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探秘户撒刀王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31121次阅读 4次回复
lfdisc
2015-1-26 19:51:39
各路高手争锋户撒刀王

  现状

  3月下旬,在这个被誉为“佛祖的后花园”柔美静谧之地的户撒坝子,阿昌族户撒刀这个血性的符号,传承600多年至今,依旧炉火纯青。

  刀王比赛是户撒阿昌族乡一年一度最隆重节日阿露窝罗节的必赛项目,今年却取消了。停赛的背后,究竟是户撒刀王后继无人,还是群雄逐起莫衷一是?


项老赛

  老牌刀王 项老赛

  在外名头最响亮

  48岁的项老赛身型依旧魁梧,声如洪钟。因为已是多次见面,项老赛没了那句“我是项老赛,刀王项老赛”的招牌式招呼,但举手投足间刀王派头不减。

  早在获户撒乡首届刀具评比大赛第一名之前,项老赛“刀王”之名早已流传在外。户撒刀制作工艺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项老赛被评为首个传承人,“刀王”的宝座稳如山。

  祖上4代打刀,项老赛自小随父学习打刀技术,14岁开始独立操作,34年来打过刀具无数,精湛的淬火技术无人能敌。在户撒刀泰斗界,48岁的项老赛是最年富力强的一个。

  项老赛当然是户撒刀的招牌,在外界的名头还是最为响亮。他家刀铺门并不经常开,但总有远方的刀客敲门而入,仅这一个铺面一年的户撒刀销售量就在10万元以上。

  然而,不同的是,已经有人开始跟他抢这块刀王的招牌。


娄家代表人娄宗培

  新晋刀王 娄四东

  刀锋之利令人叹

  刀锋上搭着两条毛巾,长刀一挥,两条毛巾立刻断为4截;再加上一条毛巾,长刀一挥,3条毛巾齐刷刷断为6截。在娄四东家的电脑上,三弟娄学宇给记者看了2007年娄家在刀王比赛现场的一段视频,刀锋之利,令人赞叹。

  2006年第一次刀王比赛只拿了第二名的娄家,在2007年的第二届户撒刀具评比大赛中,与项老赛并列第一;在2008年的第三届户撒刀具评比上,再度荣获“锋利工艺”、“刀壳设计”等几个特别奖项。

  “要参加比赛没有足够的准备是不行的,每年比赛前的半个多月就开始准备了,硬度、样式、包装都要下工夫。”娄四东的父亲娄宗培告诉记者,大儿子娄四东以前做运输,学习打刀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每一次参加刀王比赛前,一家人都会认真准备。

  娄四东的个人网站上有多段娄家比赛时的神勇视频。新晋刀王家族的自我宣传意识强烈程度及其利用网络和视频传播的技术手段,出乎记者意料。


李德永

  民间高手 李德永

  妙手重现七彩刀

  其实除了项老赛和娄四东外,户撒民间打刀高手众多。其中,将曾经失传的七彩刀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李德永,在户撒刀界同样享有盛名。

  在手工锻造的刀面上,将不同钢材完美融合在一起,完全没有任何的裂缝,融合处仅留下一道道美丽的花纹。凭借七彩刀,68岁的李德永不仅赢得了2008年刀王比赛的“创新奖”,也赢得了民众冠以的“刀王”称号。此外,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建州50周年献礼、长达6米多的“天下第一刀”,同样出自李老之手。

  “明年一定会参加刀王比赛。”李老淡淡地说。
石头5

2015-1-26 19:58:04

一般都是汽车物流运输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技艺传承 4“长老”同扛大任


制作工艺需传承

  传承于明代开国镇南大将军沐英的阿昌刀,是全手工锻造的刀,以锋利耐用名列中国少数民族3大名刀之首,也是中国唯一仅存的经过多次实战检验的实战军刀,2006年其制作工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项老赛后,去年底,户撒的另外3位打刀高手李德永、张连沛、娄宗培又被列入户撒刀传承人之列。至此,户撒刀制作工艺传承的重任分散到了4位“长老”的身上。

