,脑有脑的磁场,但整体来说人体的总磁场是:头部为北极,脚部为南极。
如果你将人体看成是一个小小的指南针,你将会发现,由于电磁遵循同性相吸、异性排斥的原理,所以指南针的北极永远指向地磁场的南极,而地磁场的南极却在地理北极。所以,如果人体很轻,则人体也会因受力的作用而头朝北向,只是人体较重而不表现出来而已。论述至此,大家应该知道知霖为什么建议床头摆向应朝北了吧?
问题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我们只讨论了床头的摆向,但由于地磁场的南(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而不是正北,所以人体头部的更正确位置其实应该是朝西北方向而不是正北。但只要床头摆向朝北就可以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睡觉的姿势:身睡如弓效果好,向右侧卧负担轻。研究表明,“睡如弓”能够更好地平衡人体且能够恰到好处地减小地心对人体的作用力,并且“睡如弓”的形象更类于太极阴阳平衡图,颇符合睡眠要求。而直挺挺的睡姿则类于乾卦,但乾卦属阳主动,所以人体直立行走时强调昂首挺胸腰杆直,如果用之来进行求静之睡眠则不应该。又由于人体的心脏在身体左侧,所以向右侧卧可以减轻心脏承受的压力。综上所述,只要床头朝北,而右卧如弓睡则人体头部就恰好朝西北方向了。如果你对后天八卦图有研究,你一定会发现图中的乾卦恰好就在西北方向,乾卦不就代表人体的头部吗?这恐怕不能用巧合来概括吧!我们的祖先可真高明啊,几千年前得出的结论和我们今天得到的结论竟是一致,你说中医以及整个中华文化不是超越科学还能是什么?既然中医是超越科学的,那么就只有高智慧的人才能做好中医,否则当他的智慧无法理解比科学更科学的内容时,他就会说中医不科学!试想,中医仅凭望闻问切就能断病,这里面需要多大的智慧和心算推理啊!现在可好了,有了医疗器械,有些中医动不动就胸透验血,整一个医工的样子,尽管晓得这些化验十个病人当中只有一个才真正用得上,但为求心安也就都这样折腾了。这种做法把主次都调换过来了,再这样下去真不知是中西结合还是会变成挂着中医行西医。
当然,上面的论述是针对对理想的状态而言的,但我们都清楚一整觉睡下来,都是左右辗转的,并不一定会右卧不变,并且,如果饱食后休息,还是左卧舒服点。所以,这里说的只是一般的理想状态,这就像经典教我们一般最好在晚上十一点子时前开始睡觉,但有几个会一辈子都绝对地遵循?所以,只要床头摆向朝北,来个大概就可以了。
不过,值得提醒的是,上述论述只着眼于一般情况,实际操作还得兼顾其它因素加以考虑。比喻如果你将床头朝北摆向,但此时却使得床头挨近了房间内的洗手间,那么就只好不要朝北摆了,因为洗手间里的湿气对人体的影响要比地磁的影响要来得严重,所以也只好退而求其次了。
关于风水我们暂时论述到这里,但知霖在此要告诉大家的是,08年紫气东来,奥运后的中国正在走国运年,只是目前还在转运期所以有点混乱,但请放心,无论是地震灾难还是金融海啸,我们都能安全度过,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也是中医的世纪,好好地研习中医吧,我的朋友,我们会有一番作为的!现在少点智慧不要紧,多读点佛经、《道德经》、《黄帝内经》什么的,那里面全是智慧的结晶,读得多了人自然就拥有智慧了。
二、磁场对生物体的影响
磁场对植物会产生哪些影响呢?我们不妨先做一个试验。在一个潮湿的玻璃暗温室(温度在18~25℃)内,安置一个特定的架子,上面放有过滤纸,过滤纸的两端分别与放有水的容器相连,以便使过滤纸团能均匀地吸取水分。过滤纸的上面,放有两类干燥的、没有发过芽的玉米种子,并使其胚根分别朝着地球的南、北磁极。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玉米的种子慢慢地开始发芽。有趣的是,胚根朝向地球南磁极的那类玉米种子,要比胚根朝向地球北磁极的那类玉米种子早几昼夜发芽,并且还发现前者的根和茎,生长都比较粗壮,而后者的种子所发的芽,常常会产生弯向南磁极的形态。
