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电话: 400 4567 8910
返回顶部
刨除很多传说和存在疑点的所谓证据,说太极拳和道家有关系的无外乎两个论据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31631次阅读 3次回复
阅读排行
当喧嚣过后,又要讨论这些永远讨论不完的话题了。我记得以前也非常喜欢谈论。但是直接说某些结论难免太粗暴,很难说服别人。所以静下心来,把事情捋捋。


刨除很多传说和存在疑点的所谓证据,说太极拳和道家有关系的,无外乎两个论据:
1. 太极拳的某些传承中有所谓内功的修炼。包括气,不对,炁,反正就那玩意。包括要入静等等。太极阴阳是到家理论。以柔克刚等等。
2. 很多门派拜张三丰为祖师。


其实这两个论据并不能构成和道家的关系。因为很多传统文化互相浸润。练气功的还常引用孟子的气以直养而无害。庄子还说孔子教颜回听息之法。佛家也有很多修炼方法。这些难免影响武术。而这些影响不局限于太极拳。很多少林武功都讲究打坐,养气,等等。


反过来,道家的丹道可是更复杂完备,太极拳相去甚远。你要真练道家的东西,当知太极拳其实是小儿科。就说那慢练的太极拳套路,还远没达到道家的完美境界。


太极阴阳学说也非道家所创和独有。本是儒家所创,广泛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


以柔克刚。参照日本柔道的创始人陈元赟的生平介绍。结合少林柔拳和大明擒人术,创柔道。可见当时以柔克刚的武术已经成为潮流,而且少林也有。那时正是明末清初,和陈王廷是一代人。

祖师爷的问题,要考虑各种情况。比如说一种,某派太极拳为了能吸引学员,不愿意说自己门派的太极拳是从其他派学来的,自然会扯张三丰祖师。比如某派,其内部都有不同声音,有扯张三丰的,也有说不是的。这里就不点名了。


杨露禅当年去陈家沟学拳,这个是争论比较少的。那么学了拳回来,经介绍去给京城贵族们教拳,一下子从农民堆儿里跳到贵族群里。这时候要说我的拳是农民那学来的,一来这些贵族也会觉得不爽(现在不也说太极拳不可能是农民创的人吗?),二来这农民为什么会有这么厉害的拳,偷偷的练,是不是想要造反啊。


陈长兴和杨露禅可有明确师徒关系?参见西游记里菩提祖师对孙悟空说,以后绝不可以说你的本事是我教的。陈家数代人习练这锻炼经筋的农民拳,干活练功,这是要等着有朝一日反清复明吧。


再看看各行各业的祖师爷,有的能让你笑出隔夜饭。那时候各个职业给自己找厉害的祖师爷,千万别当真
看太极拳的传承,首先要看套路。五大派太极拳,加上赵堡,就算六大派。其主要的招牌套路,都是一种编排。


如果真的道家拳,又何必俗不可耐的遵循农民拳的套路编排呢?


但是太极拳和道家就没有关系吗?其实关系总能扯上的。


如果你是个想要把太极拳纳入道家的人,你有太多办法了。你可以把全世界的各种事物都扯上道家。


因为,这本来就是哲学做的事情。任何哲学,就是要用自己的理论,解释过去。(但是他们不能发展未来,他们永远是马后炮)
太极拳的本质确实有点仙风道骨的。我一直喜欢说经络。经筋。这本来就跟中医的经络学说密不可分。


其次这缠丝动作,真的是太完美了,棚,肘,挤,采,按,列,捋,靠。一圈之内。处处周期。如正弦曲线般连续,光滑,无穷可导。而完成这一圆润如蛇的动作的,却是硬邦邦的几节骨头。


就这个动作,就能揉进去太多的哲学进去了。比如我根据经筋的调用,可以用先天八卦来对应这八个劲别。
因为两千多年来,人体的特点并没有什么变化。所以,本来就有的规律,完全可以被很多人重新发现。


所以练习太极拳,在没有明师的情况下,可以自己为师。这样反倒是捷径。


理论太多,太乱,解释的太多,太乱。所以与其去研究不知真伪,水平不知深浅的理论,不如静下心来,叩问自己的本心。


所以能入静,对于自学者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但不能因此就说这是佛家拳。


我以梵我一如为指导思想,静心寻太极拳真谛,但不能因此说我练的是婆罗门教太极拳。


不可张冠李戴。


所以,以道家指导太极拳练习,和借太极拳来修道,这些都可以,但不能因此说两者有关系。
王征南墓志铭。里面提到张三峰的内家拳。也是有疑问的。


作者黄某的儿子跟随王征南学拳,王征南去世了。于是黄某写墓志铭。


里面提到内家拳来历,说张三丰创的,后来传到王征南,可是偏偏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是没连上,只是简单的说后来传到某某某。那这可信度就陡降。因为他有什么本事能考证那么多年代?当是有什么传承谱,可是为什么不全?中间为什么断了那么多年?


所以扯虎皮拉大旗是很有可能的。
经筋是一条线索。少林有理论有实践。各种武术都有。自然门还有专门手段练胳膊一圈的肌肉。但是巧用经筋而画圈成八法,则是太极拳所独有特征。褚博士的画圈就很不错
十三势拳论的作者定是得了真传,但是他却说,长拳者。。。长拳是什么拳?
多年前我提出长拳或是缠拳的谐音。但此观点早也有人提出。因为世俗之长拳,实在和十三势提到的八法等特征迥异
空手道也有画圈练习。然而和通背的摇肩类似,还不是一圈八法之圆润的太极拳境界
前两天看了一下蛇拳,不行啊。远不如陈氏太极拳?。最柔的柔拳当如陈式太极拳的某些演练风格了
老子说专气致柔,那些话都是反问。很明显的,爱民如子,能无为乎?显然不能。谁对自己儿子无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就是**的意思。刍是吃草的几个家畜。所以老子很怀疑专气致柔的那套。所以不要瞎联系。后世道家早已经背叛了老庄
我其实还没有否认张三丰创拳论。因为真的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希望坚信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能给点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珞叨

2017-6-6 08:21:02

各师各法,各祖各宗,别争论了,再争论一千年还是那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实,万法归宗。当你懂得了大道理,所有的小道理全部符合大道理。就好比上山的路有很多条,只有在山下的人才会争论那条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松溪派内家拳比陈王廷的古老,算是武当太极源流的一个佐证,在道家修仙体系里,太极拳算是导引和行气的结合,太极拳本身也要配合站桩与筑基功的练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3

珞叨

2017-6-6 08:21:02

各师各法,各祖各宗,别争论了,再争论一千年还是那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实,万法归宗。当你懂得了大道理,所有的小道理全部符合大道理。就好比上山的路有很多条,只有在山下的人才会争论那条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松溪派内家拳比陈王廷的古老,算是武当太极源流的一个佐证,在道家修仙体系里,太极拳算是导引和行气的结合,太极拳本身也要配合站桩与筑基功的练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