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古力妹 发表于 2015-6-25 15:08:05

谈谈训练强度与激发人体潜能的问题

激发人体潜能是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关键因素。只有激发出了自己的人体潜能,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良质良能,训练出自然力。

芗老言:意拳之所重者,在精神,在意感,在自然力之修炼。也说明了自然力的修炼是根本,精神意感是修炼自然力的关键。

意拳训练,谈方法的很多,但谈训练强度的不多。过去好像只有赵道新前辈有过比较明确的论述,分析了训练中的强度刺激问题。大部分的意拳训练,只是笼统的讲刻苦、或强调留有余力等。

早年练拳时,因为恨病练拳,下了点功夫,也得到了一些体认。根据自己的感想与体认,认为训练强度的把握对激发身体潜能极为重要。下面就如何调动先天潜能谈谈自己训练的感想与体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说法虽然不是无凭无据的胡说八道,有自己当年的体认,但自己早已不练功了,因此也有很多是自己根据体认做的很多猜想与臆测,欢迎大家拍砖。

1、突破后天极限,激发先天潜能:自己体认,人们习惯于使用后天的能力,先天的潜能往往被覆盖在后天素质能力之中。如站桩,初期调动的是肌肉的力量,后天的力量,往往坚持不到40分钟就疼痛难忍,受不了了,收工了。而这可能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如果坚持下去,突破你的后天极限,由痛无可痛----忘了疼痛----突破后天极限,使后天用力习惯退位后---先天潜能往往被激发---先天潜能渐发后就不需意念的诱导而自我放松了---就自我调节了---就作用于你的身体了---就舒适得力,习之甜蜜了。这就要求练功要行“小过”卦,但不能“大过”,大过伤身。

但实际上练功运动量的火候是难以掌握的,如果强度大,桩架过低,可能忍受不住,没有突破你的后天身体极限,就无奈放弃而收工,就像靠水烧到了90度,还不是开水,下次还得重烧。
还有有的人养生桩站得很高,这样基本上没有运动量,虽然可以很放松,也可以入净,也可以体会到先天的状态,出现很多功能,但只是了练意,意不入形,没有练形,只有可能达到明心见性,但身体不会有质变,不能性命双修,不能练命。个别的也可能用超常的耗时间,超长的入静,超常的诱导,得到很好的功夫,也有很奇异的感觉,更会有很高的理论,但练功效率很难恭维,也容易走向神秘而不知。还认为十年不出门是正常的。

怎么把握正好,怎么掌握火候到恰到好处,就不是能说出来的了,就道可道,非常道了,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这也是难以传授的原因之一。传法、传理、难传火候。

2、武火攻城,文火守城:道家修炼中对火候的把握有“物火攻城,文火守城”之说,在意拳练功中也是重要的,要激发先天潜能,虽然也可以从“无意之意是真意”的意念入手,按无我无他,无天无地,自然而然,勿忘勿助的原则去做,但我的感觉练气功可以,练高桩可以,但炼意拳就很难做到,因为练拳的运动量很大,在疼痛难忍的情况下,在先天潜能没有激发出来前,不加意念诱导放松,分散注意力,很难坚持下去,在不放松的情况下,后天习惯用力就无法卸掉,更难突破你的身体极限,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你咬牙坚持,可能把你练坏了也难以激发先天潜力。所以需要加强意念诱导,在维持恰好的运动量条件下彻底放松,激发先天潜能。先天潜能激发出来以后,也就是意拳的意念假借修出了那个“东西”后,此时就需要文火温养了,需要顺先天自然灵性,勿忘勿助,进入“无”的状态。如果还是意念过重就不行,不仅先天潜能还可能被掩盖,也对健康不利,把人练坏了。这需要勿忘勿助、自然而然的捂住那个“东西”不即不离,达到无意之中是真意,技到无心始见奇。

3、得意忘形,以意修真:当我们求得先天与后天的沟通后,经过文火修炼一定阶段,先天的“真意入形”,形意合一后,就得以意为主,用意不用力(也只有此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用意不用力),用后天意指挥先天真意,修练先天意,消除先天意的恐惧,不稳定,使其随时随地应感而出,求得先天后天合一。这就需要在各种情况下“试”、需要在各种情况下“激”。

4、有时限的功夫与无时限的功夫:芗老说要在平常处用功,要做无时限功夫,不是仅仅每天的几个小时才是练功。只有平常处用功了,才有平常功夫了,技击不是非得在特定条件下,双方摆好了姿势,续势运劲后才开始,而是随时随地都得有应付技击之本能,这必须在平常处用功,随时随地用功。

个人感觉这个时候人就有点入相了,看着比赛,会盯着一方的动作而体会自己那个真意的反应;从大树边走过,会假借大树为大敌而以真意应付之;排队会进入桩功状态,也会下意识体会身前身后人的走动对你产生意识的扰动,甚至会闭眼体会一下能否感觉得到身边人的运动;会进入寂静的、易产生恐惧的环境模拟打鬼的训练等等等等。总之随时随地地体会外界的刺激及那个“东西”的反应,有时候还假借敌意而训练随时随地应感而出的反应。