为了探索其中的奥妙,有人还精心设计了一种试验设备。让种子处在强度高达4000高斯的永久磁铁中、结果有趣地发现种子的幼根仿佛在避开磁场的影响,而偏向磁场较弱的一边。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工作者经过了几年的研究发现,原来植物的有机体,是具有一定的磁场和极性的,并且有机体的磁场是不能对称的。一般说来,负极往往比正极强,所以植物的种子在黑暗中发芽时,不管种子的胚芽朝哪一个方向,而新芽根部是朝向南方的。由于植物的根类似于动物的脚,其性属阴,所以新芽根部主要朝向南方阳性极位以求阴阳平衡,这很容易理解。
经过研究,科学工作者还发现弱磁场不但能促进细胞的分裂,而且也能促进细胞的生长,所以受恒定弱磁场刺激的植物,要比未受弱磁场刺激的根部扎得深一些,而强磁场却与此相反,它能起到阻碍植物深扎根的作用。
有关试验还表明,当种子处在磁场中不同的位置时,如果磁场能加强它的负极,则种子的发芽就比较迅速和粗壮;相反,如果磁场能加强它的正极,则种子的发育不仅变得迟缓,而且容易患病死亡。这一点在人体上也是如此:负磁场会凝聚能量,对人体特别是头部产生有益效应;而正磁场则会消耗能量,引起压力效应。由于地球的负磁场在地理北极,所以头朝北睡会产生有益效应而使人更加健康。
磁场对动物的生命活动的影响就更加明显。
我们知道,信鸽辨别方向的能力特别强,即使上海的信鸽带到新疆放飞,它仍然会飞回上海。路途中就是碰到狂风暴雨,它也不会迷失方向。为什么它有这么大的辨别方向的本领呢?科学家对信鸽进行研究,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把磁棒和铜棒分别绑在一些鸽子身上,然后运到很远的地方放飞,并选择在阴天进行。结果很有趣,绑着铜棒的鸽子,飞行方向正确,都安全返回主人家。而那些绑着磁棒的鸽子却满天飞,从此失去了方向。这个实验说明鸽子能利用地磁场导向。绑了磁棒的鸽子,识别地磁场的本领受到磁棒的干扰,自然也就迷失方向。
有的鱼儿,把它放进陌生的静水池里,它也是朝着南北方向游动。有种白蚁能在南北方向上建巢,因此称这种白蚁为“罗盘白蚁”。人们很早就发现白蚁常常按照磁场的方向来休息。有人曾经故意把它按东西方向横放着,然后拿到磁场非常强的人造磁场中,发现它仍会按照新的磁场方向挪动身体的位置。甚至细菌也会对地磁场有感受之能力。有一种细菌,总是一头朝南,一头朝北。从不在东西方向上“躺”着。这就充分说明它也有感知地磁场的本领。
研究还发现鼠类在很强的均匀磁场中,生长缓慢而且短命;在不均匀的磁场内,其死亡率会增加;在高达3000~4000高斯的稳定磁场下,能使它性欲周期消失;在经过永久磁铁磁场作用的老鼠,对于通常情况可以致死的辐射剂量,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尽管人类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好,但磁场对人体的影响,也是相当的明显。据实验测试,人在2000奥斯特的磁场中停留15分钟,对身体还不至于造成危害,如突然靠近加速器磁场时,会立刻失去辨别方向的能力,稍等片刻后,方能适应。当人们突然离开加速器时,又将产生刚进入磁场时的同样反应。如果人长期在高磁区活动,则其身体状况会变得越来越差,开车发生车祸的几率也更加之大,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当然,任何东西都有好的一面与不好的一面。吸烟不是有害健康吗?可烟是行气的呀;人参不是大补元气吗?可吃多了也会致人于死地呀!我们不吸收点太阳能不行,但整天的曝晒也有害于身体。所以,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如何合理地利用磁场并使其有益于人体健康。