  有独到技艺就该列为传承人

  “多几个传承人是好事,这能让户撒刀的传统制作工艺得到更全面地传承。”项老赛说,600多年来,不同的匠人摸索掌握了不同的制作工艺,“只要是具备独到户撒刀传统手艺的,都应列为传承人”。

  “我敢说,从我这里出去的每一把刀,都过了我这一关。”据了解,为保证每一把户撒刀的品质,项老赛不敢聘请其他的工人,至今还是坚持自己与一个兄弟以及4个儿子一同打刀。因此,从数量上看,项老赛每年打的刀不比别家多,甚至要少。

  对于传承人的责任,娄宗培想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户撒刀。因此,他的策略是,扩大厂,广招工,多生产,多销售,让更多人买到户撒刀。但对于核心打刀技术的传授范围,娄宗培还是有所保留,只授予家族成员。

  让后辈学好打刀工艺

  上辈将祖艺完好地保留了下来,祖艺要继续流传下去,还得有后辈来继续沿着前辈的足迹走下去。采访当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几位传承人的后辈都正从事着打刀卖刀这一祖传行当,而且享受着这个行当。

  “打刀是我的爱好,我会一直做下去。”项老赛家老三项长安告诉记者,户撒阿昌族青年人人会打刀,打刀打得好的人在年轻人中间就会有威望。

  娄宗培最小的儿子娄学宇今年22岁,衣着时尚,跟着父亲打刀已经有5个年头了。“我喜欢打刀,每打出一把刀来我都觉得很有成就感。”他告诉记者,娄家销往盈江县的工艺刀具,几乎全部都是他一个人打造的。懂得玩网络的他,已经开始利用网络对刀具进行营销。

  继续研发七彩刀技艺

  张连沛和李德永两位老人之所以列入传承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让失传几十年之久的七彩刀又重现江湖。

  七彩刀曾作为宗教机构人员身份象征而倍显神秘,身份越高,刀身的彩纹越多。今年88岁高寿的老人张连沛,上世纪中期曾在国营家具厂打造过两把七彩刀。近年来,在户撒乡政府的倡导下,张老才再次投入到七彩刀的研发,并再度成功打造了两把七彩刀。

  张连沛与李德永是表兄弟。李德永告诉记者,打造一把七彩刀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而且由于钢材硬度不一,并非每次融合都能成功,技术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摸索,因此七彩刀要大规模推向市场还需要有段时间。



户撒刀的制作工艺有口皆碑

  三大瓶颈卡住“发财路”

  困局

  “游客非常喜爱户撒刀,到了户撒都希望带把户撒刀回去,但无法带出德宏。”在采访户撒刀新老“刀王”和民间打刀高手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一方面,户撒刀制作工艺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它带来名气;另一方面政策法规的限制,又给户撒刀的市场拓展设置了重重障碍。另外,户撒刀传承人及其后辈受文化素质所限,也是制约户撒刀产业提高竞争力的最大隐患。

  政策瓶颈

  户撒刀能买不能携带

  “游客非常喜爱户撒刀,到了户撒都希望带把户撒刀回去,但无法带出德宏,这是目前户撒刀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户撒刀的故乡——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采访时,该乡乡长寸待富告诉记者。

  作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人大代表,寸待富多年来一直呼吁给予户撒刀政策法规方面的倾斜,为此,在2009年召开的该州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他向会议提案组上交建议。

  据了解,目前,户撒刀的生产销售市场仅限于德宏州境内,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纯手工艺品的户撒刀一直作为管制刀具被列为禁止携带的物品名录。游客在当地购置的户撒工艺刀,不管大小长短,在木康公安边防检查站检查出就一律做没收处理。

  据户撒刀第一代刀王项老赛介绍,户撒刀在上个世纪50年代~70年代,一直作为民族手工艺品流通,并誉满海内外。可上世纪80年代末,户撒刀被列为管制刀具,此后的几十年,户撒刀虽然声名远播,但因属于管制刀具的管控范围,销售流通处于“地下”状态。

