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运动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长时间运动后十分疲惫,这时洗个热水澡或按摩,会感到非常舒服。这种方式能够消除肌肉的僵硬和疲劳,是否也能消除内脏的疲劳呢?
这确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因为我们不可能直接用手按摩内脏,一般只有靠多休息。采用本文介绍的超级恢复技术,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神 奇 的 效 果
超级恢复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呼吸方法。他不仅能使训练后的内脏疲劳很快消除,迅速平息训练造成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应邀状态,化解促分解代谢激素对肌肉恢复和增长的不利影响,而且能立即增强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给肌肉输送的营养素和氧气,促进肌肉快速恢复、增长。
此外,实践证明,该技术还具有更可贵的价值,如极大的增强人体对疾病的自然治愈力,增强消化系统功能和心肺功能,培养坚定的意志品质,改善心理状态,控制情绪,集中注意力等,对我们远离疾病和保持良好的训练生活心态和赛前心里调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横 膈 膜 的 秘 密
横膈膜并不是“膜”,而是覆盖在腹部内脏上像降落伞般的肌肉,是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膜状肌肉。横膈膜收缩,胸腔扩大,腹腔相应变小;横膈膜舒张,胸腔变小,腹腔变大。
通常横膈膜是不太活动的。若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深呼气,它就会像收缩的降落伞,压缩全部内脏,犹如按摩内脏,给胃、肠、肝、肾等所有器官带来强烈的刺激,迫使内脏中的静脉血快速返回心脏。一旦完成呼气,横膈膜又会像伞一样张开,腹部内脏立即放松,吸入新鲜的动脉血。如此往复循环,体内的血液循环就会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大量富含营养和氧气的动脉血就能促进肌肉更快的恢复和增长。
超 级 恢 复 效 果
细胞中有一种物质叫做“线粒体”。线粒体有如细胞内的小能源加工厂,能利用氧气分解葡萄糖,生产能源物质ATP(三磷酸腺苷)。
氧气越多,线粒体制造ATP的量就越大。在无氧状态下,他生产ATP的量非常小,约为有氧状态下的1/20。
研究表明,使用超级呼吸法摄取的血氧量大大增加,线粒体内的APT产量会呈几何级数增加,这对训练后的身体恢复非常重要,功效神奇。
此外,超级呼吸技术还能抑制交感神经的作用,增强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相反,如交感神经会令血压上升,副交感神经则令血压下降。两者对立统一,调节心脏搏动和消化等活动,相互牵制。唯有呼吸例外,虽然交感神经促进呼吸,副交感神经能抑制呼吸,但呼吸却是唯一可以用意志控制的活动。通过有意识的改变呼吸方法,反而能把自律神经至于支配之下,超级呼吸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通过改变呼吸方法反过来调节神经活动的。
训练结束后,由于交感神经的作用,呼吸会很急促,心跳很快,血压较高。此时,进行20-30分钟超级呼吸练习,则能很快抑制交感神经的应激反应,使身体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先 让 肺 变 空
我们从小学会的呼吸运动,都是要求先深深吸一口气,然后再缓缓吐气。这样做不仅容易生厌,难以坚持,而且效果不好。
超级呼吸技术采用的呼吸方法(不妨称之为超级呼吸法)则要求先呼后吸,这是符合自然的呼吸方法,其精髓即在于横膈膜的运动。
呼 气 60 秒
超级呼吸法的要领就是做长呼气。10秒、20秒的长呼气并不难超过30秒的长呼气,只要稍微努力,很快也能做到。然而,50-60秒的长呼气却不太容易,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做到。
一开始做50-60秒的长呼气,容易令人生厌,也使初学者易陷入误区。因为初学者往往心存杂念,静不下来,又好胜心切,很快心中就会产生不安和种种疑虑。
关键在于坚持,天天坚持,天长日久习惯成自然,就会终身受益。实践证明,只要每天早晚用20-30分钟进行超级呼吸练习,不久就能自然地做长呼气了。
呼气时要用心,若像生气时的大力呼气的话,就不会有节奏感。呼气的同时要在下腹部施压,腹部逐渐向内收紧,似乎要贴到脊椎上,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进行内脏按摩,同时把淤积在内脏中的静脉血挤出来。
呼气时肩膀不要用力,上半身尽量放松。若肩用力,则会不由自主地对上半身施力,力量就不会用在真正需要用力的下腹部上。
用此法呼气排出的二氧化碳量是普通呼吸排出量的3倍以上。这样,不用有意识吸气,新鲜空气也会按照排出的二氧化碳量自动进入体内。
在吸气的瞬间横膈膜会松弛,内脏从挤压下得到放松,如同完全挤干水分的海绵,立即膨胀起来,从心脏送出的动脉血就会被内脏尽量吸收,大量新鲜的氧气随之带进内脏。
进行超级呼吸练习时,最好采用座姿。宽衣松带,全身放松,端坐,胸部稍前倾,使腹部下降,横膈膜松弛。双手自然放置,双目微闭。一般每天早上或睡前以及训练结束后进行20-30分钟练习即可。若以养生为目的,时间可加长。
呼吸与人的身体机能关系重大,一般人只知饮食可维持生命,殊不知呼吸比饮食更为重要。人七天不吃饭可能饿不死,若不呼吸,几分钟就会死亡。可见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性。
从现在开始,每天来几份不花钱的氧气补剂吧,它不仅会给你带来更大的肌肉块,而且能使你身体更健康。长期坚持超级呼吸练习将是你受益终生。
|
|
武功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