磁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扁鹊就曾用磁石做枕,为秦穆公治疗偏头疾。但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磁石主要被当作一种天然药石内服,医治各种疾病。到唐代,磁石逐渐由内服药发展成为物理治疗方法。据唐代冯赞所著《云中杂记》记述,“益精者,无如磁石,以为益枕,可老而不昏,宁王宫中多用之”。我国古代医学始终领先世界,古人不但提出预防为主的养生理念,而且在使用磁石枕的过程中,发现其抗衰老、防止老年痴呆的功效,并在王宫中普及。国外应用磁石治病也有相关记载:古希腊盖伦在公元二世纪曾用磁石治腹泻,十一世纪阿拉伯名医阿维森纳用磁石治疗肝、脾疾病等。
但是,人类磁医学的实践一直以使用天然磁石为主,理论研究没有明显进展。直到19世纪末,西方才出现人工制造的磁疗器械。这一时期,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很快,西方学者不断举行各种学术会议,讨论生物磁学方面的问题。随着新的现象、新的效应、新的理论、新的应用不断涌现,人类方对磁医学开始深入和系统的研究。1956年日本制成磁性带、磁帽和磁床治疗高血压、失眠、肩周炎和神经衰弱等;1973年美国有利用“超导磁体”杀死体内肿瘤细胞的报道。
三、磁场作用的机理
美国化学家彼德·阿格雷率先发现磁场保健的机理。他发现,人体细胞膜上存在着很多直径2纳米的水通道,经血液循环运来的营养物质,必须由小分子团水携带穿过水通道进入细胞。磁场可以将体液中的大分子团水切割成0.5纳米的小分子团水,同时防止红细胞聚集,帮助人体实现物质交换。
在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磁场对癌证的医疗作用及其机理。
人体会经由氧化作用以及离子流动产生变化的电流而产生自身的磁场。人体磁场中脑部为正(N)极,脚部为负(S)极。每当人体遭遇不同种类的创伤时,该创伤部位的电场和磁场恒为正极性。透过经络与神经系统的机转,身体会集中体内的负电磁能到达该患部供其痊愈之用。
能够启动愈合的前提是必须维持在负极磁场,否则的话愈合不可能发生。愈合的过程中绝对地需要处于负极磁场,负极磁场具碱性化作用。必须在碱性的地方才能产生愈合,因为酸性环境中得不到氧。唯有在碱性环境中才有分子氧。我们的血液pH值在7.4±0.05附近,呈弱碱性。一旦酸性化就会生病而显现出种种证状。所有酸性化的部位都处于发炎状态,像关节炎就是,如果在脑部的话就会产生精神异常。
中医所说的痰与西医所谓的炎其实是一类东西,只是认识的层面不同。“痰”字是由“炎”再加一个病字头结合而成,可以理解为使人致病的炎。但中医所说的痰由于包括实质的以及那无形的炎,所以中医在这方面的认识就比较广义一些。但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清楚这种致病物质是由“火”引起的,并且还是两个火,说明火势还挺大。火在中医指代一切象火的物质,但在西医那里则可以认为是由酸性化所导致的结果。西医的认识其实也很有道理,只要我们稍懂点化学,就知道酸诸如盐酸、硫酸之类,具有很强的消化、腐蚀性,这不是火所表现的作用还能是什么?所以,在这里中西医完全可以像物理认识光那样结合在一起。
我们的身体必需保持在弱碱性状态。唯有负磁场才能保持身体在碱性状态。为什么说负磁场能保持身体在碱性状态呢?这是美国学者Dr. Albert Roy Davis在1936年就发现的一个重要规律。归纳起来就是:正磁场效应:带正电、氧化、酸性化、活化、兴奋、压力、顺时针转;负磁场效应:带负电、还原、碱性化、放松、镇静、抗压、逆时针转。这个对于我们学中医的来说一点也不难理解。这里说的什么正负磁场,不就都蕴涵在老祖宗那阴阳学说当中吗!阳主动阴主静,所以正磁场能使人兴奋、酸性化等等,而负磁场则使人镇静、碱性化等等,这几千年前老祖宗就归纳出来了,并且阴阳学说还在这些基础上扩展到整个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这不是超越科学还能是什么?不过可悲的是,现在还有人在争论中医是否科学,真是开玩笑,没有一定智慧的人,能讨论出什么结果?而有了智慧的人,心里清楚这根本就无法讨论:道可道,非常道!