  2006年,户撒刀被正式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户撒刀打刀工匠们和阿昌族有识之士急切盼望从政策法规上,给户撒刀正名,剔除其“管制刀具”、“凶器”之名,为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和进一步传承提供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空间。

  人才瓶颈

  传承人文化素质待提高

  虽然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户撒刀的产业化发展遇到的问题远比流淌的户撒河悠长。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户撒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4位传承人项老赛、李德永、张连沛、娄宗培都有儿辈接班继续户撒刀的打制和传承,技艺传承都在下代。项老赛是几个传承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今年48岁的他,如今还是亲自操炉。现在,项老赛的4个儿子都在和他一起打刀。他至今没有招收别的徒弟,虽然村里的小伙子大都会打刀,但为了保证质量,不随便收学徒,即使产品供不应求,他也是能做多少做多少,绝不为了畅销就盲目追究产量。

  其他几位传承人除了张连沛有一个儿子接班,其余都有三至四个儿辈继续操炉打铁。但记者了解,从其上一辈(如今的刀王、打刀高手)至今,手艺的传“受”者,文化水平基本没有超过高中学历的,而且,大都是小学毕业生。至今,他们依然和祖辈一样手把手传授技艺,至于说到学习先进的锻造技术,或者上网查询最新打造工艺和技术等等,对传“受”者来说,距离似乎还很遥远,人才、有文化的传承人,似乎也是户撒刀进一步走向广阔天地的一道沟壑。

  4位传承人的接班人教育水平基本在初中以下。李德永儿子从小随父学习打刀,至今不会上网。他告诉记者,如果政府能组织出去学习先进技术,或者请人来进行一些培训,他是举双手欢迎的。

  销售瓶颈

  粗糙包装拉低户撒刀身价

  走进户撒乡的一家刀具店,记者向店员询问,哪些是户撒刀。

  “里边那些,包装难看的,很土的,就是了。”店员听口音知道记者是省内人,说话比较直接。店员告诉记者,相比柜台里省外来的刀具,户撒刀的包装确实要差很多,同时抛光也要差一些,但很多省外来的游客点名就要包装看起来土的户撒刀。

  声名远播的户撒刀,如今的年总产值不过500万元左右,究其原因,除了政策法规和自身缺乏规模化生产和销售手段之外,最大的问题是其包装原始、老套。

  据了解,工艺最好的户撒刀到目前为止,单把最贵的刀价值也不过万元。在众多刀迷和工艺刀发烧友中,户撒刀的锻造技术有口皆碑,但提到它的包装,户撒刀的“粉丝”们最不乐道的就是它的外包装。也因为如此,户撒刀和其他世界上知名的工艺刀价差至少在五至六成以上。

  业界人士指出,如果进一步注重外包装,质量上乘的户撒刀,在国内的平均价格至少可以比现在提高二至三倍,至于到国际市场,其身价更是不菲。

  此外,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及销售,所导致的专业营销人员的缺乏,营销素质低;部分人员根本不懂网络,也直接导致了户撒刀营销渠道的匮乏。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maxultra

2015-1-26 20:03:44

 ■ 政府声音

  停赛为保刀王名副其实

  户撒乡政府有关工作人员表示,每年评比一次刀王,难免导致评选出来的刀王过多,反而可能对户撒刀的整体品牌形象推广不利,因此决定停赛一年,以加强各参赛选手打刀的技术以保证各位刀王能名副其实。

  事实上,官方的评选并未给予“刀王”称号,最先是综合评定给个名次,随后调整为给予各类别刀具分别评选优胜奖。但这些奖项到了民间,均以“刀王”称之。

  ■ 身家探秘

  项老赛去年毛收入不下40万

  “刀王项老赛打的刀,是其他同类型刀价格的10倍。”户撒一家户撒刀销售店的店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参与刀王比赛热情的高涨,与成为刀王后身价倍增不无关系。

