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太极拳之“胯”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1536次阅读 0次回复
太极拳之“胯”

    对于太极拳中胯的问题历来议论不多,对胯的重要性也鲜有提及,往往笼而统之为“腰际”、“腰隙”或者“腰胯”。即便如此,也是强调“腰”的作用,对胯几乎忽略不提。其实,这是太极拳修练的一大误区。
    这里,我们首先要理清一个概念,腰胯的“腰”是指人类身体臀上胁下中间部分。而“胯”是指人类的骨骼的一部分。即胯骨,她是组成骨盆的大骨,左右各一,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统称为髋骨。因此,腰和胯是人体两个不同部位的称谓,其含义也不同。腰体现在外,而胯则隐于内。正因为胯的隐蔽性,前人在阐述太极拳要求时不好说,或者说不清。但是,太极拳真正发劲打人力量的来源就是胯骨。所以,拳师界有“传拳不传胯”一说,将胯的练法和用法当作珍贵的看家功夫,不轻易传人。
    胯的重要性体现在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中。它的头一句“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的“腰隙”就是指胯的部位。对于“腰隙”的理解很多人解释为“命门”,比如沈寿先生说,“腰隙,腰部孔穴,这里指腰之后部第二、三腰椎之间的‘命门’穴位”。也有人认为是“丹田”,比如冯志强先生说,“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是指意气之源在丹田,腰隙即丹田。”
    笔者对“命门说”和“丹田说”均不能苟同。丹田说与人体构造不符,命门说有一定道理,但也解释不了“隙”。“隙”是缝,是裂缝,很细很小的缝。从人体骨骼结构上说,腰隙是指腰椎与胯骨的契合处,笔者称之为榫头处。这符合“隙”的含义。
    笔者结合自己练拳体会认为,此处轻微的变换不仅是重心的转换或调整,而且是发劲的源泉。比如,我捋对方左手,自己重心不能在右腿,而应在左腿,这就要求右胯走弧行向左胯转化,看似重心在右,实则在左;对方见被捋将要前倾失势回撤时,此时,我正好胯已移向左边,即可顺劲蹉步向前方放劲,这样劲整威力大。太极拳架及推手中腰胯间隙转化比比皆是。太极拳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就是不断转化或调整自己重心,而拨动、控制对方重心。转换、调整、控制、拨动、发放全在腰隙,主要是胯骨。以故“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王宗岳时代中国还没有人体解剖学,人们对人体骨骼结构不了解,所以,王宗岳只能根据中医学的理解来解释胯的作用,运用了“腰隙“一词。应该说是准确的。设想,王宗岳如果是指“命门”或“丹田”,他完全可以直接用这两个词。因为,“命门”和“丹田” 不仅是中医人体穴位两个重要穴位,而且在中国武术中是最普遍、最具重要性的练功词汇。王宗岳在指导人们练习太极拳的《十三势行功歌》里不会故弄玄虚地造出“腰隙”一词,正是因为“命门”、“丹田”无法正确表达胯的含义,王宗岳才想到以“腰隙”来说明,可谓用心良苦啊!
    太极拳发劲的源泉来自胯骨,再由胯骨带动脊骨, 进而带动四肢筋骨发劲的,即所谓“节节贯通”是也!从这个意义上说,太极拳发的是“筋骨劲”。以筋骨发力, 是太极拳不同於其他拳术之处.。其他拳术, 都以肌肉发力见长, 所以练西洋拳者, 背肌发达; 练跆拳道者, 腿肌发达。太极拳者, 不大可能练出什么肌肉, 练得出肌肉的就不是太极拳。所以,一般说来,太极高手是最没有健美的“样子”的。
    我们在练习、教授太极拳时,一再要求“用意不用力”。而这个“用意不用力”既不怎么好理解,也多引起争论。 如果我们换一种说法,叫“用骨不用(肌)肉”, 是否令人更加明白呢? 因为太极拳要求我们以超乎正常的训练方式, 细致深入地控制到骨骼。
    我们常说“太极处处都是手”,是这样吗?当然是!只要我们对自己周身每节骨头都能号令, 无论对方碰到我身上任何部位, 我都能立即就在该部位进行化解、反击,就能做到“浑身都是手”!所谓“全身是手手非手”也!
    既然胯骨如此重要,那如何练就胯?首先要学会开胯,将胯根打开,以使胯关节松开。我们知道,腰部的左右旋转和腿部的虚实转换,是靠胯关节的松活来完成的。如果两个胯关节不打开,死顶住骨盆,腰也难以起到车轴的作用。
    “开胯”的要求,一般有两层意思,一是机械性开胯。根据人体胯的关节和肌肉僵硬性,要拉胯,每天压胯,有正压、侧压等。再者拉大马步,两膝盖螺旋外展、平面旋转,以使大腿根部产生拉力。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可使胯关节和肌肉拉开变长,具有一定韧性。二是内功性开胯。在机械性开胯基础上,通过意念,两膝先外展后微微内合,胯根松开,用意念致使胯骨部位收束、开放、旋转整合起来,带动全身骨骼连动。比如,在盘架子中的陈氏拳单鞭势、斜形拗步势、前膛拗步势,右(左)膝外展旋转,以身领手,丹田运转,势子结束时两膝微微内合,使胯开撑,一系列的上下相随,胯松开是也!外形如城墙之拱门,达到了“胯撑裆圆”的要求。
    其次,行拳、盘架要慢练。慢才能体会内在的气息运行、骨节的催动。笔者盘架陈氏一路拳最慢练时达25分钟,现在行一路拳也要15分钟。盘的这样慢,是要体会“用骨不用肉”的骨骼的节节推劲,如果盘得快,7—8分钟练完,是无法体会气息、骨骼运动的。通过这样的修练,再复而快时,才能快得顺、快得整、快得浑身都是手。
    行拳、盘架、推手、散形皆由丹田统领,以胯根为主宰,带动周身骨骼节节运动,化则节节分解。发则节节催劲。依靠胯部运动来传劲发力,外形似乎是手在发劲,实则胯在催动手之劲。比如,陈氏拳“青龙出水”势,右手自胸前由上自下弧行向右前上发劲,实际胯在右经左再到右旋转运动,方能发出右手抖弹之劲。再比如,对方封住我右手并向我发劲,而我虽然被封住右手,但我腰胯随即向左转换,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沓,不进则罢,若进必然使对方落空,因为胯的移动已使我的重心变化,而我重心一变,则可相机得势使对方失去重心而倾斜跌出。这是“松胯活裆”的结果。久而久之,心意合一,由内达外、浑然一体。
    对胯我们不仅要引起高度重视,更要努力践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