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形意拳讲究有力走中间无力走两边,这里又蕴含一个诀窍叫生死门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5062次阅读 7次回复
阅读排行
青桅
2016-5-17 08:28:09
其实,我是学现代搏击出身的,虽然我当年水平不高。
我在当年出门学武,在武馆的第一场实战,就吃了亏。
不是对方比我高,而是我有百分之百必胜把握的前提下,点到为止,从而被对方穷追猛打,吃了亏。一下子就形成了消极性的神经反射。以后每次跟这个人打,都吃亏。两次之后,专门在他跟别人实战的时候,去观察,然后利用值日的一天自己偷偷在寝室练拳,改了自己很多习惯和实战式,把侧身对敌,改为正身对敌。从而战而胜之。
后期的 一些实践,遇到我认为是高手的,我往往能够轻易取胜,而一些没练过武术的朋友,跟他们玩闹,却往往拖泥带水,灰头土脸。不是我输了,而是现代搏击实在是不太适合玩闹。你真打,朋友会生气。你不真打,朋友蹬鼻子上脸了,你就灰头土脸很狼狈。


这个经历,决定了,我之后大力提倡传统武术风格的实战交手。
包括我早年的散打小师弟桃林,身大力不亏,敢打,但是,遇到的对手不敢打,往往实战式就距离他两三米,他一上去,人家就跑。。。
前段时间我在别的帖子讲这段经历,我本地武馆的散打师父说,桃林练三个月,能打死某位自称冠军的人,实际上,在狭小的武馆的场地上,五个月后,桃林追着人打,一下也没打到,反而被打的嘴出血。
他当年,也是为了打不到人儿烦恼。
后来我结婚的时候,见到我师父,我师父讲了一些东西,让他很兴奋,说,以后再也不愁打不到人了。
其实,他看到的,就是我师父的控制型打法。
可惜的是,我带他去跟师父学习的时候,赶上师父临时加班,没学到,他可能觉得我是故意的,就不再提跟我师父学拳了。

闲话说的有点多。
讲擂台竞技,传统武术总体还是不如现代搏击。因为所谓现代搏击很多技术都是围绕规则的。
但是,讲广泛的适应性,现代搏击其实是不如传统武术。


所谓控制,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
这里包括进身前怎么接?进身后怎么控制?
这一点,太极拳可能跟形意拳还不一样。
形意拳讲究有力走中间,无力走两边,这里又蕴含一个诀窍,叫生死门。


朵姬

2016-5-17 08:28:17

“有力走中间,无力走两边。”太极一样尊循。太极并不是只有走化。真打起来,一样生猛。一样摧枯拉朽。若只想走化,也是陷入自己设定的套子了,连个普通人也打不了了,因为人家没套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关于传武与现代搏击的比较,我认为与规则无关。传武顶尖人才少,而且缺少竞技体育的基因。大众看到的传武,只是冰山一角。不像现代搏击那么直观透明。所以评价呈高低两极,鲜有客观的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拳击的反击技术里边专项基本练习有格挡反击,躲闪反击,下潜反击,摇闪反击,专项高级练习有侧闪反击,后退反击。这都是基础练习,不说职业拳手,就是正经学习的业余爱好者也要定期的通过实战或者条件实战练习这些动作,形成反应习惯。你说的真不是武术里独有的。各种搏击技术里边都有躲闪和反击的练习,只是因规则不同略有不同,最后,静是静,动是动,两个世界,两种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先控后打啊,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是控的同时打。不需要控制住,只需要让对方僵一瞬间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重醉梦

2016-5-17 08:30:42

不招不架就是一下犯了招架十下八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桃暮昙

2016-5-17 08:30:53

控打,打控,一个身法里有多种动作和变化。这东西确实是传统武术的精髓,而且如果从小练这个,有7、8年的功夫,完全不需要练别的,够吃一辈子。


但是问题来了:“在现代社会,练这个有啥用?”这话某位老师昨天问我的,在我提出想练这个的意愿之后。


上乘武功,门槛(个人的素质、财力、精力)太高,这就导致其普及性急剧下降,看起来就不如散打拳击那么简单实用。再加上如今的中国社会,我们对武术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能练出来的自然是越来越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现在的人已经把传武的步法身法忘了,一个个只会接手,对付搏击这类的接手接不过来的就认为传武不行,都忘记了可以身法近身……看现在的视频,已经见不到几个用上了身法步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7

朵姬

2016-5-17 08:28:17

“有力走中间,无力走两边。”太极一样尊循。太极并不是只有走化。真打起来,一样生猛。一样摧枯拉朽。若只想走化,也是陷入自己设定的套子了,连个普通人也打不了了,因为人家没套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关于传武与现代搏击的比较,我认为与规则无关。传武顶尖人才少,而且缺少竞技体育的基因。大众看到的传武,只是冰山一角。不像现代搏击那么直观透明。所以评价呈高低两极,鲜有客观的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拳击的反击技术里边专项基本练习有格挡反击,躲闪反击,下潜反击,摇闪反击,专项高级练习有侧闪反击,后退反击。这都是基础练习,不说职业拳手,就是正经学习的业余爱好者也要定期的通过实战或者条件实战练习这些动作,形成反应习惯。你说的真不是武术里独有的。各种搏击技术里边都有躲闪和反击的练习,只是因规则不同略有不同,最后,静是静,动是动,两个世界,两种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先控后打啊,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是控的同时打。不需要控制住,只需要让对方僵一瞬间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重醉梦

2016-5-17 08:30:42

不招不架就是一下犯了招架十下八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桃暮昙

2016-5-17 08:30:53

控打,打控,一个身法里有多种动作和变化。这东西确实是传统武术的精髓,而且如果从小练这个,有7、8年的功夫,完全不需要练别的,够吃一辈子。


但是问题来了:“在现代社会,练这个有啥用?”这话某位老师昨天问我的,在我提出想练这个的意愿之后。


上乘武功,门槛(个人的素质、财力、精力)太高,这就导致其普及性急剧下降,看起来就不如散打拳击那么简单实用。再加上如今的中国社会,我们对武术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能练出来的自然是越来越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现在的人已经把传武的步法身法忘了,一个个只会接手,对付搏击这类的接手接不过来的就认为传武不行,都忘记了可以身法近身……看现在的视频,已经见不到几个用上了身法步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