  项老赛作为户撒刀界第一块金字招牌,他所打的刀目前仍是供不应求。“去年打刀的毛收入应该有40多万元吧。”项老赛说。

  在李德永的家中,放着一把“九龙刀”。“有人出6000元来买,但我不想卖。”李德永的刀同样不缺市场,每年能有二三十万元的打刀收入。七彩刀技术成熟能进行批量生产,还将为李家的刀产业增添一大笔收入。

  尽管在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颗硕大的黄金戒指,娄宗培却低调地表示,打刀1年的毛收入也就几万块钱。

  事实上,记者从多家户撒刀销售店了解到,娄家的刀具价格有了刀王的名号后,身价也快速增长,尤其工艺刀的市场价格比普通刀具要高出30%以上。


游客慕名购买户撒刀

  商家抢分500万“蛋糕”

  纷争

  在中国农业网站百强——中国乡村经济网的乡村商城栏目下,户撒刀一直是其招牌商品,2007年时乡村经济网每月的户撒刀销售都维持在3万元左右。据不完全统计,户撒乡户撒刀产业每年的产值不下于500万元。

  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户撒刀名气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围绕户撒刀王展开的市场纷争。

  游客就看重刀王名气

  品牌自有品牌的力量,品牌自有品牌的价格。

  “同样款式的一把刀,项老赛的价格是其他的10倍。”户撒乡临街的一家户撒刀销售店,后面是厂房,前面是铺面,这在所有男人都会打刀的户撒并不鲜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店里主要是卖自己生产的刀具,但同时也代理销售一些有名气的刀王的刀。

  她指着其中一把马刀告诉记者,这把项老赛锻造的马刀售价580元,而他们家自家打造的同样款式的刀,只要60元。“虽然项老赛的刀贵,但有些游客来了,还就指定要买他的刀。”她表示,项老赛依旧是户撒刀的代表。

  “两年前,我们只和项老赛合作。”中国乡村经济网CEO杨明志告诉记者,2006年~2007年项老赛作为传承人频繁在各大媒体出镜之时,乡村经济网办公室电话都被打爆。

  关于价格的问题,记者登门向项老赛三儿子项长安求证。“是要贵一些吧,但没他们说的那么夸张。”项长安指着店里价格在1000元左右的刀表示,比其他家的价格要高100元~200元左右。

  “一个是我们用钢选料更考究,二是淬火等技术要求更高,打造一把刀的时间要长一些,品质好的刀价格当然要贵一些。”项长安说。

  众多商家抢分一个蛋糕

  “光这一条街就有20多家卖户撒刀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一年不如一年。”张连培的儿子张恩东表示,户撒刀越来越出名,可卖户撒刀的人也越来越多,生意也是越来越难做了。

  张恩东介绍,生意不好做是因为政策规定户撒刀只能在一定区域内销售,导致区域内的经营户越来越多。以前户撒刀六七十元一把,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上千元;现在的户撒刀价格高的一把上千元,店里却经常不开张。

  潞西市一家户撒刀经营户告诉记者,每个月基本能有两万元左右的营业额,90%以上都是外地游客来购买。户撒刀市场竞争的焦点在于,流通渠道不够畅通。

  在如今中国乡村经济网乡村商城栏目下,26个户撒刀商品中,以娄四东、线乔发打的刀为主,没有项老赛打的刀。商城栏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网上商城推广培育新的户撒刀品牌。

  在记者采访的几位打刀人家中,都挂着一叠邮递单据。由于户撒刀属于有关政策禁止携带的物品,因此邮递基本上是户撒刀走向全国唯一的途径。也因为如此,户撒刀作为全省最知名的特色工艺产品,目前在昆明还没有专卖店。而如果政策能对此解禁,户撒刀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popo007

2015-1-26 20:12:14

户撒刀能买不能携带

==========================

邮寄或走物流也不行吗?网上那么多卖刀剑的是怎么避过安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4

石头5

2015-1-26 19:58:04

一般都是汽车物流运输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技艺传承 4“长老”同扛大任


制作工艺需传承

  传承于明代开国镇南大将军沐英的阿昌刀,是全手工锻造的刀,以锋利耐用名列中国少数民族3大名刀之首,也是中国唯一仅存的经过多次实战检验的实战军刀,2006年其制作工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项老赛后,去年底,户撒的另外3位打刀高手李德永、张连沛、娄宗培又被列入户撒刀传承人之列。至此,户撒刀制作工艺传承的重任分散到了4位“长老”的身上。