6、一法不立,无法不容:形随意转,意自形生,以形会意,以意象形,意形合一,自然而然,这就是无法而生万法的原则。虽然有模式拳之说,但意拳是活活波波的,我觉得意拳不仅仅不提倡这发那法,多少手、多少腿,即使是意拳书中的哪几个基拳法、打法,尽管你可以以哪几个基本打法为主,尽管姚先生总结的那些基本打法很科学。但我觉得应搞突破。甚至,已有试力得意感,用试力的原则去练任何套路,那拳套也就成了试力,没有试力得意感和原则,那试力也会成为不是拳套的拳套。

此外,很多拳家往往有这样的经验,就是练功多年,不如集中一段时间集训。有时候出工夫的时间也往往是那么一两年。这也与训练量与训练强度有关,与集中时间大运动量训练有关。有时候,即使我们看不上的训练手段,如果强度刺激够了,并且能做到有效的恢复,也能创造奇迹。如:体育训练中,感觉王魁的竟走的魔鬼训练法,就训练出了大量的世界冠军;马俊仁的大运动量法,也培养出了大量的世界冠军,这与突破后天极限,激发先天潜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感觉,核心也在运动恢复及如何不伤身体。

又及:特种部队也有类似的训练,当一个人打得筋疲力尽、恍恍惚惚时,只要有一种精气神在,就可能激发出无穷的斗志,忘掉一切束缚,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也有类似的效应。

赵道新认为,要想提高功力,训练就要全力投入,超强度刺激,哪怕你第二天不练了,休息一天,隔天训练,在训练时也要达到刺激强度。

很多人会难以度过这个难关,这也是难以提高训练水平的因素。

bestcc 发表于 2015-6-25 15:09:57

谢谢各位缪赞,我所讲的臆测的东西不少,还是欢迎各位拍砖、指正!

关于潜能,一般指的是我们人体在通常状态下不具备的先天的、本能的潜在能力,不是身心的放松,但个人体认,如果能够做到我们特别危急情况下、或在极紧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身心放松,可能有利于潜能的激发。如在疲劳的极点能够做到身心放松,在大敌当前能够做到身心放松等等

人在通常情况下不具备的潜在能力到底是什么能力?我也说不清楚,但感觉前辈的功力应该与激发自身潜能有关。这也是我们对芗老等不可思议的功力难以理解的原因。这个能力是否与人的本能的、几千年人类在自然界与野兽、大自然搏斗过程中积累的遗传密码有关?因为我们人类从猿人开始,已经经过几千年进化,在猿人时代的与野兽等搏斗的经验与能力随着进化已经消失,但是否这些能力虽然消失,但也有遗传的累积与沉淀,经过激发,就可以回复先天本能。这也就是我瞎猜而已。

另:赵道新在道新拳论里谈训练强度的原话是: “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快速的训练要求每一个训练者在每一次训练中都应超过其疲劳的极点。训练可以隔日进行,但每一次都要有足够大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在完成训练后最要注意有充分的休息与充足的营养。

emsdht 发表于 2015-6-25 15:11:10

谢谢继祥先生的解答!
按先生的理解,先天潜能是否就是人的动物本能,或者就是“兽性”?人后天的习作习惯和纷扰的思维把其掩盖?

frank777 发表于 2015-6-25 15:13:21

谢总版主,但我不是老师,而仅仅是一个大成拳(意拳)的票友而已。另外,感觉万维不如以前火,有点冷清,还需要加强推广啊。

回五楼,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个潜能到底是什么,我说不清,但感觉应该不是什么动物本能。

jytjhg 发表于 2015-6-25 15:13:55

学习。欢迎王老师回来

adlee 发表于 2015-6-25 15:14:39

继祥先生好文章!
能否继续解释先天潜能是什么?是不是身心的放松?谢谢!

浮云流水 发表于 2015-6-25 15:15:39

现在有这样体认的人太少了,这才是真知灼见!谢谢!继祥先生!

kqzc 发表于 2015-6-25 15:16:01

好,我顶!

hj123321 发表于 2015-6-25 15:18:12

人要是沦落为“动物”,那才是人类最大的悲哀。老师们常说,一个人的德性有多高,功夫就有多高。所以人的这个本能是需要“道德”来洗礼才能不断显现的。兽性的放任是对自生的最大伤害。大部分拳术从“仿生”开始,而以“返婴”为极致,从求生开始,而归于和谐自然。这是中国拳术的特点,也是中国拳术的魅力所在。这就是从太极的“摸鱼”中产生的本能,与血肉横飞中产生的“本能”的根本区别。面露凶光的莽汉经不住传说中慈祥老者的精光一射。

闻香而至 发表于 2015-6-25 15:24:50

然而若無那慈悲心,又如何養那大仁之勇?又如何進到那隨心所欲之靈明之境?

另亦記得趙道新先生好像有類似之言,說相搏之時自己既高度興奮卻又高度克制,要待那最適當的時機把自己最大的力量發揮出來。要有趙前輩所言的效果,那種精神上的修養可不是簡單的事。
一己之見,還望指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谈训练强度与激发人体潜能的问题