但是,并非只能靠身体平衡机制动用体内的负磁能才能达到目的,只要懂得用人造磁铁的负磁场外加地置于患部,身体就会出现像是启动体内自身的负磁能一样的反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放心地使用负磁能的原因。
正常细胞是碱性的,否则氧无法存在,也就不能制造能量。名为ATP的能量物质中需藉由氧产生氧化磷酸化,才能由ADP变成ATP。这是碱性的,也必须有充分且易得的氧才可以的。这是正常人体制造能量的唯一方式。人体细胞有能力以这种方式产生能量,但是感染性微生物(细菌、病毒、肠内寄生虫)和癌细胞则另以他法,称之为发酵性磷酸化。它们以不需要氧的发酵作用制造其所需的ATP。事实上,如果在氧分子充裕的地方,它就起不了作用。只要有氧和碱性状态就会限制其作用,因为它必须在酸性和低氧或无氧时才会产生。
人体细胞有能力以氧化磷酸化制造ATP或限制其发酵磷酸化发生。但当我们过度运动而耗掉体内的ATP,却还得持续再运动而发生缺氧时,肌肉细胞将转而以发酵磷酸化作用制造ATP,不过这通常是暂时性的。以这种发酵方式产生的ATP并不适于人类生命,却是癌细胞和细菌、霉菌、病毒以及体内寄生虫之所需。
所以说,在一般情况下,正常细胞好多氧和正常pH的碱性状态,而癌细胞则好缺氧和酸性状态。并且,这两种制造能量的机转完全无法兼容,只能有其中一种作用存在,永远无法同时起作用。
那么,人体何以会酸性化呢?通常是对食物、化学药剂、空气污染和毒物而引起的不适性所致。它们会使身体局部,甚至全身酸性化,不过通常在呈现证状的患部酸性化比较严重。擦伤、发炎、感染等等都是酸性的。任何会使身体局部酸性化的东西,久而久之都会发展成易于致癌的体质。个人对于食物的反应(免疫过敏、非免疫不适反应和药物反应)造成易于致癌的体质,并且会加速其恶化。
体内一旦有致癌物,那么每天体内会受伤的DNA数以万计。只要细胞有充分的氧和碱性环境,其DNA即可康复(修补),人体随时都在修补DNA,但是假如是处于酸性状态的话就无法修补。而癌细胞都是处于酸性化状态,一旦其DNA受伤当然就无法自行修补。所以击败癌细胞的法则是制造癌细胞无法存活的条件。
有研究学者发现身体的负磁能具有愈合力。以磁石的负磁能的愈合力治疗时,磁石的面积必须大于癌证的部位,强度必须足以穿透且需持续地曝露,才能杀死癌细胞或加以修补并恢复成为功能正常的细胞。以现有的磁疗知识与疗效,此法虽然还没有发展成熟,但知霖相信这将是下一个新兴医学的开始。
真的,这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实在足以成为一门新兴的医学。以负磁有氧的机转治癌的新方向远非现阶段以手术割除或杀菌消毒的旧思维可比。而我们所提出的学术理论大部分都是医学界早已接受的而非凭空想象,但愿诸学者能重视之并更深入地研究之。
知霖清楚地记得,曾有一位叶姓学生的爷爷患肺癌且是晚期,他倒也看得开,自个找个风水宝地好好休息准备见马克思去了。谁知不出半年马克思没见着,回头一检查竟然是肺癌不见了。我当时甚为惊奇,论其药方不外芡实一类补益药物,按理绝不会达到如此效果。基于对风水的深刻认识,我才发现与此关系密切。盖水乃极性分子,是最能吸附储藏能量的一类物质,而流动着的风会将这些带满微波能量的水分子送到不同的地方,其中一部分当然就被人体吸收并利用了,于是这些负磁能量改善了其机体之内环境,所以有此奇效。风水哪是什么唯心之说,分明是实实在在的唯物主义啊!并且,风水学说不仅研究地理形势,更研究太阳、月亮、北极星等等天文现象,只不过其作用媒介主要是风与水,故以为名,非迷信也!