  有独到技艺就该列为传承人

  “多几个传承人是好事,这能让户撒刀的传统制作工艺得到更全面地传承。”项老赛说,600多年来,不同的匠人摸索掌握了不同的制作工艺,“只要是具备独到户撒刀传统手艺的,都应列为传承人”。

  “我敢说,从我这里出去的每一把刀,都过了我这一关。”据了解,为保证每一把户撒刀的品质,项老赛不敢聘请其他的工人,至今还是坚持自己与一个兄弟以及4个儿子一同打刀。因此,从数量上看,项老赛每年打的刀不比别家多,甚至要少。

  对于传承人的责任,娄宗培想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户撒刀。因此,他的策略是,扩大厂,广招工,多生产,多销售,让更多人买到户撒刀。但对于核心打刀技术的传授范围,娄宗培还是有所保留,只授予家族成员。

  让后辈学好打刀工艺

  上辈将祖艺完好地保留了下来,祖艺要继续流传下去,还得有后辈来继续沿着前辈的足迹走下去。采访当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几位传承人的后辈都正从事着打刀卖刀这一祖传行当,而且享受着这个行当。

  “打刀是我的爱好,我会一直做下去。”项老赛家老三项长安告诉记者,户撒阿昌族青年人人会打刀,打刀打得好的人在年轻人中间就会有威望。

  娄宗培最小的儿子娄学宇今年22岁,衣着时尚,跟着父亲打刀已经有5个年头了。“我喜欢打刀,每打出一把刀来我都觉得很有成就感。”他告诉记者,娄家销往盈江县的工艺刀具,几乎全部都是他一个人打造的。懂得玩网络的他,已经开始利用网络对刀具进行营销。

  继续研发七彩刀技艺

  张连沛和李德永两位老人之所以列入传承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让失传几十年之久的七彩刀又重现江湖。

  七彩刀曾作为宗教机构人员身份象征而倍显神秘,身份越高,刀身的彩纹越多。今年88岁高寿的老人张连沛,上世纪中期曾在国营家具厂打造过两把七彩刀。近年来,在户撒乡政府的倡导下,张老才再次投入到七彩刀的研发,并再度成功打造了两把七彩刀。

  张连沛与李德永是表兄弟。李德永告诉记者,打造一把七彩刀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而且由于钢材硬度不一,并非每次融合都能成功,技术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摸索,因此七彩刀要大规模推向市场还需要有段时间。



户撒刀的制作工艺有口皆碑

  三大瓶颈卡住“发财路”

  困局

  “游客非常喜爱户撒刀,到了户撒都希望带把户撒刀回去,但无法带出德宏。”在采访户撒刀新老“刀王”和民间打刀高手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一方面,户撒刀制作工艺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它带来名气;另一方面政策法规的限制,又给户撒刀的市场拓展设置了重重障碍。另外,户撒刀传承人及其后辈受文化素质所限,也是制约户撒刀产业提高竞争力的最大隐患。

  政策瓶颈

  户撒刀能买不能携带

  “游客非常喜爱户撒刀,到了户撒都希望带把户撒刀回去,但无法带出德宏,这是目前户撒刀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户撒刀的故乡——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采访时,该乡乡长寸待富告诉记者。

  作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人大代表,寸待富多年来一直呼吁给予户撒刀政策法规方面的倾斜,为此,在2009年召开的该州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他向会议提案组上交建议。

  据了解,目前,户撒刀的生产销售市场仅限于德宏州境内,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纯手工艺品的户撒刀一直作为管制刀具被列为禁止携带的物品名录。游客在当地购置的户撒工艺刀,不管大小长短,在木康公安边防检查站检查出就一律做没收处理。

  据户撒刀第一代刀王项老赛介绍,户撒刀在上个世纪50年代~70年代,一直作为民族手工艺品流通,并誉满海内外。可上世纪80年代末,户撒刀被列为管制刀具,此后的几十年,户撒刀虽然声名远播,但因属于管制刀具的管控范围,销售流通处于“地下”状态。

  2006年,户撒刀被正式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户撒刀打刀工匠们和阿昌族有识之士急切盼望从政策法规上,给户撒刀正名,剔除其“管制刀具”、“凶器”之名,为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和进一步传承提供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空间。

  人才瓶颈

  传承人文化素质待提高

  虽然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户撒刀的产业化发展遇到的问题远比流淌的户撒河悠长。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户撒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4位传承人项老赛、李德永、张连沛、娄宗培都有儿辈接班继续户撒刀的打制和传承,技艺传承都在下代。项老赛是几个传承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今年48岁的他,如今还是亲自操炉。现在,项老赛的4个儿子都在和他一起打刀。他至今没有招收别的徒弟,虽然村里的小伙子大都会打刀,但为了保证质量,不随便收学徒,即使产品供不应求,他也是能做多少做多少,绝不为了畅销就盲目追究产量。

  其他几位传承人除了张连沛有一个儿子接班,其余都有三至四个儿辈继续操炉打铁。但记者了解,从其上一辈(如今的刀王、打刀高手)至今,手艺的传“受”者,文化水平基本没有超过高中学历的,而且,大都是小学毕业生。至今,他们依然和祖辈一样手把手传授技艺,至于说到学习先进的锻造技术,或者上网查询最新打造工艺和技术等等,对传“受”者来说,距离似乎还很遥远,人才、有文化的传承人,似乎也是户撒刀进一步走向广阔天地的一道沟壑。

  4位传承人的接班人教育水平基本在初中以下。李德永儿子从小随父学习打刀,至今不会上网。他告诉记者,如果政府能组织出去学习先进技术,或者请人来进行一些培训,他是举双手欢迎的。

  销售瓶颈

  粗糙包装拉低户撒刀身价

  走进户撒乡的一家刀具店,记者向店员询问,哪些是户撒刀。

  “里边那些,包装难看的,很土的,就是了。”店员听口音知道记者是省内人,说话比较直接。店员告诉记者,相比柜台里省外来的刀具,户撒刀的包装确实要差很多,同时抛光也要差一些,但很多省外来的游客点名就要包装看起来土的户撒刀。

  声名远播的户撒刀,如今的年总产值不过500万元左右,究其原因,除了政策法规和自身缺乏规模化生产和销售手段之外,最大的问题是其包装原始、老套。

  据了解,工艺最好的户撒刀到目前为止,单把最贵的刀价值也不过万元。在众多刀迷和工艺刀发烧友中,户撒刀的锻造技术有口皆碑,但提到它的包装,户撒刀的“粉丝”们最不乐道的就是它的外包装。也因为如此,户撒刀和其他世界上知名的工艺刀价差至少在五至六成以上。

  业界人士指出,如果进一步注重外包装,质量上乘的户撒刀,在国内的平均价格至少可以比现在提高二至三倍,至于到国际市场,其身价更是不菲。

  此外,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及销售,所导致的专业营销人员的缺乏,营销素质低;部分人员根本不懂网络,也直接导致了户撒刀营销渠道的匮乏。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maxultra

2015-1-26 20:03:44

 ■ 政府声音

  停赛为保刀王名副其实

  户撒乡政府有关工作人员表示,每年评比一次刀王,难免导致评选出来的刀王过多,反而可能对户撒刀的整体品牌形象推广不利,因此决定停赛一年,以加强各参赛选手打刀的技术以保证各位刀王能名副其实。

  事实上,官方的评选并未给予“刀王”称号,最先是综合评定给个名次,随后调整为给予各类别刀具分别评选优胜奖。但这些奖项到了民间,均以“刀王”称之。

  ■ 身家探秘

  项老赛去年毛收入不下40万

  “刀王项老赛打的刀,是其他同类型刀价格的10倍。”户撒一家户撒刀销售店的店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参与刀王比赛热情的高涨,与成为刀王后身价倍增不无关系。