四、如何利用磁场能量
论述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明白为什么现在普遍会有“血浊万病到,万病由酸起”这样的说法了。这是在强调人体必须酸碱平衡,也就是阴阳调和时人才能健康无病,但现代人的体质都偏向于酸性化,所以现代病的主要病因是由人体内的“酸毒偏高”而引起,酸毒偏高也就是人体致病的惟一原因。
为何阴阳失调谓之病?阴阳失调也涵盖酸碱失衡,人体血液的酸碱值(PH值)于7.4±0.05时,最适合细胞的生存。“阴阳失调”系指人体的体液、血液的酸碱度相差过大时,也就是太偏向于强碱或强酸时都将使细胞无法生存,当细胞无法生存而大量死亡时,人体就会生病。日本大阪大学的片濑淡博士于《钙离子医学》一书中亦指出:“大部分的疾病,均以内因的存在为前提才可成立,如无内因,纵有外因(如细菌、病毒等)的作用,疾病亦不能形成,故疾病发生与否,即在于内因存在的有无而已。”又说:“内因的成立是由于酸碱失调,引起机能与形体的变化而形成于人体的一种状态,除此之外无他。当身体已具有这种体质的变化时,各种疾病即随着各种不同外因的作用而开始发生,即诸病系以异常体质为惟一的原因才会发生。”这就是片濑淡博士极力倡导万病一元论的理由,其中有句“各种疾病即随着各种不同外因的作用而开始发生” 的话,这也就说明了现代医学的万种病名之由来,又说“诸病系以异常体质为惟一的原因才会发生”,所谓异常体质即指酸碱失衡。由此可见,古今中外的医学都强调人体酸碱平衡时才能健康无病,而酸碱失衡也就是致病的惟一原因。对应地,利用磁场能量就能很好地调和这种酸碱失衡现象。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个有益于人体的负磁场呢?
据报道,患有双侧面瘫达半年之久的患者李某,经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李平教授采用恒定负磁场有氧疗法15天的精心治疗,又恢复了往日的容颜与项部功能。李教授介绍,恒定负磁场有氧疗法,主要利用磁吸针负压吸附原理,使磁吸点压在相应穴位上,使针灸和点穴融为一体,通过集束磁线达到针灸的目的,其主要特点是无疼痛、无创伤、见效快、治愈率高。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恒定负磁场有氧疗法的最佳部位就在我们所说的经络穴位处,这个由于我们基于对经络是属于能量层次的深刻认识,相信对此不难理解。总之,利用磁场来治病,最好是按照中医穴位或阿是穴来治疗,否则疗效甚微。而作为与宇宙交通的穴位,微波能量通过其进入经络深处并发生治疗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我们在“经络本质已被中国证明”一文中的相关论证。
或许你会问,月球上并没有类似于地球这样的磁场,那么那些登月的宇航员是否就因此而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应呢?回答是肯定的。20世纪60年代,航空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然而,频繁的太空活动后,宇航员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亚健康状态。在对宇航员身体机能进行全方位监测后,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现象是由于缺磁影响人体新陈代谢。医学家称之为“磁饥饿证”。但由于月球上还是存在着那些来自宇宙深处的诸如4800兆赫之类的微波能量,并且一般生物体也就是宇航员的食物中也储藏着不少物质的以及微波的能量,所以登月人员并没有因此而丧失生命。
但是,如何获得使人一日受磁不超过100高斯,又能穿透人体的理想的磁场环境,成为人工模拟磁场的技术难题。1974年,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科学家们把中医的经络和生物中的磁场作为一项重大课题进行研究,为磁疗学研究指明方向。1995年,我国学者李银祥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的科学家的协作下,共同攻破了这个科学难题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14项专利。
另外,由于膻中穴是为心经聚集能量的一个穴位,而百会穴是最能直接影响大脑活动的地方,所以如果我们经常用人体磁场或外来的良性负磁场对这些部位进行补充能量,则有明显的开启心智、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在这里知霖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曲肘抬臂,两掌稍用力进行前后摩擦,直至发热,然后两掌错开且不要接触,稍后继续重复此动作,前后共做九遍。最后将左手劳宫穴对准膻中穴,右手劳宫穴对准百会穴,以输导能量至手凉方毕。记住不要接触,否则这些能量会四散中和而效果不佳。
是文至此,本文完毕,但愿大家能有所收获。
|
|
少林扫地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