  项老赛作为户撒刀界第一块金字招牌,他所打的刀目前仍是供不应求。“去年打刀的毛收入应该有40多万元吧。”项老赛说。

  在李德永的家中,放着一把“九龙刀”。“有人出6000元来买,但我不想卖。”李德永的刀同样不缺市场,每年能有二三十万元的打刀收入。七彩刀技术成熟能进行批量生产,还将为李家的刀产业增添一大笔收入。

  尽管在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颗硕大的黄金戒指,娄宗培却低调地表示,打刀1年的毛收入也就几万块钱。

  事实上,记者从多家户撒刀销售店了解到,娄家的刀具价格有了刀王的名号后,身价也快速增长,尤其工艺刀的市场价格比普通刀具要高出30%以上。


游客慕名购买户撒刀

  商家抢分500万“蛋糕”

  纷争

  在中国农业网站百强——中国乡村经济网的乡村商城栏目下,户撒刀一直是其招牌商品,2007年时乡村经济网每月的户撒刀销售都维持在3万元左右。据不完全统计,户撒乡户撒刀产业每年的产值不下于500万元。

  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户撒刀名气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围绕户撒刀王展开的市场纷争。

  游客就看重刀王名气

  品牌自有品牌的力量,品牌自有品牌的价格。

  “同样款式的一把刀,项老赛的价格是其他的10倍。”户撒乡临街的一家户撒刀销售店,后面是厂房,前面是铺面,这在所有男人都会打刀的户撒并不鲜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店里主要是卖自己生产的刀具,但同时也代理销售一些有名气的刀王的刀。

  她指着其中一把马刀告诉记者,这把项老赛锻造的马刀售价580元,而他们家自家打造的同样款式的刀,只要60元。“虽然项老赛的刀贵,但有些游客来了,还就指定要买他的刀。”她表示,项老赛依旧是户撒刀的代表。

  “两年前,我们只和项老赛合作。”中国乡村经济网CEO杨明志告诉记者,2006年~2007年项老赛作为传承人频繁在各大媒体出镜之时,乡村经济网办公室电话都被打爆。

  关于价格的问题,记者登门向项老赛三儿子项长安求证。“是要贵一些吧,但没他们说的那么夸张。”项长安指着店里价格在1000元左右的刀表示,比其他家的价格要高100元~200元左右。

  “一个是我们用钢选料更考究,二是淬火等技术要求更高,打造一把刀的时间要长一些,品质好的刀价格当然要贵一些。”项长安说。

  众多商家抢分一个蛋糕

  “光这一条街就有20多家卖户撒刀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一年不如一年。”张连培的儿子张恩东表示,户撒刀越来越出名,可卖户撒刀的人也越来越多,生意也是越来越难做了。

  张恩东介绍,生意不好做是因为政策规定户撒刀只能在一定区域内销售,导致区域内的经营户越来越多。以前户撒刀六七十元一把,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上千元;现在的户撒刀价格高的一把上千元,店里却经常不开张。

  潞西市一家户撒刀经营户告诉记者,每个月基本能有两万元左右的营业额,90%以上都是外地游客来购买。户撒刀市场竞争的焦点在于,流通渠道不够畅通。

  在如今中国乡村经济网乡村商城栏目下,26个户撒刀商品中,以娄四东、线乔发打的刀为主,没有项老赛打的刀。商城栏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网上商城推广培育新的户撒刀品牌。

  在记者采访的几位打刀人家中,都挂着一叠邮递单据。由于户撒刀属于有关政策禁止携带的物品,因此邮递基本上是户撒刀走向全国唯一的途径。也因为如此,户撒刀作为全省最知名的特色工艺产品,目前在昆明还没有专卖店。而如果政策能对此解禁,户撒刀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popo007

2015-1-26 20:12:14

户撒刀能买不能携带

==========================

邮寄或走物流也不行吗?网上那么多卖刀剑的是怎么避过安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